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8)

1. 聚氣湯

治同上。

三稜、蓬朮、青皮、陳皮、桂心、藿香、桔梗、益智仁、香附、甘草。

白水煎服。

白話文:

三稜、蓬朮、陳皮、青皮、桂心、藿香、桔梗、益智仁、香附、甘草。

2. 推氣散

治氣鬱痰積右脅痛

薑黃、枳殼、桂心、甘草(各二錢)

為細末,每服一錢,薑棗煎湯調下。

白話文:

薑黃、枳殼、桂心、甘草(各12克)

3. 分氣紫蘇飲

治同上

紫蘇、桑皮、五味子、草果、桔梗、大腹皮、茯苓、陳皮、甘草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 紫蘇
  • 桑樹樹皮
  • 五味子
  • 草果
  • 桔梗
  • 大腹皮
  • 茯苓
  • 陳皮(橘子皮)
  • 甘草

4. 龍膽瀉肝湯

治左脅下痛連小腹

龍膽草、柴胡梢、當歸鬚、陳皮、青黛、甘草梢、赤茯苓、炒梔子、青皮

不拘時服

白話文:

  • 龍膽草
  • 柴胡的末梢
  • 當歸的須根
  • 陳皮
  • 青黛
  • 甘草的末梢
  • 赤茯苓
  • 炒過的梔子
  • 青皮

5. 乳香散

治腎虛腰痛不止

杜仲(炒去絲三錢) 乳香(一錢)

為細末,每服一錢,用溫酒調服。

白話文:

治療腎虛引起的腰痛不止,使用炒過去掉絲的杜仲三錢和一錢的乳香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調和後服用。

6. 病源

有血虛、有痰火、有思慮、有驚忤

白話文:

有血虛、有痰火、有思慮過度、有驚嚇。

7. 形證

怔忡者心中怯怯,如人將捕之狀,惕然動搖,不得安靜,無時而作也。

驚悸者,驀然驚跳,心慌戰動,欲厥之狀,有時而作也。

健忘者,謂陡然恍惚而忘其事也。

白話文:

怔忡就是心裡感到害怕,好像有人要來抓你一樣,心中忐忑不安,無法平靜,而且隨時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驚悸就是突然間驚跳起來,心跳加速,好像要昏倒的樣子,但這種情況是偶爾會發生的。

健忘就是突然間糊里糊塗地忘記了事情。

丹溪云:忡病屬血虛者,有慮便動;屬氣虛時作時止者,痰因火動;瘦人多是血少;肥人多是痰;時覺心跳者亦是血少。怔忡無時,驚悸有時而作。

白話文:

丹溪說:心悸疾病如果是血虛引起的,稍微一擔心就會發作;如果是氣虛引起的,發作時有時無,是痰液受火熱刺激而引發;瘦子多是因為血氣不足;胖子多是因為痰液過多;時常感到心悸也是血少。心悸沒有固定的時間,而驚悸則有時才會發作。

8. 脈法

寸口脈浮而弱,血虛驚悸;脈沉而滑,痰飲蓄積。

白話文:

寸口的脈象浮而且弱,這是血液不足並且有驚悸的現象;脈象沉而且滑,表示體內有痰飲蓄積。

9. 治法

一遇事驚擊、遇險臨危、觸事喪志,心為之忤而成驚悸者,宜用 龍齒湯、安神丸、定志豁痰湯

白話文:

當遇到驚嚇、危險或意外,導致心神不寧、恐懼不安、意志消沉時,可以用龍齒湯、安神丸、定志豁痰湯調理。

一心虛而有郁痰,則胸中漉漉,心不自安而成怔忡者,宜用 茯苓飲、十全溫脾湯

白話文:

如果心氣虛弱又有鬱積的痰氣,就會感到胸中漉漉作響,心神不安而出現怔忡,應服用茯苓飲、十全溫脾湯。

一思慮過度,損傷心氣,健忘失記,宜用 養心湯、歸脾湯、定志丸

白話文:

過度思考會損傷心臟能量,導致健忘和記憶力減退。建議使用養心湯、歸脾湯、定志丸等中藥方劑來調理。

10. 定志豁痰湯

治心神失守,驚悸恍惚

茯苓、茯神、石菖蒲、遠志、白朮、半夏、甘草、陳皮、麥門冬、黃連

水二鍾,姜三片,燈心十根,煎服

白話文:

茯苓、茯神、石菖蒲、遠志、白朮、半夏、甘草、陳皮、麥門冬、黃連

11. 龍齒湯

治同上

官桂、半夏、人參、茯苓、枳殼、甘草、當歸、龍齒、桔梗、遠志、茯神、黃耆

水二鍾,糯米百粒,姜三片,棗一枚,煎服,不拘時服。

白話文:

肉桂、半夏、人蔘、茯苓、枳椇、甘草、當歸、龍齒、桔梗、遠志、茯神、黃耆

12. 安神丸

治同上

黃連(一錢五分,酒炒) 硃砂(一錢) 生地黃(酒洗浸) 當歸(酒洗) 炙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 黃連:1.5 錢,用酒炒製
  • 硃砂:1 錢
  • 生地黃:用酒清洗後浸泡
  • 當歸:用酒清洗
  • 炙甘草:各 0.5 錢

上為細末,用蒸餅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津唾嚥下。

白話文:

藥的上層是粉末,用蒸熟的麵粉搓成像黍米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 15 粒,用口水吞服。

13. 茯苓飲

治心虛有郁痰怔忡不安

赤茯苓、半夏、茯神、麥門冬(去心)、陳皮、沉香、檳榔、甘草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赤茯苓、半夏、茯苓、麥門冬(去除中心)、陳皮、沉香、檳榔、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