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益
《衛生寶鑑》~ 卷十九 (2)
卷十九 (2)
1. 時氣溫疫外傷風寒
上為末和勻。湯浸蒸餅。丸如黃米大。兒生三十日外。可服一丸。一歲至三歲可服二丸至三丸。皂角子煎湯送下。米飲亦得。微利為度。未利再服。更量虛實加減。
【消積丸】(錢氏方)
砂仁(十二個),丁香(九個),烏梅(三個),巴豆(二個去心膜。出油)
上為末。糊丸如黍米大。三歲以上三五丸。以下二三丸。溫水送下。無時。
【厚腸丸】,治小兒失乳。以食飼之。未有食腸。不能克化。而生腹脹。四肢瘦弱。或病色無常。
蒼朮(三錢。炒),神麯(五分。炒),大麥櫱(五分。炒),橘皮(去白),半夏(湯洗),枳實(炒。各三分),人參,厚朴(薑製),青皮(各二分)
上為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送下。食前。忌飽食。
白話文:
[時氣溫疫外傷風寒]
將藥材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藥湯浸泡蒸餅,做成如黃米粒大小的藥丸。嬰兒出生三十天後,可以服用一丸;一歲到三歲可以服用二到三丸。用皂角子煎的湯送服,用米湯也可以。以稍微腹瀉為度,如果沒有腹瀉可以再次服用。並且要根據身體虛實情況增減藥量。
[消積丸](錢氏方)
將砂仁十二個、丁香九個、烏梅三個、巴豆兩個(去除心膜,並使其出油),一起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如黍米粒大小的藥丸。三歲以上兒童服用三到五丸,三歲以下兒童服用二到三丸,用溫水送服,服藥時間不限。
[厚腸丸],治療嬰幼兒因哺乳不當,或給予不適合消化的食物,導致腸胃功能失調,引起腹脹、四肢瘦弱,或面色異常等症狀。
將蒼朮(炒過)三錢、神麯(炒過)五分、大麥芽(炒過)五分、橘皮(去白)、半夏(用湯洗過)、枳實(炒過)(各三分)、人參、厚朴(用薑製過)、青皮(各二分)一起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如麻子粒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水送服,在飯前服用,服藥期間避免吃太飽。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