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五積見症

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咳逆,疾瘧連歲不已。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下,大如臂,上至心前,久不愈,令人煩心。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右側覆,大如盆,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

肺之積,名曰息奔,在右脅下,如覆杯,久不愈,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癰。

腎之積,名曰奔豚,在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愈,令人喘逆,骨痿少氣。

脈經曰:脈來細而附骨者,積也。凡痞氣在皮裡膜外,須用補氣藥及香附開之,兼二陳湯,先須斷厚味為要。凡婦人腹中有塊,多屬死血。

白話文:

[五種積聚病的症狀]

肝臟的積聚,稱作肥氣,它會出現在左側的肋骨下方,形狀就像反扣的杯子,有頭和腳的模樣,如果長時間不治療,會讓人產生咳嗽、呼吸困難的症狀,而且會讓瘧疾連年無法痊癒。

心臟的積聚,稱作伏梁,它開始於肚臍下方,大小約莫像手臂一樣,一直延伸到心臟前方,如果長時間不治療,會讓人感到心煩。

脾臟的積聚,稱作痞氣,它會出現在胃部的上方,靠右側,形狀大如盆子,如果長時間不治療,會讓人四肢無力,出現黃疸,吃進去的食物無法轉化為身體的養分。

肺臟的積聚,稱作息奔,它會出現在右側的肋骨下方,形狀就像反扣的杯子,如果長時間不治療,會讓人感到寒冷與發熱交錯,呼吸困難,咳嗽,甚至引發肺部的感染。

腎臟的積聚,稱作奔豚,它會從下腹部向上延伸到心臟下方,形狀像小豬一樣,位置可能上下移動,沒有定時,如果長時間不治療,會讓人呼吸困難,骨頭疲弱,氣短。

《脈經》中說:脈象細微且緊貼著骨頭,這就是積聚的症狀。一般的痞氣在皮膚和肌肉之間,需要用補氣的藥物和香附來開導,同時配合二陳湯,首先必須停止食用味道濃厚的食物。對於女性來說,如果腹部有硬塊,大多屬於血液凝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