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1. 脾胃門
2. 病源
夫脾胃者屬土也,萬物皆土之所載,位乎中州,司化水穀,營養百骸。經曰:「谷入於胃,脈道乃行;飲入於經,其血乃成。」又曰:「安穀則昌,絕谷乃亡。」蓋脾不可不養,胃不可不溫。溫養之法,適其寒溫,節其飲食,自然平和,病不生矣。其或攝養不謹,將理失宜,飲食傷其胃,勞倦損其脾,由此病出百端,脾胃虛矣。
脾胃既虛而五臟六腑何所養耶?治法當審其虛實,尋其緣由。若傷於飲者,乃無形之物,或微汗以散之,或滲泄以利之;傷於食者,消導以磨之;果固停滯久而作悶,則吐下以奪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不可概用香燥之藥,動其火邪,反為大害。若夫勞倦傷脾,元氣下陷,中氣不足之症,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當從東垣內傷法,必用升補氣血之藥,溫之養之,使生化之氣益增,脾胃壯而病自瘥矣。
白話文:
脾胃在中醫五行中屬土,萬物都依賴土來承載,脾胃位於身體的中央,負責消化食物、運化水穀,並將營養輸送到全身各處。經典醫書說:「食物進入胃,脈搏才能運行;飲水進入經脈,才能化為血液。」又說:「脾胃功能正常,身體就強盛;脾胃功能衰退,身體就會衰亡。」可見脾臟不可不養護,胃部不可不溫暖。養護脾胃的方法,就是要讓身體的寒熱保持適中,飲食要有節制,自然就能平和健康,不會生病。如果不懂得養生,調理失當,飲食傷害了胃,過度勞累損害了脾,各種疾病就會因此產生,導致脾胃虛弱。
脾胃既然虛弱,那五臟六腑又從哪裡得到滋養呢?治療方法應當仔細辨別虛證、實證,找出病因。如果是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的,這是無形之物,可以稍微發汗來疏散,或用利尿的方式來排出;如果因為食物積滯造成的,可以用消食導滯的方法來磨化;如果食物停滯過久而感到胸悶,可以用催吐或瀉下的方法來排除;如果是寒證就要用溫熱藥,熱證就要用清涼藥,不可以隨意使用溫燥的藥物,導致火氣上升,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至於因為過度勞累而傷了脾,導致元氣下陷,出現中氣不足的症狀,這就是因為自身耗損了氣的緣故。
這種情況應當採用李東垣的內傷療法,必須使用能夠升提、補養氣血的藥物,溫養脾胃,使脾胃的生化功能增強,脾胃強壯了,病自然就會痊癒。
3. 治法
一飲食失節,寒溫失宜,損傷脾胃,身體沉重,肢節煩火疼,四肢懶倦,口無滋味,飧泄見血或見白膿,宜用調中益氣湯。
一脾胃虛寒,嘔逆噁心,胸膈飽悶,腸鳴腹痛,泄瀉,宜用 養胃湯。
一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脹悶,噁心噯氣,宜用 平胃散。
一脾胃虛寒,飲食不化,嘔吐腹痛,宜用 理中湯。
一脾胃虛弱,飲食減少,四肢無力,精神少短,宜用 四君子湯。
一飲傷於胃,頭痛惡心,宜以微汗用 香砂燥胃湯。
一飲傷小便澀少,宜用 五苓散。
一食傷脾胃,胸悶不食,噁心,宜用 寬中進食丸 消食丸 保和丸 麴櫱枳朮丸。
一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吐瀉,宜用 參苓白朮散。
一脾氣虛寒,泄瀉腹痛,氣逆,宜用 補脾湯 治中湯。
一調理脾胃,寬利胸膈,消散痞氣,宜用 枳朮丸加減。
白話文:
治療方法
第一種情況,如果因為飲食不規律、忽冷忽熱,導致脾胃受損,會感到身體沉重、關節發熱疼痛、四肢疲倦無力、口中無味,而且大便中帶血或白色膿液,應該使用調中益氣湯來調理。
第二種情況,如果是脾胃虛寒,出現嘔吐、噁心、胸悶腹脹、腸鳴腹痛、腹瀉等症狀,應該使用養胃湯。
第三種情況,如果是脾胃功能失調,導致食慾不振、心腹脹悶、噁心、打嗝等症狀,應該使用平胃散。
第四種情況,如果是脾胃虛寒,導致食物難以消化,出現嘔吐、腹痛等症狀,應該使用理中湯。
第五種情況,如果是脾胃虛弱,導致食量減少、四肢無力、精神不濟等症狀,應該使用四君子湯。
