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卷之二 (1)
卷之二 (1)
1. 桃仁承氣湯
治瘀血內結,譫語煩躁,便硬: 桃仁、桂枝、芒硝、甘草、大黃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治療體內瘀血積結,導致胡言亂語、煩躁不安、大便乾硬:使用桃仁、桂枝、芒硝、甘草、大黃。
不用另外引藥,直接煎煮服用。
2. 葛根半夏湯
治太陽與陽明合病下利而嘔
葛根、半夏、麻黃、甘草、桂枝、芍藥、姜五片煎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葛根半夏湯」,是用來治療太陽病和陽明病合併發生的腹瀉和嘔吐。
藥方組成為:葛根、半夏、麻黃、甘草、桂枝、芍藥,再加上生薑五片一起煎煮後服用。
3. 桃花湯
治少陰病下利膿血,協寒腹痛,脈沉微
赤石脂、糯米、乾薑
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治療少陰病造成的腹瀉,大便帶有膿血,伴隨腹部寒冷疼痛,脈象沉而微弱的病症。
藥方使用:赤石脂、糯米、乾薑。
將兩碗水煮成八分,不拘泥於時間服用。
4. 茵陳五苓散
治陽明病熱結小便不利,渴而發黃
白朮、官桂、茵陳、豬苓、澤瀉、茯苓,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白話文:
治療陽明病因為熱邪積聚導致小便不順暢,口渴而且身體發黃的症狀。
使用白朮、桂枝、茵陳、豬苓、澤瀉、茯苓這些藥材,加上三片生薑、一顆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5. 梔子柏皮湯
治同上。梔子、黃柏、甘草。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這個方劑和前面提過的類似。使用梔子、黃柏、甘草這三味藥。不需要另外加引藥,直接煎煮服用即可。
6. 紫雪化癍湯
治發癍
升麻、黃金、寒水石、石膏、犀角、羚羊角、玄參、沉香、木香、丁香、甘草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紫雪化癍湯
治療發斑的藥方:
使用升麻、黃芩、寒水石、石膏、犀角、羚羊角、玄參、沉香、木香、丁香、甘草這些藥材。
不需要加水煎煮,直接服用即可。
7. 黃連化癍湯
治發癍有驗
黃連、玄參、橘皮、黃芩、甘草、知母
不用引
白話文:
這個方子治療發斑很有效。
藥材組成包含:黃連、玄參、橘皮、黃芩、甘草、知母。
不需要引藥。
8. 黑膏方
治溫毒發癍
生地黃、好豉。
白話文:
治療溫熱病引起的發疹。
需要用到的藥材是:生地黃、好的豆豉。
9. 黃連橘皮湯
治發癍作嘔
黃連、橘皮、葛根、枳殼、甘草、黃芩、玄參、知母、桔梗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發疹子、伴隨想吐的症狀。
藥材組成包含:黃連、橘皮、葛根、枳殼、甘草、黃芩、玄參、知母、桔梗。
這些藥材不需要煎煮,直接磨成粉末服用就可以了。
10. 桔梗枳殼湯
治病人心下痞悶而不痛
桔梗、枳殼;有熱加黃芩;有痰加半夏、甘草;姜三片煎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病人胸口下方感覺堵塞、悶脹但不疼痛的。
用藥包含桔梗和枳殼。如果病人有發熱的症狀,就加入黃芩;如果病人有痰,就加入半夏和甘草。再加入三片生薑一起煎煮服用。
11. 半夏瀉心湯
治痞悶而嘔發熱
半夏、黃芩、甘草、人參、黃連、乾薑
姜三片,大棗二枚,煎服。
白話文:
治療胸腹部痞塞悶脹、想吐、發熱的症狀。
藥材包含:半夏、黃芩、甘草、人參、黃連、乾薑。
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一起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