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四 (1)
卷四 (1)
1. 茵陳五苓散
治傷寒或伏暑發黃,小便不利,煩渴等症。本方倍茵陳,入薑、棗煎。
白話文:
使用「茵陳五苓散」來治療像是傷寒或是潛藏在體內的暑氣所導致的黃疸,以及小便不順、口渴煩躁等症狀。在使用這個藥方時,茵陳的份量要加倍,並且加入薑和棗一同煎煮。
2. 茵陳茯苓湯
治(發黃)脈沉細細數,四肢便澀,煩渴。茯苓、桂枝、豬苓(各一錢)、滑石(一錢五分)、茵陳(二錢)。脈不出,加當歸一錢、滑石(一錢五分)、茵陳(二錢)。
白話文:
茵陳茯苓湯主要治療黃疸症狀,症狀包括脈搏呈現沉細且快速的特徵,肢體活動不便,有煩躁及口渴的情況。藥方成分包含茯苓、桂枝、豬苓各三公克,滑石四點五公克,茵陳六公克。
如果患者脈象不顯,則需在原方基礎上添加當歸三公克,滑石四點五公克,茵陳六公克。
3. 茵陳蒿湯
治身熱鼻乾汗出,陽氣上奔,小便赤澀,濕熱發黃。
茵陳(一兩) 梔子(三錢) 大黃(三錢五分)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身體發熱、鼻子乾燥、有汗液排出、體內的陽氣上升、小便呈現赤黃色且排尿時有刺痛感、因濕熱導致的黃疸症狀。
用到的藥材有:茵陳蒿(約37.5公克)、梔子(約9公克)、大黃(約10.5公克)。
4. 茵陳大黃湯
治傷寒大熱發黃,面目俱黃,小便赤澀
茵陳、梔子、柴胡、黃柏、黃芩、升麻、大黃(各七分)、龍膽草(二分)
燈心三分煎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重感冒所導致的高燒,且伴隨全身包括臉部和眼睛都出現黃疸症狀,以及小便呈現赤色且排尿時有灼熱感的處方。
茵陳、梔子、柴胡、黃柏、黃芩、升麻、大黃(各七分)、龍膽草(二分),加上三分的燈心草一同煎煮。
以上就是茵陳大黃湯的內容。
5. 梔子柏皮湯
梔子、黃柏、黃連(各三錢五分)煎服
白話文:
【梔子柏皮湯】
這帖藥方包含梔子、黃柏、黃連,這三種藥材各使用三錢五分。將這些藥材煎煮後服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