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卷之三 (12)
卷之三 (12)
1. 麥櫱枳朮丸
方見內傷門;治同上。
2. 參苓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吐瀉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吃不下東西,以及嘔吐和腹瀉。
人參、白朮、茯苓、乾山藥、白扁豆、甘草、桔梗、蓮肉、砂仁、薏苡仁
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 人參
- 白朮
- 茯苓
- 山藥
- 白扁豆
- 甘草
- 桔梗
- 蓮子
- 砂仁
- 薏仁
3. 補脾湯
治脾氣虛寒泄瀉腹痛氣逆
白話文:
治療脾氣虛弱、脾胃虛寒導致的腹瀉、腹痛以及氣機逆亂。
人參、茯苓、草果、乾薑、白朮、麥芽、甘草、厚朴、陳皮
不用引煎食前服
白話文:
人參:補氣強身 茯苓:利水健脾 草果:暖胃止痛 乾薑:驅寒溫胃 白朮:健脾益氣 麥芽:消食化積 甘草:調和藥性 厚朴:行氣止痛 陳皮:理氣健胃
4. 治中湯
治同上
白朮、甘草、乾薑、人參、青皮、陳皮
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白話文:
**白朮:**健脾益氣,利水滲濕
甘草: 補中益氣,調和諸藥
乾薑: 溫中散寒,止嘔止瀉
人參: 大補元氣,補脾益肺
青皮: 理氣化痰,燥濕健脾
陳皮: 理氣健脾,化痰止咳
5. 枳朮丸方論
人之一身,脾胃為主。胃陽主氣,脾陰主血。胃司納受,脾司運化。一納一運化,生精氣,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無病矣。人或飲食不節,起居不時,損傷脾胃。胃損則不能納,脾損則不能化,脾胃俱損,納化皆難,元氣斯弱,百邪易侵,而飽悶、吞酸、嘔吐、痞積、瀉痢等症無不作矣。況人飲食起居,豈能一一調節,一或有傷脾胃,虛矣。
白話文:
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是脾胃。胃的陽氣負責氣血,脾的陰氣負責血液。胃負責接收食物,脾負責消化吸收。通過胃的接收和脾的消化吸收,產生精氣,津液上升,糟粕下降,人體就會健康。
如果人們飲食不規律,作息不規律,就會損傷脾胃。胃受損無法接收食物,脾受損無法消化吸收。脾胃都受損,接收和消化吸收都困難,元氣就虛弱,各種病邪容易入侵,就會出現飽脹、反酸、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
更何況,人們在飲食和作息方面不可能事事都做到規律,難免會偶爾損傷脾胃,造成虛弱。
故潔古制枳朮之丸。東垣發脾胃之論,常以調養脾胃為主。後人稱為醫中王道,誠有旨哉。近世論治脾胃者,不分陰陽、氣血,而率皆理脾胃之藥,又皆辛溫燥熱,助火消陰之劑,遂致胃火益旺,脾陰愈傷,清純中和之氣變為燥熱,胃脘乾枯,大腸燥結,脾臟漸絕,而死期迫矣。殊不知脾胃屬土,屬濕,位居長夏,故濕熱之病十居八九。
白話文:
因此,效法古代傳統做法,使用枳朮丸。東垣祖師提出重視脾胃調理的理論,常常以調養脾胃為主要治療方針。後人尊稱這種療法為醫學中的王道,確實意義深遠。近來討論治療脾胃的方法時,不區分陰陽和氣血,而普遍採用補益脾胃的藥物,而且都是辛溫燥熱、助火傷陰的藥劑,導致胃火更加旺盛,脾陰受損更嚴重。原先清純中和之氣轉變為燥熱,胃脘乾枯,大腸燥結,脾臟功能逐漸衰竭,死亡期限迫近。殊不知,脾胃屬土,又屬濕,位於五行中的季夏時期,因此,濕熱之病佔了絕大多數。
況土居四季,寒熱、溫涼,各候其時,豈可偏用辛熱之劑哉?令舉枳朮丸加減於後。
白話文:
身體的機能會隨著四季變化而調整,寒冷、炎熱、溫和、涼爽等氣候都有對應的適應期。因此,不應該只偏用辛熱的藥物。以下提供枳朮丸加減的處方,供您參考:
枳朮丸
白朮(二兩) 枳實(一兩,麩炒)
白話文:
枳术丸
白术两份,枳实一份(炒过后使用)
上為細末,用荷葉包飯火燒熱,杵爛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六十丸,清米飲送下。東垣將枳朮丸內加陳皮(一兩),名橘皮枳朮丸,治老幼元氣衰弱,飲食少進,久服令人多食而不傷。○若元氣素弱,飲食難化,食多則腹中疼痛不和,泄瀉,此虛寒也,加神麯、麥芽、砂仁、木香(各五錢)、人參(五錢)、白芍藥(五錢)。
白話文:
