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進

《一見能醫》~ 卷之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2)

1. 葛仙翁十藥神書,程國彭增損方法

四生丸

治陽盛陰虛,內熱迫血而妄行,以致吐血、咯血、衄血,法當清降。

生地,生荷葉,生側柏葉,生艾葉(各等分)

細切同極爛為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水煎去渣服。吐甚者,用此丸煎湯調下花蕊散一、二錢,尤佳。

花蕊石散

能化瘀血為水,而不動臟腑,真神藥也。

花蕊石(—斤),明硫黃(四兩)

入瓦罐內封,鐵線緊扎,鹽泥包裹,曬乾,硬炭圍定煉二炷香,細研節過,每服二三錢,童便熱酒調服。

生地黃湯

生地(三錢),牛膝,丹皮,黑山梔(各一錢),丹參,元參,麥冬,白芍(各一錢五分),鬱金,廣三七,荷葉(各七分)

水煎,加陳墨汁、清童便各半杯和服。

六味地黃丸

理中湯,四君子湯,俱見前。

丙字號方

治吐血成升斗者。先用花蕊石散止,隨用獨參補之,所謂血脫益氣,陽生陰長之理。貧者以歸脾湯代之。

獨參湯

人參(—兩),水煎服。聽其熟睡,切勿驚醒,則陰血復生矣。

歸脾湯

白朮,人參,當歸,棗仁(炒),白芍(各一錢),黃耆(一錢半),遠志(去心,泡,七分),甘草(炙,五分),龍眼肉(五枚),水煎。

丁字號方

治咳嗽吐紅,漸成骨蒸勞熱之症。如人胃強氣盛,大便結,脈有力,此陽盛生熱,法當清涼。清骨散主之。若胃虛脾弱,大便溏,脈虛細,此陰虛。法當養陰,逍遙散、四物湯主之。若氣血兩虛而發熱者,八珍湯補之。若元氣大虛,變症百出,難以名狀,不問其脈,不論其病,但用人參養榮湯,諸病自退。

經云:甘溫能除大熱。如或誤用寒涼,反伐生氣,多致不救。

清骨散

治夜間灼熱無汗,乃陰分之熱,瀉者不可用。

柴胡,白芍(各一錢),秦艽(七分),甘草(五分),丹皮,青蒿,地骨皮,鱉甲(各一錢二分),知母,黃芩,胡黃連(各四分)

水煎服,加童便尤妙,凡逍遙、四物、八珍方內皆可加入。

逍遙散,四物湯,八珍湯,俱見前。

人參養榮湯

白芍(炒,二錢),人參,黃耆(蜜炒),當歸,白朮,熟地(各一錢半),甘草(炙),茯苓,遠志(去心,泡,各七分),桂心,北五味,陳皮(各四分),姜(一片),棗(二枚),水煎服

戊字號方

治肺痿肺癰。久咳不止,時吐白沫如米粥者,名曰肺痿。此火盛金傷,肺熱而金化也,保和湯主之。咳嗽吐膿血,咳引胸中痛,此肺內生毒也,名曰肺癰,加味桔梗湯主之。

保和湯

知母(蒸,五分),貝母(二錢),天冬(去心,一錢),米仁(五錢),北五味(十粒),甘草,桔梗,馬兜鈴,百合,阿膠(蛤粉炒成珠,各八分),薄荷(二分)

水煎,入飴糖一錢,虛者加人參。

加味桔梗湯

桔梗,白及,橘紅,甜葶藶(微炒,各八分),甘草節,貝母(各一錢半),苡仁,金銀花(各五錢),

白話文:

四生丸

這個藥方治療因為體內陽氣過盛、陰液不足,導致內熱迫使血液不正常流動,引起吐血、咳血、流鼻血等症狀。治療方法應以清熱降火為主。

藥方組成:生地黃、新鮮荷葉、新鮮側柏葉、新鮮艾葉(各等量)

將這些藥材切碎搗爛,製成如雞蛋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水煎煮後去渣服用。如果吐血嚴重,可以用此藥丸煎湯,加入一到二錢的花蕊石散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花蕊石散

