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四 (6)
卷十四 (6)
1. 治寒病方二十一
朮附湯,〔又〕白朮(三錢),炙甘草(錢半),附子(一錢),姜(十片),水煎,調蘇合丸服之亦可。
回陽湯,〔又〕智仁,青皮(各二錢),生附子,生川烏(各一錢),炮姜(五分),姜(十片),棗(二枚)
沖和散,〔感寒〕蒼朮(四錢),荊芥(二錢),甘草(一錢)
沃雪湯,〔又〕蒼朮(三錢),厚朴(錢半),川芎,當歸,防風,白芍,陳皮,葛根,甘草(各七分)
此方解利四時傷寒,以此溫和表裡,通順陰陽,大效。
十味芎蘇散,〔又〕川芎(錢半),半夏(錢二分),赤苓,紫蘇葉,柴胡,葛根(各一錢),陳皮,枳殼,甘草(各七分),桔梗(五分),姜(三),棗(二)
此方兼治濕熱瘟疫。
蔥熨法,〔中寒〕連根蔥白切,小麥麩(各三升),鹽(二升),水和勻,分二包,炒令極熱,絹包,互換熨臍上,冷則用水拌濕,更炒熨之。
吳茱萸熨法,〔又〕吳茱萸二升炒熱,分二包互熨。
白話文:
[治寒病方二十一]
朮附湯:白朮三錢、炙甘草一錢半、附子一錢、生薑十片,用水煎煮,調和蘇合丸一起服用也可以。
回陽湯:智仁、青皮各二錢、生附子、生川烏各一錢、炮薑五分、生薑十片、紅棗二枚。
沖和散:針對感受寒邪,使用蒼朮四錢、荊芥二錢、甘草一錢。
沃雪湯:蒼朮三錢、厚朴一錢半、川芎、當歸、防風、白芍、陳皮、葛根、甘草各七分。這個方子可以解決一年四季感受風寒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溫和的方式調理身體內外,使陰陽調和,效果很好。
十味芎蘇散:川芎一錢半、半夏一錢二分、赤茯苓、紫蘇葉、柴胡、葛根各一錢、陳皮、枳殼、甘草各七分、桔梗五分、生薑三片、紅棗二枚。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濕熱引起的瘟疫。
蔥熨法:針對感受寒邪,將帶根的蔥白切碎,與小麥麩各三升、鹽二升,加水混合均勻,分成兩包,炒到很熱,用絹布包起來,交替熨在肚臍上。冷了就用水打濕,再炒熱繼續熨。
吳茱萸熨法:吳茱萸二升炒熱,分成兩包交替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