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八 (23)
卷二十八 (23)
1. 治前陰後陰瘡瘍方八十九
子和泄水丸,〔又〕,大戟,芫花,甘遂,海帶,海藻,郁李仁,千金子(各五錢),樟柳根(一兩),棗肉丸,每五七十丸熟水下。
此丸湯藥太峻,虛弱人切忌,不可用。
服泄水丸後敷藥,〔又〕,黃連,滑石(各五錢),定粉(三錢),輕粉(五分),乳香(一錢),密陀僧(二錢),乾摻。
黑龍湯,〔囊癰〕,龍膽草(炒黑),柴胡,木通,當歸,甘草節,金銀花,皂角,赤芍,吳萸(水拌炒),防風,黃連(等分),水煎一服,腫痛止後,加川芎、茯苓。
滋腎丸,〔又〕,黃柏(鹽酒炒),知母(酒浸各一兩),肉桂(五錢),蜜丸,鹽湯下。
金匱腎氣丸,〔又〕,熟地,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肉桂,附子,牛膝,車前子
托裡消毒飲,〔又〕,人參,鹽黃耆,酒當歸,炒白芍,川芎,白朮,茯苓(各一錢),金銀花,白芷(各七分),炙草,連翹(各五分)
清肝益榮湯,〔又〕,白朮(一錢),熟地(錢半),當歸,山梔,木瓜,茯苓(各一錢),龍肝草,川芎,白芍,柴胡(各七分),甘草(五分)
托裡散,〔又〕,人參,黃耆(各二錢),白朮,陳皮,當歸,熟地,茯苓,白芍(酒炒各錢半)
白蠟膏〔又〕,生地、當歸各一兩,麻油一兩,煎藥枯黑,去渣,入白蠟一兩,熔化攪勻,冷即成膏。
此方兼治一切癰疽、發背、湯火等症,去腐生肌,止痛補血,續筋又與新肉相直,其效如神。加乳香、沒藥、龍骨、血竭、兒茶、輕粉,尤妙。
加味瀉肝湯,〔陰頭癰〕,龍膽草,車前子,當歸,澤瀉,生地,黃柏,知母,白芍,黃連,防風(各一錢),甘草梢(五分),食前服,外敷烏金散。
烏金散,〔又〕,麩炭,紫蘇葉(等分),為末,香油調塗。
八物湯〔痔癰〕
蠟礬丸,〔又〕,方詳上。
發穴散,〔痔癰〕
抽膿散,〔又〕,黃耆,當歸,金銀花,白芷,連翹,防風,甘草
精義桃花散,〔又〕,滑石(四兩),寒水石(炒二兩),小豆粉(一兩),乳香,輕粉(各一錢),乾摻。若血不止,和燈草貼瘡口上,以膏葉封之。
平肌散,〔又〕,密陀僧(煅赤色),花蕊石(煅赤色),白龍骨(各一兩),黃丹,乳香(另研),黃連(各二錢半),輕粉(一錢),乾摻。
肛內癰方,〔肛內癰〕,蜈蚣,穿山甲,血餘灰,血管鵝毛,新鹿角,俱煅存性研,每五錢酒下。
槐花散,〔又〕,當歸,地榆(各一錢),槐花,阿膠,枳殼(各八分),生地,白芍,黃芩,升麻(各七分),防風,側柏葉(各五分)
活血驅風散,〔陰瘡〕,白蒺藜,當歸,川芎,白芷,細辛,槐角,桃仁,半夏,白芍,五靈脂,生甘草(各六分),蒼朮,杜仲,肉桂,苡仁,天麻,橘紅,檳榔,厚朴,枳殼(各二分),姜(五片),棗(二枚),煎好,入乳香末一分,空心服。
白話文:
治前陰後陰瘡瘍方
-
子和泄水丸: 大戟、芫花、甘遂、海帶、海藻、郁李仁、千金子(各五錢)、樟柳根(一兩),將這些藥材與棗肉混合製成丸劑,每次服用五到七十丸,用溫開水送服。這個藥方藥性太強,體虛的人絕對不能使用。
-