這個藥方能夠將體內瘀血化為水液排出,而且不傷及內臟,是真正的神藥。

藥方組成:花蕊石(一斤),明硫磺(四兩)

將花蕊石和明硫磺放入瓦罐中密封,用鐵絲紮緊,再用鹽泥包裹,曬乾後,用硬炭包圍燒煉兩炷香的時間,然後細磨過篩。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童子尿或熱酒調服。

生地黃湯

藥方組成:生地黃(三錢),牛膝、丹皮、黑山梔(各一錢),丹參、元參、麥冬、白芍(各一錢五分),鬱金、廣三七、荷葉(各七分)

用水煎煮,加入半杯陳墨汁和半杯清童子尿一起服用。

六味地黃丸

理中湯、四君子湯的配方在前面已經提到過。

丙字號方

這個藥方治療吐血量達到好幾升的人。先用花蕊石散止血,然後用獨參湯補氣,這就是所謂的「血脫益氣,陽生陰長」的道理。貧困的人可以用歸脾湯代替。

獨參湯

藥方組成:人參(一兩),用水煎煮服用。服用後要讓他好好睡覺,不要驚醒他,這樣陰血才能恢復。

歸脾湯

藥方組成:白朮、人參、當歸、炒棗仁、白芍(各一錢),黃耆(一錢半),遠志(去心泡過,七分),炙甘草(五分),龍眼肉(五枚),用水煎煮。

丁字號方

這個藥方治療咳嗽吐血,逐漸發展成骨蒸勞熱的病症。如果病人胃腸功能強健,氣血旺盛,大便乾燥,脈搏有力,這是陽氣過盛導致發熱,應該用清涼的方法治療,可以用清骨散。如果病人胃虛脾弱,大便稀溏,脈搏虛弱細微,這是陰液不足,應該用滋養陰液的方法治療,可以用逍遙散或四物湯。如果病人是氣血兩虛而發熱,可以用八珍湯補益。如果病人元氣大虛,出現各種無法辨識的症狀,無論脈象如何,無論得了什麼病,只要用人參養榮湯,各種疾病自然就會消退。

醫書說:「甘溫的藥物可以消除大熱。」如果錯誤地使用寒涼的藥物,反而會損害人體的生氣,多半會導致無法救治。

清骨散

這個藥方治療夜間發熱無汗,這是屬於陰虛發熱,腹瀉的病人不可使用。

藥方組成:柴胡、白芍(各一錢),秦艽(七分),甘草(五分),丹皮、青蒿、地骨皮、鱉甲(各一錢二分),知母、黃芩、胡黃連(各四分)

用水煎煮服用,加入童子尿效果更好。逍遙散、四物湯、八珍湯這些藥方都可以加入此藥方一同服用。

逍遙散、四物湯、八珍湯的配方在前面已經提到過。

人參養榮湯

藥方組成:炒白芍(二錢),人參、蜜炒黃耆、當歸、白朮、熟地黃(各一錢半),炙甘草、茯苓、遠志(去心泡過,各七分),桂心、北五味子、陳皮(各四分),生薑(一片),大棗(二枚),用水煎煮服用。

戊字號方

這個藥方治療肺痿和肺癰。長期咳嗽不止,時常吐出像米粥一樣的白色泡沫,叫做肺痿。這是因為火盛傷到肺金,肺熱而導致肺功能衰退,可以用保和湯治療。咳嗽吐膿血,咳嗽時牽引胸部疼痛,這是肺內生了毒,叫做肺癰,可以用加味桔梗湯治療。

保和湯

藥方組成:蒸知母(五分),貝母(二錢),天冬(去心,一錢),薏苡仁(五錢),北五味子(十粒),甘草、桔梗、馬兜鈴、百合、阿膠(用蛤粉炒成珠,各八分),薄荷(二分)

用水煎煮,加入飴糖一錢,體虛的人可以加人參。

加味桔梗湯

藥方組成:桔梗、白芨、橘紅、微炒甜葶藶(各八分),甘草節、貝母(各一錢半),薏苡仁、金銀花(各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