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辨要》~ 卷五 (5)
卷五 (5)
1. 附首尾用清涼一治驗
浪華堂島。某一女兒,年僅六歲,己酉春患痘,見苗二日,邀余往診之。身熱燔灼,神昏不食,見點深紅如絳,二便秘結,唇燥舌尖如火,中央白胎且燥。余曰:此症,梟炎熾盛,表裡俱實,不早解其圍,則將及危篤。即以十神解毒湯,加石膏大黃,貫至四朝,標瘡礬紅,而發紫疱。
因用清毒活血湯,去參耆,加石膏大黃,至六朝,身熱稍減,次早思食,惟面瘡陷不起。二醫在傍曰:當漿期陷不突者,非參耆補托之功,安得綻松?余曰:此痘大便未解者,內實也;出瘡乾紅滯縮者,外實也。謬與補益,則是愈實實,所謂塗附塗者,子言是也。即以清涼攻毒散,倍加石膏大黃,及八朝通身略有松意。熱毒雖漸解而,細察其口舌,上齦其黑如煤而濺血。余曰:此乃走馬疳也。舉家驚惶,懇請良法。乃以金不換和油胭脂塗之,以留其血,即與清胃瀉火湯,加石膏大黃犀角治之。九朝漿色半足,次早膿漸充肥,更投清補之味,至十二朝,
熱復如炮,渴煩無休,再用清涼攻毒飲,倍加生地黃,及十四朝,宿便快通,凶證頓退,貫至十八朝,更以大連翹飲,至三十五朝而全愈。如此證候,寥寥乎晨星,不可執以為常,記以備參考爾。
痘出不壯突,而不能成漿者,有陰陽之分,一屬氣虛,一屬血滯,只驗唇舌與形色,以辨之。聶氏曰:六七日期,氣血流暢,則毒化為膿,膿之不成,其因有二:熱氣熾盛,則血燥而凝,故不能運化成漿;元氣衰弱,則血寒而縮,亦不能運化成膿。凡屬氣虛者,宜補益排膿。若夫痘色紅紫乾枯,或帶焦黑者,即毒熾而血凝也,必不成膿,急宜清毒活血湯主之。
白話文:
【附首尾用清涼一治驗】
浪華堂島上,有一戶人家的女兒,只有六歲。在己酉年的春天,她得了痘疹。痘疹出現兩天後,他們邀請我去爲她診斷。當時,她的身體高熱如焚,精神混亂,無法進食。痘疹呈現出深紅色,就像絳色一樣。並且,她的大小便都已數日未解,嘴脣乾燥,舌尖紅如火焰,舌苔白而幹。我判斷,這是體內炎症熾烈,內外皆實的症狀。如果不早點解圍,病情將會變得非常危險。
我立即開了十神解毒湯,並加入了石膏和大黃。連續服用四天後,痘疹開始變紅,且發出了紫色的皰疹。之後,我改用了清毒活血湯,去掉了人參和黃芪,再次加入了石膏和大黃。到了第六天,她的體溫開始下降,第二天早上,她有了食慾。然而,臉上的痘疹卻陷入了皮膚,沒有鼓起。
這時,旁有兩個醫生說,如果在漿期痘疹陷下而無法鼓起,除非使用人參和黃芪補血,否則痘疹不會綻放。我說,痘疹無法鼓起是因爲體內的實熱未消,痘疹乾紅收縮是因爲體外的實熱。如果錯誤地給予補益,只會使實熱更加嚴重,這就像在已經塗滿的東西上再塗一層。我隨即開出了清涼攻毒散。
我加倍了石膏和大黃的份量,到了第八天,她全身的痘疹開始有些鬆弛,熱毒雖然逐漸減輕,但仔細觀察她的口腔,發現她的上牙齦黑如煤炭,還有出血的跡象。我判斷,這是走馬疳。全家人都驚慌失措,懇求我提供良策。於是,我讓她用金不換和油胭脂塗抹出血的地方,以止血。同時,我給了她清胃瀉火湯,加入石膏、大黃和犀角來治療。第九天,漿色恢復了一半,第二天,膿液開始逐漸充盈。然後,我給她服用了清補藥,直到第十二天。
然而,到了第十三天,她的體溫又像炮彈一樣高燒不退,口渴煩躁。我再次使用了清涼攻毒飲,並加倍了生地黃的份量。到了第十四天,她的大便暢通,兇險的病症立刻減輕。持續到第十八天,我改用了大連翹飲。最終,在第三十五天,她完全康復。這樣的病症,極爲罕見,不能作爲常規處理方式,記錄下來僅供大家參考。
痘疹發出後,如果無法鼓起,且不能形成膿液,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氣虛,另一種是血滯。只需通過觀察嘴脣、舌頭的顏色和形狀來辨別。聶氏曾說,在六七天的時期內,如果氣血流通順暢,痘疹中的毒就會轉化爲膿液。如果膿液無法形成,原因可能有兩種:一是熱氣熾烈,導致血液乾燥並凝固,因此無法轉化成膿;二是元氣虛弱,導致血液寒冷並收縮,也無法轉化成膿。對於氣虛的患者,應該給予補益並幫助膿液排出。如果痘疹顏色紅紫且乾枯,或帶有焦黑色,這就是毒氣熾烈導致血液凝固的跡象。這種情況下,痘疹一定無法形成膿液,應立即使用清毒活血湯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