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芻言》~ 第二十三章 疝證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三章 疝證

1. 第二十三章 疝證

疝有七種,多屬肝經為病。

一曰寒疝,睪丸冷硬而痛,宜溫之,如吳萸、小茴、川楝子、胡蘆巴;甚則肉桂、附子。

一曰水疝,囊腫出水,宜萆薢、茯苓、半夏、橘皮、苡仁等。

一曰筋疝,不在陰囊,而在陰莖,陰莖腫大,或碎流膿水,此屬濕火,宜龍膽瀉肝湯。近世名下疳,不名筋疝。筋疝之疝,在胯凹,有筋一條,腫脹者是也。

白話文:

疝氣有七種,大多屬於肝經的病變。

第一種是寒疝,睪丸冰冷堅硬且疼痛,需要溫熱治療,例如吳茱萸、小茴香、川楝子、胡蘆巴等;嚴重者可以加用肉桂、附子。

第二種是水疝,陰囊腫脹並排出水,需要用萆薢、茯苓、半夏、橘皮、苡仁等藥物治療。

第三種是筋疝,不在陰囊,而是在陰莖部位,陰莖腫大,或有膿水流出,屬於濕熱,需要用龍膽瀉肝湯治療。現代稱為下疳,不再稱為筋疝。真正的筋疝是在胯骨凹陷處,有一條筋腫脹。

一曰血疝,即世俗夾癰、魚口、便毒之類,在外科門。

一曰氣疝,忿怒勞碌,則囊腫而痛,氣平則安,宜烏藥、木香、吳萸、山梔。

一曰狐疝,臥則入少腹,行立則出少腹而下注,亦宜溫通。

一曰㿗疝,囊大如斗,不能全愈,亦不害命。

陳修園七疝統治法,以二陳湯為主,加豬苓、澤瀉、白朮、桂枝、小茴香、木通、川楝子。二陳加味外,如寒甚者,再加乾薑、附子;熱甚者,加知、柏;小溺如膏者,加菖蒲、萆薢;氣上衝者,去白朮,加肉桂、吳萸、當歸;囊腫如水晶者,加苡仁、桑皮;痛不可忍,恐瘀血為膿致潰,加桃仁、紅花、乳香;筋疝加苡仁、木瓜;頑麻不痛者,加川芎、檳榔;癢者加刺蒺藜。

白話文:

所謂血疝,就是民間俗稱的夾癰、魚口、便毒等,屬於外科範疇。氣疝則是因忿怒勞碌導致的囊腫疼痛,氣平則安,可用烏藥、木香、吳萸、山梔治療。狐疝則表現為臥則入少腹,行立則出少腹而下注,也需溫通治療。㿗疝是指囊腫巨大如斗,無法完全治癒,但也不至於危及生命。

陳修園治療七疝的總體方法是以二陳湯為主,並加豬苓、澤瀉、白朮、桂枝、小茴香、木通、川楝子。在此基礎上,若寒氣重者,再加乾薑、附子;熱氣重者,加知母、柏樹皮;小便如膏者,加菖蒲、萆薢;氣上衝者,去掉白朮,加肉桂、吳萸、當歸;囊腫如水晶者,加苡仁、桑皮;疼痛難忍,恐瘀血化膿致潰者,加桃仁、紅花、乳香;筋疝加苡仁、木瓜;頑麻不痛者,加川芎、檳榔;癢者加刺蒺藜。

又《千金翼》洗方:雄黃末一兩,生礬二兩,甘草七錢,水五碗煎二碗,洗疝。又於關元穴兩旁,相去各三寸,青脈上灸七壯,左灸左,右灸右。又灸外陵穴,在臍左右各開一寸半,灸疝亦效。

白話文:

根據《千金翼》記載的洗方:

取雄黃末一兩,生礬二兩,甘草七錢,用水五碗煎煮成二碗,用此藥水洗患處,可治療疝氣。

此外,可在關元穴兩側,各距離關元穴三寸的青脈上,施灸七壯,左側疼痛則灸左側,右側疼痛則灸右側。

還可以在外陵穴施灸,外陵穴位於肚臍左右各開一寸半的位置,灸此穴亦可治療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