第六種情況,如果是因為飲水過多傷到胃,導致頭痛、噁心等症狀,應該透過微微出汗的方式,並使用香砂燥胃湯來治療。
第七種情況,如果是因為飲水過多導致小便不順暢、量少,應該使用五苓散。
第八種情況,如果是因為飲食過量傷到脾胃,導致胸悶、不想吃東西、噁心等症狀,應該使用寬中進食丸、消食丸、保和丸、麴櫱枳朮丸來幫助消化。
第九種情況,如果是脾胃虛弱,導致食慾不振、又吐又瀉,應該使用參苓白朮散。
第十種情況,如果是脾氣虛寒,導致腹瀉腹痛、氣逆等症狀,應該使用補脾湯或治中湯。
第十一種情況,如果是要調理脾胃、使胸部暢通、消除腹中悶脹,應該使用枳朮丸加減藥方來治療。
4. 治方
5. 調中益氣湯
治損傷脾胃,體重,口淡,飧泄,見膿血
升麻、黃耆、甘草、蒼朮、木香、人參、柴胡、陳皮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這個方劑「調中益氣湯」是用來治療因為損傷脾胃,導致身體虛弱、體重減輕、口中無味、大便洩瀉,甚至出現膿血的情況。
藥方組成為:升麻、黃耆、甘草、蒼朮、木香、人參、柴胡、陳皮。
做法是: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前服用。
6. 養胃湯
治脾胃虛寒嘔逆、噁心、飽悶、腹痛、泄瀉
藿香 厚朴 半夏 茯苓 草果 附子 甘草 陳皮 人參 白朮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這個養胃湯,是用來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噁心、肚子脹滿、腹痛、拉肚子等症狀。
藥材包含:藿香、厚朴、半夏、茯苓、草果、附子、甘草、陳皮、人參、白朮。
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顆,一起煎煮至剩八分滿,不拘時間服用。
7. 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
厚朴、蒼朮、陳皮、甘草、人參、茯苓
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白話文:
治療脾胃不協調,導致不想吃東西的狀況。
藥材包含:厚朴、蒼朮、陳皮、甘草、人參、茯苓。
將以上藥材,加上三片生薑和一顆紅棗,一起用水煎煮後服用。
8. 理中湯
方見中寒門 治脾胃虛寒,飲食不化
白話文:
這個藥方在「中寒門」有記載,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寒冷,導致食物消化不良的狀況。
9. 四君子湯
方見中風門 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
白話文:
這個方子(四君子湯)在「中風」那一篇有提到過,主要是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導致食慾不振、吃得很少的情況。
10. 香砂燥胃湯
治飲傷於胃頭痛惡心
砂仁、藿香、陳皮、半夏、茯苓、甘草、蒼朮、乾葛、升麻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香砂燥胃湯,用來治療因為飲食損傷到胃部引起的頭痛、噁心。
藥材包含:砂仁、藿香、陳皮、半夏、茯苓、甘草、蒼朮、葛根、升麻。
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剩八分,不論什麼時間都可以服用。
11. 五苓散
方見內傷門 治飲傷小便澀少
白話文:
此方出自內傷門,主要治療因飲水過多導致小便量少且排尿不順暢的病症。
12. 寬中進食丸
方見內傷門 治食傷脾胃
白話文:
這個藥方出自內傷門的醫理,用來治療飲食損傷脾胃的病症。
13. 消食丸
治同上:陳皮、蒼朮、厚朴、甘草、麥芽、山楂、神麯、枳實、香附、砂仁、枳殼
白話文:
這個藥方和之前的類似,用來幫助消化:包含陳皮、蒼朮、厚朴、甘草、麥芽、山楂、神麯、枳實、香附、砂仁、枳殼這些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