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大頭病(附蝦蟆瘟)

東垣雲陽明邪熱太盛資實少陽相火而為之也,濕熱為腫,太盛為痛。此邪見於頭,多在兩耳前後腫,此其病也。治不宜速速,則過其病,所謂上熱未除,中寒復生,必傷人命。宜用緩藥,緩服,徐徐少與。當視腫在何部,隨經治之。

丹溪云大頭病乃濕熱高巔之上,宜用 羌活 酒芩 蒸大黃之類。

一邪在陽明經腫,必先從頭額起,宜用 芎芷葛根湯合 三黃湯 消毒散。

一邪在少陽經腫,必先從兩耳前後發,宜用 小柴胡湯加減用 酒芩 牛蒡子。

一邪在二經腫盛者,宜用 普濟消毒飲子。

一邪在三陽經頭面俱腫發熱者,宜用 荊防敗毒散加 酒芩 大黃。

一邪從頤頷下腫痛發熱者,名顱𡵚瘟,宜用 葳蕤散。

一瘟病咽腫鼻塞,其病至重,宜用 一字散吹鼻通氣 通天散 如氣不通無涎淚者不治,仍用 漏蘆湯 雄黃解毒丸。

一冬溫為病,非其時有其氣,冬氣嚴寒時反大溫,人氣發泄於外,宜用補中益氣類加減用。

蝦蟆瘟(邪從兩耳根及腮下腫者名蝦蟆瘟)

丹溪云蝦蟆瘟屬風熱,宜用 防風通聖散加減用或荊防敗毒散。

一蝦蟆瘟腫,用鮎魚淡煮食湯則愈。

白話文:

李東垣說,大頭病是因為陽明經的邪熱太過旺盛,導致少陽經的相火也跟著旺盛造成的。濕熱會導致腫脹,太過旺盛就會疼痛。這種邪氣出現在頭部,多半在兩耳前後腫起來,這就是這個病的狀況。治療不宜太快,否則會過度治療,就像是上面的熱還沒清除,中間的寒氣又產生,這樣一定會傷人性命。應該使用緩和的藥物,慢慢服用,少量給予。要觀察腫脹在頭部的哪個部位,依照所屬的經絡來治療。

朱丹溪認為,大頭病是因為濕熱向上堆積在頭頂,適合使用羌活、酒芩、蒸大黃之類的藥物。

如果邪氣在陽明經,腫脹一定會先從額頭開始,適合使用芎芷葛根湯合併三黃湯、消毒散。

如果邪氣在少陽經,腫脹一定會先從兩耳前後開始,適合使用小柴胡湯加減用藥,再加入酒芩、牛蒡子。

如果邪氣在兩條經絡都很旺盛,導致腫脹嚴重,適合使用普濟消毒飲子。

如果邪氣在三條陽經,導致頭面部都腫脹發熱,適合使用荊防敗毒散,再加入酒芩、大黃。

如果邪氣從下巴和下頜處腫痛發熱,這種病叫做顱𡵚瘟,適合使用葳蕤散。

瘟病如果出現咽喉腫痛、鼻子堵塞,病情就非常嚴重,適合使用一字散吹入鼻腔來通氣,再用通天散。如果氣息不通暢,沒有流口水和眼淚,就表示無法治療了。仍要使用漏蘆湯和雄黃解毒丸。

冬天出現溫病,是因為不正常的時節出現了不該有的氣候。冬天氣候嚴寒的時候反而變得很溫暖,導致人體氣機外泄,適合使用補中益氣類的藥方加減來治療。

蝦蟆瘟(邪氣從兩耳根和腮下腫起來的叫做蝦蟆瘟)

朱丹溪認為蝦蟆瘟屬於風熱,適合使用防風通聖散加減用藥,或是荊防敗毒散。

蝦蟆瘟腫脹時,可以用鯰魚清淡煮湯食用,病就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