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五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5)

1. 地黃丸

治腎虛勞淋

生地黃、黃耆、防風、遠志、茯神、鹿茸、黃芩、人參、栝蔞、石葦、當歸、戎鹽、蒲黃、甘草、滑石、赤芍藥、車前子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滾白湯送下。

白話文:

生地黃:滋養陰血 黃耆:補氣健脾 防風:祛風通絡 遠志:益智安神 茯神:寧心安神 鹿茸:補腎壯陽 黃芩:清熱瀉火 人參:大補元氣 栝蔞:化痰降氣 石葦:利水消腫 當歸:補血活血 戎鹽:清熱涼血 蒲黃:化瘀通絡 甘草:調和諸藥 滑石:清熱利濕 赤芍藥:活血止痛 車前子:利水消腫

2. 菟絲丸

治膏淋

菟絲子(一兩) 桑螵蛸 澤瀉(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空心燈心湯下。

白話文:

治療膏淋症。

使用菟絲子一兩,桑螵蛸和澤瀉各五錢。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用煉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空腹服用,用燈心湯送服。

一方治虛淋久不痊用 六君子湯加 黃柏(酒炒) 知母(鹽水炒) 滑石 石葦 琥珀

白水煎食遠服

白話文:

有一個方子用於治療久治不癒的虛淋症:

六君子湯 ,再加上:

  • 黃柏(用酒炒過)
  • 知母(用鹽水炒過)
  • 滑石
  • 石葦
  • 琥珀

3. 六味地黃丸

治勞淋

生地黃、熟地黃、白茯苓、牡丹皮、懷山藥、澤瀉、山茱萸肉

白話文:

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降火 熟地黃:補血益腎,滋陰養血 白茯苓:健脾益氣,利水滲濕 牡丹皮:涼血清熱,活血化瘀 懷山藥:補脾益氣,健脾養胃 澤瀉:利水滲濕,除濕清熱 山茱萸肉:補腎澀精,固腎強身

4. 清心蓮子飲

治勞淋

麥門冬、黃芩、地骨皮、車前子、甘草、白茯苓、黃耆、石蓮肉、人參

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 麥門冬:滋潤肺部、生津止渴
  • 黃芩:清熱解毒、消炎
  • 地骨皮:滋陰清熱、利尿
  • 車前子: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 甘草:調和藥性、益氣健脾
  • 白茯苓:健脾益氣、利尿消腫
  • 黃耆:補氣固表、強壯筋骨
  • 石蓮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 人參:大補元氣、強壯身體

5. 生附散

治冷淋

人參、茯苓、益智、萆薢、山藥、澤瀉、黃柏(酒炒)、五味子、麥門冬、遠志、菟絲子

白話文:

人蔘、茯苓、益智仁、茯神、淮山藥、澤瀉、酒炒黃柏、五味子、麥冬、遠志、菟絲子

6. 澤瀉散

治冷淋

澤瀉、姜皮、桑白皮、枳殼、檳榔、木通、赤茯苓

白話文:

澤瀉:是一種利尿消腫的藥物。

姜皮 :生薑的外皮,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功效。

桑白皮 :桑樹的樹皮,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

枳殼 :枳樹的果皮,具有理氣消滯、導滯通便的功效。

檳榔 :檳榔科植物的種子,具有驅蟲殺菌、消積導滯的功效。

木通 :木通科植物的莖,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

赤茯苓 :茯苓的一種,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益氣的功效。

7. 病源

濕熱 氣虛 濕痰

濁病有赤有白,赤乃心虛有熱,因思慮而得之;白乃腎虛有火,因嗜欲而得之。河澗所謂濁屬熱,如清水作湯則有白腳;夏日則水渾濁,冬寒則水澄清,此理昭然明也。蓋赤白二濁出自小便尿孔中來,澄定則有渾腳,其狀旋面如油,或如膏糊,漸久而成虛損之病。治當清其濕熱,升提下陷之氣,滋水降火,自然痊安。

白話文:

濁病有兩種:赤色和白色。赤色濁病是因為心氣虛而有熱,可能是因為思考過度引起的;白色濁病是因為腎氣虛而有火,可能是因為過度縱慾引起的。就像河水一樣,渾濁是因為有熱,就像清水煮沸後會產生白色泡沫一樣;夏天河水渾濁,冬天河水清澈,這個道理很明顯。

赤白兩種濁病都是從小便中排出,如果讓它沉澱,會有混濁的沉澱物,看起來像油一樣,或者像膏狀物,久而久之會導致虛損的疾病。治療濁病的原則是清除濕熱,提升下陷之氣,滋養腎水,降伏虛火,這樣自然可以痊癒。

8. 清心蓮子飲

治心中煩熱,思慮抑鬱,小便白濁,夜夢遺泄,澀痛便赤,或因酒色皆治

白話文:

治療心煩熱,思緒壓抑,小便渾濁,夜晚夢遺,尿道刺痛及尿液呈紅色,不管是因為喝酒或過度性生活所導致的問題都能治療。

麥門冬、黃耆、地骨皮、車前子、甘草、白茯苓、石蓮肉、黃芩、人參

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麥門冬:滋陰潤肺,清心除煩。 黃耆 :補氣固表,升舉陽氣。 地骨皮 :清熱涼血,滋陰潤肺。 車前子 :利水通淋,清熱化痰。 甘草 :補脾益氣,調和諸藥。 白茯苓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石蓮肉 :清熱涼血,生津止渴。 黃芩 :清熱瀉火,解毒涼血。 人參 :補氣健脾,強壯元氣。

9. 加味清心飲

治心中客熱煩躁,赤濁,或心腎不交,水火不濟

白話文:

用於治療心中的客熱煩躁,尿色赤濁,或心腎不交,水火不濟的症狀。

位於小腿肚內側,沿著脛骨後緣,交出足厥陰經之前。(腨,音同「兗」)

腨指的是腓腸肌。從三陰交向上到小腿肚內側,沿著脛骨後緣的漏谷穴上行二寸,交出足厥陰經之前,到達地機穴和陰陵泉穴。

往上沿著膝蓋和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於脾臟並絡於胃。

白茯苓、石蓮肉、益智仁、遠志、人參、白朮、澤瀉、甘草、麥門冬、石菖蒲、車前子

水二鍾,燈心十根,煎八分,食前服。

白話文:

白茯苓:白色茯苓(一種塊菌) 石蓮肉:石斛的乾莖 益智仁:益智子的種子 遠志:遠志植物的塊根 人參:人參根 白朮:白朮植物的根莖 澤瀉:澤瀉植物的塊根 甘草:甘草植物的根莖 麥門冬:麥門冬植物的塊莖 石菖蒲:石菖蒲植物的根莖 車前子:車前草植物的種子

10. 分清飲

治思慮過度,清濁相干,小便白濁

白話文:

治療思慮過度,導致清濁混雜,小便出現渾濁的症狀。

益智仁、石菖蒲、白茯苓、烏藥、川萆薢

水二鐘,點鹽少許,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益智仁、石菖蒲、白茯苓、烏藥、川萆薢,用水兩杯,加少許鹽,煎煮八分,不限時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