《醫醫偶錄》~ 卷二 (1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3)

1. 大腸部藥隊

補大腸猛將,粟殼,淫羊藿

補大腸次將百合訶子

瀉大腸猛將大黃桃仁雷丸,麻仁,升麻紫草

瀉大腸次將秦艽旋覆花,郁李仁,杏仁大腹皮白芷,梨汁

涼大腸猛將黃芩黃柏

涼大腸次將地榆,槐實,知母連翹

溫大腸猛將胡椒,枸杞,破故紙

溫大腸次將當歸

2. 大腸部列方

千金牡丹皮散,治腸癰。

丹皮,苡仁(各五錢),栝蔞仁(一錢五分),桃仁(二十二粒研)

水煎服。如大便閉,加大黃錢半,當歸三錢。

鴉膽子,治久痢,寒積在腸。

用鴉膽子一個蒸透,將米粉包作糰子,蒸熟,以開水囫圇吞下,空心服。

清魂散,治腸風下鮮血,而腹不痛者。

荊芥(炒黑三錢),當歸(五錢)

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附子理中湯小承氣湯(以上諸方俱見首卷)

歸脾湯(見心部)

芍藥甘草湯(見肝部)

三黃解毒湯(見胃部)

3. 小腸部(手太陽屬腑)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其上口即胃下口,水穀由此而入,其下口即大腸上口,此處泌別清濁,俾水液注入膀胱,滓穢流入大腸,是腑中之有鑑別者,故與心相表裡,脈附於膀胱而在左尺。

小腸無表症,皆屬於里。

小腸虛,左尺脈必細軟。其症為溺赤短,為腰痛。

溺赤短者,水不勝火也,生地黃湯主之。

腰痛者,腎氣不固也,金匱腎氣丸主之。

小腸實,左尺脈必洪弦。其症為小腸氣,為交腸。

小腸氣者,氣滯下焦,臍下轉痛,失氣則快也,橘核丸主之。

交腸者,陰陽皆逆,大小腸交也,五苓散主之。

小腸寒,左尺脈必遲。其症為咳嗽失氣。

咳嗽失氣者,小腸嗽也,止嗽散加芍藥主之。

小腸熱,左尺脈必數。其症為溺澀溺短。

溺澀溺短者,濕熱壅滯也,導赤散主之。

4. 小腸部藥隊

補小腸將,生地

溫小腸猛將木通

溫小腸次將瞿麥海金沙川楝子,苡仁,赤芍赤茯苓,燈草

5. 小腸部列方

生地黃湯六味地黃丸五苓散止嗽散(俱見首卷)

導赤散(見心部)

橘核丸(見肝部)

6. 三焦部(手少陽屬腑)

三焦者,人生三元之氣,臟腑空處是也。上焦心肺居之,中焦脾胃居之,下焦肝腎膀胱大小腸居之。其氣總領臟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三焦通則竟體調和,斯其職已。

三焦之病,屬於臟腑,並無另立病名。

7. 三焦部藥隊

補三焦猛將淫羊藿黃耆

瀉三焦猛將青皮木香

瀉三焦次將柴胡香附

溫三焦次將烏藥白豆蔻,胡桃

涼三焦次將,山梔,麥冬,黃柏,地骨,青蒿連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