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瑞

《治痢捷要新書》~ 張氏醫案跋 (19)

回本書目錄

張氏醫案跋 (19)

1. 補養祛寒類方

六味地黃湯丸治真陰不足,水虧火旺。

地黃(四錢) 砂仁、山藥、山萸肉、澤瀉、茯苓各(二錢) 丹皮、澤瀉各(錢半),水煎空心服。

桂附地黃湯治下焦真陽不足,即六味加桂(一錢) 熟附子(一錢),又名(八味地黃)。

知柏地黃湯治陰虛火旺,即六味加知母、黃柏各錢半。金匱十味腎氣丸,即桂附地黃加車前子、牛膝(取其下行直達至陰,所謂脾虛補母者也)。

補中益氣湯治一切清陽下陷,中氣不足,及大孔如竹筒下痢無度,直出不禁者,用此升提。炙甘草(三錢) 白朮、人參、炙甘草各(二錢) 當歸身(錢半) 陳皮(一錢),升麻、柴胡各(六分),薑棗煎(或加山藥、扁豆、薏苡仁、蓮肉)。

歸脾湯治心、腎、脾三經虛弱。

人參、黃耆、白朮、茯苓、棗仁各(二錢) 遠志、當歸身、炙甘草各(一錢) 木香(五分) 龍眼肉(七枚),薑棗煎。

參苓白朮散治脾虛胃弱。人參、茯苓、白朮、扁豆、山藥各(二錢) 蓮肉、薏苡仁各(三錢) 桔梗、砂仁各(一錢) 炙甘草(錢半),薑棗煎。

四物湯凡血虛、血熱、血少者皆宜之。

當歸、川芎、地黃、白芍,薑棗煎。四君子湯凡氣虛、心虛、脾虛、胃虛者皆宜之。

人參(二錢) 焦白朮、茯苓各(錢半) 炙甘草(一錢),薑棗煎。

異功散調理脾胃,即四君子湯加陳皮八分。引同香砂六君子湯治氣虛寒,腹痛泄痢,即四君子湯加木香、砂仁(二錢)。八珍湯治心肺虛損,氣血兩虛,即四君子湯加四物湯。十全大補湯固表助陽,大補血氣,即八珍湯加蜜炙甘草(二錢) 肉桂(一錢)。人參養榮湯養心血,補肺氣,即十全大補湯加五味子、遠志、陳皮,去川芎。六神散補脾利胃,即四君子湯加扁豆、山藥。引同保元湯補氣虛之祖方也。

炙甘草(四錢) 人參(二錢) 炙甘草(二錢)。引同生脈散治虛痢,脈細加絲者。人參(三錢) 麥冬去心(五錢) 五味子(十五粒),水煎服。

參連湯治噤口痢。

人參(三錢) 薑黃連(錢半) 石蓮肉(二錢) 粳米,煎徐徐呷之。

參附湯治誤服寒藥,至真陽大虛,厥逆、自汗、呃逆、頭暈等痢。

人參(一兩) 熟附子(五錢),水煎服。

理中湯溫中治腹痛寒痢。

白朮(三錢) 人參、乾薑、炙甘草各(二錢),水煎服。

附子理中湯溫中助陽,暖脾胃,治寒痢,即理中湯加熟附子二錢。四逆湯治寒中三陰,腹痛厥逆,脈微欲絕,即附子理中去白朮、人參。通脈四逆散治上症,面赤格陽於外者,即四逆湯加蔥白、苦酒膽汁。桂枝湯治發熱惡寒,自汗腹痛之痢。

酒白芍(四錢) 桂枝(三錢) 炙甘草(二錢) 薑,煎去渣入飴糖(三五錢),微火解服。黃耆建…

白話文:

[補養祛寒類方]

六味地黃湯丸治療真陰不足,水份缺乏而導致的火氣旺盛。藥方包含:熟地黃四錢、山藥、山茱萸、肉苓、茯苓各二錢,牡丹皮、澤瀉各一錢半。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桂附地黃湯治療下焦真陽不足,是在六味地黃湯基礎上加入肉桂一錢、熟附子一錢,又被稱為八味地黃湯。

知柏地黃湯治療陰虛火旺,是在六味地黃湯基礎上加入知母、黃柏各一錢半。

金匱十味腎氣丸是在桂附地黃湯基礎上加入車前子和牛膝,利用它們下行的特性,直接到達身體最底層,符合脾虛補母的原則。

補中益氣湯治療所有清陽下陷,中氣不足,以及大孔如竹筒般下痢無度,無法控制的情況。藥方包含:炙黃耆三錢、白朮、人參、炙甘草各二錢、當歸一錢半、陳皮一錢,升麻、柴胡各六分,薑棗煎(或可加入山藥、扁豆、薏苡、蓮肉)。

歸脾湯治療心腎脾三經虛弱。藥方包含:人參、黃耆、白朮、茯苓、酸棗仁各二錢,遠志、當歸、炙甘草各一錢,木香五分,龍眼肉七枚,薑棗煎。

參苓白朮散治療脾虛胃弱。藥方包含:人參、茯苓、白朮、扁豆、山藥各二錢,蓮肉、薏苡仁各三錢,桔梗、砂仁各一錢,炙甘草一錢半,薑棗煎。

四物湯適合血虛、血熱、血少的情況。藥方包含: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薑棗煎。

四君子湯適合氣虛、心虛、脾虛、胄虛的情況。藥方包含:人參二錢、炒白朮、茯苓各一錢半,炙甘草一錢,薑棗煎。

異功散調理脾胃,是在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入陳皮八分。

香砂六君子湯治療氣虛寒,腹痛泄痢,是在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入木香、砂仁各二錢。

八珍湯治療心肺虛損,氣血兩虛。是在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入四物湯。

十全大補湯固表助陽,大補血氣,是在八珍湯基礎上加入蜜炙黃耆二錢、肉桂一錢。

人參養榮湯養心血,補肺氣,是在十全大補湯基礎上加入五味子、遠志、陳皮,去掉川芎。

六神散補脾利胃,是在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入扁豆、山藥。

保元湯是補氣虛的基本方。

生脈散治療虛痢,脈細加絲,藥方包含:人參三錢、麥冬去心五錢、五味子十五粒,用水煎煮服用。

參連湯治療噤口痢,藥方包含:人參三錢、薑連一錢半、石蓮肉二錢,加入粳米煎煮,慢慢飲用。

參附湯治療誤服寒藥,導致真陽大虛,厥逆自汗,呃逆頭暈等痢疾,藥方包含:人參一兩、熟附子五錢,用水煎煮服用。

理中湯溫中,治療腹痛寒痢,藥方包含:白朮三錢、人參、乾薑、炙甘草各二錢,用水煎煮服用。

附子理中湯溫中助陽,暖脾胃,治療寒痢,是在理中湯基礎上加入熟附子二錢。

四逆湯治療寒中三陰,腹痛厥逆,脈微欲絕,是在附子理中去掉白朮、人參,通脈。

四逆散治療上述症狀,臉色赤紅,格陽於外,是在四逆湯基礎上加入蔥白、苦膽汁。

桂枝湯治療發熱惡寒,自汗,腹痛的痢疾,藥方包含:酒炒白芍四錢、桂枝三錢、炙甘草二錢,薑煎去渣,加入飴糖三五錢,微火解服。

黃耆建] (此處可能有缺失,未完全翻譯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