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 卷四 (15)
卷四 (15)
1. 五十九、婦人產胎
又,百草霜,香白芷,伏龍肝(單用)
童便、醋調下,未下再服。
貝母、白蒺藜、活石、葵子,並治之。
產後陰脫,乃氣血下溜。四物、蝟皮(各,半兩)、牡蠣(煅)、黃芩(二兩)或加升麻飲下;蛇床子布裹熨妙;烏賊骨、硫黃、五味子,共末,糝患處。
產後血暈因暴虛,素有痰飲,瘀血隨氣上攻。
芎歸湯,治暴虛,童便下;治瘀血,荊芥下。
清魂散,治虛。
澤蘭葉,人參(一兩),荊芥(一兩),川芎,當歸(半兩)
溫酒灌下。
五靈脂、荊芥,童便下;鹿角灰,酒下。
半夏茯苓湯,治痰飲。
牡丹散,牡丹皮,大黃(蒸),芒硝(一兩),冬瓜子(半合),桃仁(二十個)
水煎服。
浮腫,是胎前宿有寒濕。茯苓,白朮,白芍,當歸,陳鯉魚。如法。
又名胎水,俗名子腫,如腫滿狀。產後因敗血化水,或血虛氣滯。
喘急。因營血暴竭,衛氣無主,獨聚於肺,此名孤陽絕陰,必死。因敗血上熏於肺,奪命丹主之;因傷風寒者,旋覆花湯主之。
產後不語,因敗血迷心竅。產後口鼻黑氣起及衄,因胃氣絕肺敗,氣消血散,亂入諸經,卻還不得,死矣。
子煩,二火為之。病則苦煩悶。麥門冬、茯苓、黃芩、防風、竹葉。
心痛,因宿寒搏血,血凝其氣。五靈脂、蒲黃。醋下。
子癇(佚)
漏阻。因事下血,胎幹不動,奔上搶心,腹中急迫。返魂丹、達生散、天仙方。
產婦臨月未涎者,凡有病先以黃芩、白朮安胎,然後用治病藥。肌熱者,黃芩、黃連、黃耆、人參;腹痛者,白芍藥、甘草。感冒依解利。
產後諸病,忌用白芍,以黃芩、柴胡主之。內惡物,上衝胸脅痛者,大黃、桃仁;血刺痛者,當歸。內傷發熱者,黃連;渴者,茯苓。一切諸病,皆依前法。唯渴者,去半夏;喘咳去參;腹脹忌甘草。產後身熱血證,一同傷寒。若傷寒內有痛處,脈弦而健,宜解傷寒,血虛無疼,脈弱而澀,宜補其血。
白話文:
婦人產胎
另外,可以用百草霜、香白芷、伏龍肝(單獨使用),用童便或醋調和後服用,如果沒效果再服用一次。也可以用貝母、白蒺藜、活石、葵子一起治療。
產後陰道脫垂,是因為氣血下行所導致。可以用四物湯搭配蝟皮(各半兩)、煅燒的牡蠣、黃芩(二兩),或加入升麻一起煎煮服用。也可以用蛇床子用布包好熨燙患處,效果很好。還可以用烏賊骨、硫磺、五味子磨成粉,灑在患處。
產後血暈是因為身體突然虛弱,加上原本就有痰飲,瘀血隨著氣往上衝。用芎歸湯來治療身體虛弱,用童便送服;用荊芥送服來治療瘀血。用清魂散來治療身體虛弱。可以用澤蘭葉、人參(一兩)、荊芥(一兩)、川芎、當歸(半兩)一起煎煮,用溫酒送服。或者用五靈脂、荊芥,用童便送服;也可以用鹿角灰,用酒送服。用半夏茯苓湯來治療痰飲。用牡丹散,成分包括牡丹皮、蒸過的大黃、芒硝(一兩)、冬瓜子(半合)、桃仁(二十個),用水煎服。
產婦浮腫,是因為懷孕前就有寒濕體質。可以用茯苓、白朮、白芍、當歸,搭配陳鯉魚來煎煮服用。這又叫做胎水,俗稱子腫,看起來像腫脹的樣子。產後浮腫是因為敗血化成水,或是因為血虛氣滯所導致。
產後喘促急迫,是因為營血突然耗竭,衛氣失去主導,獨自聚集在肺部,這叫做孤陽絕陰,會有生命危險。如果是敗血上熏於肺部導致,可以用奪命丹來治療;如果是因為傷風感冒導致,可以用旋覆花湯來治療。
產後失語,是因為敗血迷亂心竅。產後如果口鼻出現黑色氣體,或是流鼻血,是因為胃氣耗盡、肺氣衰敗,氣血散亂進入各經絡,無法回歸,會導致死亡。
產婦煩躁,是由於虛火和實火所導致。如果生病則會感到苦悶煩躁。可以用麥門冬、茯苓、黃芩、防風、竹葉來治療。
產後心痛,是因為體內有寒氣,與血搏結,導致血凝氣滯。可以用五靈脂、蒲黃,用醋送服。
子癇(此處原文缺漏)
漏阻,是因為生產時下血過多,胎兒乾燥不動,氣血上衝心臟,導致腹部急迫疼痛。可以用返魂丹、達生散、天仙方來治療。
產婦臨近產期但沒有即將分娩的徵兆,如果患有疾病,要先用黃芩、白朮來安胎,然後再用藥物來治療疾病。如果身體發熱,可以用黃芩、黃連、黃耆、人參;如果腹痛,可以用白芍藥、甘草。如果感冒,就依照治療感冒的方法來處理。
產後各種疾病,忌用白芍,要以黃芩、柴胡為主來治療。如果體內有惡露上衝,導致胸脅疼痛,可以用大黃、桃仁來治療;如果是血刺痛,可以用當歸來治療。如果內傷導致發熱,可以用黃連;如果口渴,可以用茯苓。一切疾病,都依照之前的方法治療。只是如果口渴,要去掉半夏;如果喘咳,要去掉人參;如果腹脹,要忌用甘草。產後身體發熱,出現血證,和傷寒的處理方法相同。如果傷寒導致體內有疼痛,脈象弦而有力,要先治療傷寒;如果血虛無痛,脈象虛弱而澀,要先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