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凡例八款 (2)

回本書目錄

凡例八款 (2)

1. 治法

陽症:邪熱在表

一、太陽經病:發熱惡寒無汗,身疼脊強,宜用麻黃湯。

一、陽明經病:潮熱,大便秘,小便赤,譫語,鼻乾,宜用大柴胡湯、大承氣湯。

一、少陽經病:往來寒熱而嘔,口燥咽乾,宜用小柴胡湯。

一、陽明病發狂,人難制伏,先於病人處生火一盆,用醋一碗傾於火上,其煙沖鼻入內即安,方可察其陽狂陰狂之症。

一、陽症熱極無解,用黃連煎湯一碗,放井中冷服,仍將青布水浸搭在胸上,徐徐易之,其熱自退。

傳經陰症:熱邪在裡

一、三陽傳次入三陰之經,其症外雖厥逆,內有熱邪,如腹滿咽乾屬太陰,口燥舌乾屬少陰,舌卷囊縮屬厥陰,蓋熱在下焦銷鑠腎水,急當下之,宜用承氣湯。若舌卷囊縮,手足戰強者難治。

白話文:

陽證:邪熱在表

一、太陽經病:發燒、怕冷、沒有汗、身體疼痛、脊椎僵硬,應該使用麻黃湯治療。

二、陽明經病:發燒在固定時間出現、大便不通暢、小便顏色深紅、胡言亂語、鼻孔乾燥,應該使用大柴胡湯、大承氣湯治療。

三、少陽經病:忽冷忽熱而且嘔吐、口乾舌燥、喉嚨乾燥,應該使用小柴胡湯治療。

四、陽明病導致精神錯亂,難以控制患者行為時,先在病人旁邊生一盆火,然後將一碗醋倒在火上,讓醋的煙霧衝入病人的鼻子,病人就會安靜下來,之後再觀察是陽狂還是陰狂。

五、陽證熱到極點無法緩解時,用黃連煎成湯藥一碗,放入井水中冷卻後服用,同時用青色布浸泡在冷水中敷在胸口上,慢慢更換,熱就會自然消退。

傳經陰證:熱邪在裡

一、三陽經的病邪依次傳入三陰經,病症雖然外表看起來手腳冰冷,但體內有熱邪,像是腹部脹滿、喉嚨乾燥是屬於太陰經,口乾舌燥是屬於少陰經,舌頭捲縮、陰囊收縮是屬於厥陰經,這些都是因為熱在下焦消耗腎水,應當立即用瀉下的方法治療,使用承氣湯。如果出現舌頭捲縮、陰囊收縮,同時手腳抽搐僵硬的,就難以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