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卷之一

2. 中風

風為百病之長,猝然中之,令人迷悶,涎潮壅上焦心腑,蓋由脾胃不和,不能收涎故也。輕則為感,重則為中。感則手足緩弱拘攣,中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肌肉疼痛,痰涎壅盛,癱瘓不仁,舌強不語,精神恍惚,至於人事不知,口噤無汗涎不作聲者,尚易治焉。若夫眼閉口開,手足不收,汗出如珠髮直吐沫,面赤氣粗,喉中涎響聲如拽鋸,或如鼾睡,搖頭上竄,目瞪遺尿,此皆惡候,藥無益矣。大抵中風之病,須識表裡中腑中臟之分,治有汗吐下之三法。

然汗宜少,汗下宜少下。蓋多汗則傷衛,多下則損營,是故經有汗下之戒焉。善療者錯綜斟酌而藥之思過半矣。

白話文:

中風這種病,是各種疾病的頭頭。它發病很突然,會讓人昏迷,口水和痰液會大量湧到胸腔和心臟附近。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脾胃功能失調,無法收斂口水所導致。輕微的中風就像感冒一樣,嚴重時就會變成真正的中風。感冒型的中風會導致手腳無力、僵硬;真正的中風則會造成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肌肉疼痛、痰液很多、癱瘓麻木、舌頭僵硬說不出話、精神恍惚。如果到了完全失去意識、嘴巴緊閉沒有汗液也沒口水、也沒有聲音的程度,反而比較容易治療。

但如果出現眼睛閉著嘴巴卻張開、手腳無法控制、汗水像珠子一樣不斷冒出、口吐白沫、臉色通紅、呼吸粗重、喉嚨裡有像拉鋸子或是打鼾的痰液聲、頭部不斷搖晃往上衝、眼睛瞪大並且尿失禁,這些都是很危險的徵兆,吃藥也沒用了。

一般來說,治療中風這種病,必須要分辨清楚是表、裡、腑、臟哪個部位出了問題,治療方法有發汗、催吐和瀉下這三種。但發汗要適量,瀉下也要少量。因為出汗太多會傷害身體的防禦能力,瀉下太多會損耗身體的營養。所以醫書上才會告誡我們要小心使用發汗和瀉下的方法。真正懂得治療的醫生,會仔細衡量各種情況,選擇最適合的藥物,這樣就成功了一大半。

3. 中風辯

迨考近代三子之論與昔人之論不同。河澗雲中風非中風也,由乎將理失宜,心火暴盛,腎水虛衰,不能制之,陰虛陽實,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無用,猝倒無知,因喜怒思悲恐五志過極,熱甚火動而作也。東垣雲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本氣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氣衰之際,或因憂喜忿怒傷其氣,則多此疾。

壯歲之人罕有也,或肥甚者間有之,亦由形盛氣衰故如此。丹溪云西北氣寒,為風所中,誠有之矣。東南氣溽而地多濕,有風者非風病也,皆是土濕生痰,痰盛生熱,熱甚生風。噫!予嘗究心於三子之論矣。河澗主乎火,東垣主乎氣,丹溪主乎濕。惟昔人專主乎風。三子皆不言風而昔人言之,是非將何定乎?以三子之言是則昔人非也,以昔人之言是則三子非也。要以古今之論皆不可偏廢。

昔人言風者,以其時恬澹虛無,精神內守,七情少干,飲食澹薄,內傷者少,惟外來風邪不正之氣感之。今時則異於是也。七情撓其中,肥甘悅其口,炙爆厚味,無厭於時,內傷多門,所以各執一說而不同昔人之論也。為之辯者,果因於風,真中風也;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濕者,類中風非中風也。

若風火氣濕之殊,望聞問切之間,豈無辨哉?辨為風從風治,辨為火氣濕從三子治,庶乎析理明而無他岐之惑,用法當而無不中之劑矣。

白話文:

近代三位醫家的觀點和過去的人不同。河澗認為中風不是真的中風,而是因為調理失當,心火過旺,腎水虛弱,無法抑制心火,導致陰虛陽實,熱氣鬱積,心神昏亂,筋骨無力,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這是因為喜怒思悲恐這五種情緒過度,熱到極點引發的。東垣認為中風不是外來的風邪,而是自身氣機出了問題。一般人過了四十歲,氣血開始衰弱,或是因為憂愁、喜悅、憤怒等情緒損傷氣機,就容易得這種病。

年輕力壯的人很少得,或是體型肥胖的人偶爾會有,也是因為體型過於肥胖導致氣虛。丹溪認為西北地區天氣寒冷,確實會有被風邪侵襲導致的中風;但東南地區天氣濕熱,這種地方的「中風」並非風邪引起的,而是因為濕氣積聚產生痰,痰積過多產生熱,熱到極點產生「風」的現象。唉!我曾經仔細研究過這三位醫家的觀點。河澗認為是火引起的,東垣認為是氣引起的,丹溪認為是濕引起的。只有古人認為是風引起的。三位醫家都不說是風,而古人卻認為是風,這到底要怎麼判斷呢?如果認為三位醫家說的對,那古人就錯了;如果認為古人說的對,那三位醫家就錯了。其實古今的觀點都不能偏廢。

古人認為是風,是因為當時的人生活恬淡,精神內守,很少受情緒干擾,飲食清淡,內傷比較少,主要是受到外來的風邪侵襲。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人們被七情困擾,吃太多肥甘厚味的食物,而且沒有節制,導致內傷很多,所以大家各執一詞,與古人的觀點不同。要分辨的是,如果真的是因為風引起的,那就是真的中風;如果是因為火、氣或濕引起的,那就像中風但不是真的中風。

如果能仔細觀察病人的氣色、聽他們的聲音、問他們的病情、切他們的脈搏,難道分辨不出是風、火、氣還是濕引起的嗎?如果是風引起的,就用治療風的方法;如果是火、氣或濕引起的,就用三位醫家的理論治療。這樣就能夠明白病理,不會被其他的說法迷惑,用藥也會正確,不會沒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