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凡例八款 (1)

回本書目錄

凡例八款 (1)

1. 瘟疫門(附大頭病)

2. 病源

瘟疫之病,乃天行疫厲之氣,發於四時之中,大小長幼,其病一般者是也。龐安常云:「疫氣之發,大則流行天下,次則一方,次則一鄉,次則偏著一家,長幼病皆相似,悉由運氣使然。」蓋人資稟有壯怯,所感有輕重,不可作傷寒症治而用大汗大下之藥也。

白話文:

瘟疫這種病,是由於天地間流行的強烈疫氣所引起,它會在一年四季中發生,無論大人小孩、年長年幼,得病後的症狀都差不多。龐安常說:「疫氣爆發時,大規模的會在天下流行,次等的會在一地區蔓延,再次等的會在一個鄉村,最次等的則是單獨發生在一家人身上,而且一家大小老幼的病情都相似,這都是因為氣候運行的變化所導致。」人的身體體質有強壯和虛弱的差異,所感受到的疫氣也有輕重之別,所以不可以把它當作傷寒來治療,而使用大量發汗或瀉下的藥物。

3. 治法

丹溪云:疫病眾人一般者,是治有三法:宜補、宜散、宜降。陶尚文治疫病在少陽經者,宜用小柴胡湯,加防風、羌活以發之。病在太陽經頭疼身痛發熱,宜用人參敗毒散。病在陽明經發熱目疼口乾者,宜用柴葛湯、清熱解肌湯。疫病發熱作渴泄瀉者,宜用茵陳五苓散,加柴胡、梔子。

疫病煩熱胸滿大便秘者,宜用大柴胡湯。疫病頭疼壯熱煩渴者,宜用知母石膏湯、竹葉石膏湯。疫病狂言煩躁發熱者,宜用黃連解毒湯。疫病發狂宜用黃連橘皮湯、化癍湯。

白話文:

朱丹溪說:瘟疫這種多人感染的疾病,治療方法有三種:應該用補益的方法、應該用發散的方法、應該用降泄的方法。陶尚文治療瘟疫發生在少陽經的,應該用小柴胡湯,再加入防風、羌活來發散病邪。如果病在太陽經,出現頭痛、身體疼痛、發熱的症狀,應該用人參敗毒散。如果病在陽明經,出現發熱、眼睛疼痛、口乾的症狀,應該用柴葛湯、清熱解肌湯。瘟疫發熱、口渴、腹瀉的,應該用茵陳五苓散,再加入柴胡、梔子。

瘟疫出現煩躁發熱、胸悶、大便不通的,應該用大柴胡湯。瘟疫出現頭痛、高熱、煩躁口渴的,應該用知母石膏湯、竹葉石膏湯。瘟疫出現胡言亂語、煩躁發熱的,應該用黃連解毒湯。瘟疫出現發狂的,應該用黃連橘皮湯、化癍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