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池田瑞仙

《痘科辨要》~ 卷五 (7)

回本書目錄

卷五 (7)

1. 灌漿三日用方

欲投此湯者。必於本方中。加漢術桂丁子熟附與之。該宜防腸滑之疴。否則溏泄頻。以致不漿。終難救乎。聶氏每用此湯。必兼與參朮散。以防溏泄是也。)

回陽酒之方,治虛寒八九日。色㿠白如水泡。頂陷根白。癢塌。咬牙寒戰者。

鹿茸(酥炙),大附子(曲裹煨去臍),嫩黃耆(炒),當歸(酒洗各六分)

上四味。銼好酒煎服。(訣曰。以好酒一合半。清水一合半。文火煎熬。待煎減及一合半。頻頻溫服。以醉為度。)

建中湯,凡至八九日。寒戰咬牙甚者。此真氣外發。而內虛寒故也。先用木香異攻之類。而無其功者。以此湯大峻補之。

人參(二錢),蜜炒黃耆(三錢),白朮,當歸(各一錢五分),川芎(八分),大附子,乾薑(炒帶黑色),肉桂,炙甘草(各一錢),丁子(五分)

上十味。生薑一片。同煎溫服。一服立止。甚者不過二服。如收靨後。寒戰咬牙者。用此方調治。如虛寒甚者。以參附大劑兼與。

十全大補湯(見起脹),木香散異攻散(二方共同上),參苓白朮散(見放苗)

白話文:

灌漿三日用方

想要使用這個藥方的人,必須在這個原本的藥方中,加入漢術、桂枝、丁香、熟附子這些藥材。這是為了預防腸胃太滑導致腹瀉的問題,否則會頻繁拉肚子,以至於無法順利灌漿,最終難以救治。聶醫師每次使用這個藥方,一定會同時搭配使用參朮散,也是為了預防腹瀉。

回陽酒之方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虛寒體質,病程大約八九天,臉色蒼白像水泡,頭頂凹陷、髮根發白,感到搔癢、身體虛弱,出現咬牙、發抖怕冷等症狀的人。

藥材:鹿茸(用酥油烤過)、大附子(用麥麩包著煨過,去除臍部)、嫩黃耆(炒過)、當歸(用酒洗過),各取六分。

將以上四味藥材切碎,用酒煎煮服用。(訣竅是:用好酒一杯半,清水一杯半,用小火熬煮,等到煎煮減少到一杯半時,頻頻溫熱服用,以喝到有點醉意為度。)

建中湯

凡是病程到了八九天,出現嚴重發抖、咬牙等症狀,這是因為體內真氣向外發散,而內部卻虛寒的緣故。如果先前使用木香、異攻等藥物而沒有效果,就用這個藥方來大力補養。

藥材:人參(二錢)、蜜炒黃耆(三錢)、白朮、當歸(各一錢五分)、川芎(八分)、大附子、乾薑(炒到帶點黑色)、肉桂、炙甘草(各一錢)、丁香(五分)。

將以上十味藥材,加上一片生薑,一起煎煮溫服。服用一劑就能立刻止住症狀,嚴重的頂多服用兩劑。如果是在膿瘡收口後,出現發抖、咬牙等症狀,就用這個藥方來調理。如果虛寒很嚴重,就用大量的人參、附子一起服用。

十全大補湯(在治療腫脹的章節中有提到),木香散、異攻散(這兩個藥方都在上面),參苓白朮散(在治療出疹的章節中有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