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麻黃湯

治太陽病頭疼發熱惡寒無汗身痛

麻黃、桂枝、甘草、杏仁、生薑、蔥白

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取汗。

白話文:

治療太陽病(一種外感疾病)引起的頭痛、發燒、怕冷、沒有汗、身體疼痛。

使用麻黃、桂枝、甘草、杏仁、生薑、蔥白這幾味藥材。

加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目的是要發汗。

2. 桂枝湯

治太陽病發熱汗出

桂枝、赤芍藥、甘草、生薑、大棗

煎服

白話文:

治療太陽病,症狀是發燒且有汗。

使用桂枝、赤芍藥、甘草、生薑、大棗這幾味藥材。

將這些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3. 十神湯

治傷寒感冒頭疼發熱惡寒身疼無汗

紫蘇、乾葛、芍藥、甘草、陳皮、香附、白芷、麻黃、升麻、川芎

水二鍾、姜三片、蔥白二根,煎八分,不拘時熱服。

白話文:

治療傷寒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怕冷、身體疼痛、沒有汗的症狀。

藥方組成包含:紫蘇、乾葛、芍藥、甘草、陳皮、香附、白芷、麻黃、升麻、川芎。

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蔥白兩根,一起煎煮至剩八分,不論何時,趁熱服用。

4. 芎芷香蘇散

治感冒不正之氣頭疼噁心發熱

紫蘇、香附、陳皮、川芎、白芷

上㕮咀,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因為外感不正之氣引起的感冒,症狀有頭痛、噁心、發燒。

藥材包含紫蘇、香附、陳皮、川芎、白芷。

使用方法是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加兩碗水,三片薑,一顆紅棗,一起煎煮到剩下八分(約八成)的量,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服用。

5. 和解散

治感不正之氣頭疼胸悶噁心發熱

陳皮、厚朴、藁本、桔梗、蒼朮、甘草

姜三片食遠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感受不正之氣引起的頭痛、胸悶、噁心、發熱等症狀。

藥材包括:陳皮、厚朴、藁本、桔梗、蒼朮、甘草。

服用方法是:加入三片生薑,在飯後較遠的時間服用。

6. 芎蘇散

治冒寒頭疼咳痰發熱惡寒

川芎、紫蘇、乾葛、桔梗、柴胡、茯苓、甘草、半夏、枳殼、陳皮

姜三片、棗一枚,不拘時服。

白話文:

治療感受風寒引起的頭痛、咳嗽有痰、發熱、怕冷。

藥材包含:川芎、紫蘇、乾葛、桔梗、柴胡、茯苓、甘草、半夏、枳殼、陳皮。

使用方法: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顆,不拘泥於特定時間服用。

7. 解肌湯

治表不解,發熱頭疼,不惡寒而渴

柴胡、乾葛、黃芩、甘草、升麻、芍藥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治療表證沒有解除,出現發熱頭痛,不覺得怕冷反而口渴的症狀。

藥材包含:柴胡、乾葛、黃芩、甘草、升麻、芍藥。

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8. 升麻葛根湯

治陽明發熱口乾

升麻、芍藥、甘草、乾葛

姜三片、棗二枚,煎服。

白話文:

治療陽明經發熱,口渴乾燥的症狀。

使用升麻、芍藥、甘草、乾葛這四味藥材。

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用水煎煮後服用。

9. 敗毒散

即人參敗毒散

治四時感冒及疫病頭疼壯熱身體疼

羌活、獨活、前胡、柴胡、芎藭、枳殼、茯苓、人參、甘草、桔梗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這是人參敗毒散。

主要治療四季感冒以及流行病引起的頭痛、發高燒、身體疼痛等症狀。

藥材包含:羌活、獨活、前胡、柴胡、川芎、枳殼、茯苓、人參、甘草、桔梗。

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剩八分,不論何時都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