把藥材磨成細末,用荷葉包好,放在火上烤熱。取出後搗碎,搓成長豆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到六十丸,用清米水送服。東垣在枳朮丸中加入陳皮(一兩),稱為橘皮枳朮丸,用於治療中老年人元氣衰弱,食慾不振。長期服用可以增加食慾,而且不會傷身。
如果元氣素來虛弱,消化不良,多吃東西就會腹痛、腹瀉,這是虛寒導致的。可以加入神曲、麥芽、砂仁、木香(各五錢)、人參(五錢)、白芍藥(五錢)等藥材。
○若素有痰火胸膈鬱塞,咽酸噎氣,及素有吐酸吞酸之症,或有酒積瀉結痛,此皆濕熱也,加黃連、芍藥、陳皮、石膏、生甘草、砂仁、木香、川芎。
白話文:
對於長期有痰火壅滯在胸膈,出現咽喉酸澀、氣息堵塞等症狀,或者有慢性嘔吐、吞酸等問題,以及嗜酒過多導致腹瀉、腹痛等情況,這些都屬於濕熱證。可以在原有方劑中加入黃連、芍藥、陳皮、石膏、生甘草、砂仁、木香、川芎等藥材。
○若傷食飽悶痞塞不消,加神麯、麥芽、山楂(各一兩),有食積痞塊在腹者,再加黃連、厚朴、栝蔞。
白話文:
如果因為過度飲食而導致飽脹不適、食物脹滯無法消化的情況,可以加入神曲、麥芽、山楂(各一兩)。如果有食物積塊在肚子裡,再加入黃連、厚朴、栝蔞。
○若傷冷食不消,腹痛泄瀉者,加半夏、砂仁、乾薑、神麯、麥芽。
○若人性多氣惱,夾氣傷食,氣滯不通,加川芎、香附、木香、黃連。
白話文:
如果因受寒或食入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導致腹痛腹瀉,可以加入半夏、砂仁、乾薑、神麴、麥芽等藥材治療。
○若胸膈不利,及過服辛香燥熱之藥,以致上焦受傷,胃脘乾燥,嘔吐膈噎反胃,加黃連、山梔子、芍藥、當歸、桔梗、甘草、石膏。
○胸膈頑痰膠結,及大便秘,再加朴硝。
白話文:
如果胸部和橫膈膜不舒服,而且過量服用辛辣、溫熱的藥物,導致上焦受損,胃部乾燥,出現嘔吐、呃逆、反胃等症狀,可以加入黃連、山梔子、芍藥、當歸、桔梗、甘草、石膏等藥材。
○若有痰,加半夏、橘紅、白茯苓、黃芩、黃連。
○若人能食,食後反飽難化,此胃火旺脾陰虛也,加芍藥、石膏、甘草、黃連、香附、木香、人參。
白話文:
如果出現痰液,可以加入半夏、橘紅、白茯苓、黃芩和黃連。
○若年高人脾虛血燥,易飢易飽,大便燥難,加芍藥、當歸、人參、升麻、甘草、山楂、麥芽、桃仁,此老人常服藥也。
白話文:
年紀大的人,脾虛而血氣過盛,容易餓又容易飽,大便乾燥難解。可加入芍藥、當歸、人參、升麻、甘草、山楂、麥芽、桃仁等藥材,作為老年人日常服用的藥方。
6. 病源
有外因 有內郁 氣虛 血虛
白話文:
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郁结,气虚,血虚。
夫腫滿之病乃由脾胃虛弱,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失節,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胃雖受谷不能運化,清濁相干,隧道壅塞,鬱而生熱,熱久成濕,濕熱相生,遂成腫滿。外雖堅滿,中空似鼓,經云:鼓脹是也。治宜補脾,又須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慮,滋腎水以制火,使肺氣得清化之令,卻鹽味以防助病邪,斷妄想以保母氣,如此方安。
白話文:
腫脹的疾病是由於脾胃虛弱、內心受到情志損傷、外界六種致病邪氣侵襲、飲食不節制、過度房事導致虛弱。脾臟的陰氣受損,輸佈功能失常,胃部雖然接收了食物,但無法運化,清濁之氣混雜,導致經絡壅塞。鬱積會產生熱氣,熱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濕氣,濕熱相互滋生,最終導致腫脹。外表雖然腫脹堅固,但內部空虛像鼓一樣。經典中所說的鼓脹就是這種情況。治療應當補益脾臟,同時滋養肺金來制約肝木,讓脾臟不受邪氣侵犯。滋養腎水來制約心火,讓肺氣得到清化的作用。減少鹹味食物,避免助長病邪。去除妄念,保護脾胃之氣。這樣才能安康。
世人多以利藥取一時之快,其脹復作,使真氣傷而去死不遠,悲夫!如病淺,脾氣尚壯,若與疏通似乎得理,然亦不可與利藥也。臨病之際宜諦視焉。
白話文:
很多人用瀉藥來快速緩解症狀,但病情很快又復發,導致元氣受損,離死亡不遠,令人悲哀!如果病情較輕,脾氣(胃腸功能)依然強健,雖然服用疏通藥物似乎有道理,但也應該避免使用瀉藥。在治療疾病時,應該仔細觀察病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