服用泄水丸後使用的外敷藥粉: 黃連、滑石(各五錢)、定粉(三錢)、輕粉(五分)、乳香(一錢)、密陀僧(二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直接灑在患處。
-
黑龍湯:(適用於囊腫) 龍膽草(炒黑)、柴胡、木通、當歸、甘草節、金銀花、皂角、赤芍、吳茱萸(用水拌炒)、防風、黃連(等量),用水煎服。等腫痛消退後,可以加入川芎和茯苓。
-
滋腎丸: 黃柏(用鹽和酒炒)、知母(用酒浸泡,各一兩),肉桂(五錢),將這些藥材製成蜜丸,用鹽水送服。
-
金匱腎氣丸: 熟地、山藥、山茱萸、丹皮、茯苓、澤瀉、肉桂、附子、牛膝、車前子。
-
托裡消毒飲: 人參、鹽黃耆、酒當歸、炒白芍、川芎、白朮、茯苓(各一錢)、金銀花、白芷(各七分)、炙甘草、連翹(各五分)。
-
清肝益榮湯: 白朮(一錢)、熟地(一錢半)、當歸、山梔、木瓜、茯苓(各一錢)、龍膽草、川芎、白芍、柴胡(各七分)、甘草(五分)。
-
托裡散: 人參、黃耆(各二錢)、白朮、陳皮、當歸、熟地、茯苓、白芍(用酒炒,各一錢半)。
-
白蠟膏: 生地、當歸(各一兩),麻油(一兩),先將藥材用麻油煎煮至枯黑,去除藥渣,加入白蠟(一兩),融化後攪拌均勻,冷卻後即成藥膏。這個藥方能治療各種癰疽、發背、燙傷等症狀,具有去腐生肌、止痛補血、促進筋骨和肌肉再生的功效,效果顯著。如果加入乳香、沒藥、龍骨、血竭、兒茶、輕粉,效果會更好。
-
加味瀉肝湯:(適用於陰莖頭部的癰腫) 龍膽草、車前子、當歸、澤瀉、生地、黃柏、知母、白芍、黃連、防風(各一錢),甘草梢(五分),飯前服用,外敷烏金散。
-
烏金散: 麩炭、紫蘇葉(等量),將它們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勻後塗抹患處。
-
八物湯:(適用於痔瘡引起的癰腫)
-
蠟礬丸:(具體配方見上方)
-
發穴散:(適用於痔瘡引起的癰腫)
-
抽膿散: 黃耆、當歸、金銀花、白芷、連翹、防風、甘草。
-
精義桃花散: 滑石(四兩)、寒水石(炒過,二兩)、小豆粉(一兩)、乳香、輕粉(各一錢),混合均勻後直接灑在患處。如果出血不止,可將燈芯草貼在瘡口上,再用膏藥覆蓋。
-
平肌散: 密陀僧(煅燒至紅色)、花蕊石(煅燒至紅色)、白龍骨(各一兩)、黃丹、乳香(另行研磨)、黃連(各二錢半)、輕粉(一錢),混合均勻後直接灑在患處。
-
肛內癰方:(適用於肛門內的癰腫) 蜈蚣、穿山甲、血餘灰、血管鵝毛、新鹿角,全部煅燒後研磨成粉,每次取五錢,用酒送服。
-
槐花散: 當歸、地榆(各一錢)、槐花、阿膠、枳殼(各八分)、生地、白芍、黃芩、升麻(各七分)、防風、側柏葉(各五分)。
-
活血驅風散:(適用於陰部瘡瘍) 白蒺藜、當歸、川芎、白芷、細辛、槐角、桃仁、半夏、白芍、五靈脂、生甘草(各六分)、蒼朮、杜仲、肉桂、薏仁、天麻、橘紅、檳榔、厚朴、枳殼(各二分),生薑(五片)、紅棗(二枚),將以上藥材煎煮後,加入乳香粉一分,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