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卷之三 (4)
卷之三 (4)
1. 白虎湯
方見傷寒門 治癉瘧熱不寒渴加柴胡
白話文:
如果出现伤寒的症状,在治疗疟疾发热而不恶寒并且有口渴的情况下,加入柴胡。
2. 黃芩葛根湯
治癉瘧不渴
黃芩、柴胡、麥門冬、甘草、乾葛、茯苓、白朮、天花粉、知母、黃柏
水二鍾,姜三片,煎服。
白話文:
- 黃芩:一種苦寒的中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的作用。
- 柴胡:一種解熱、疏肝、升陽的中藥。
- 麥門冬:一種滋陰、潤肺、清心的中藥。
- 甘草:一種補益脾胃、緩和藥性的中藥。
- 乾葛:一種滋陰、清熱、生津的中藥。
- 茯苓:一種利水、健脾、安神的中藥。
- 白朮:一種健脾、燥濕、補氣的中藥。
- 天花粉:一種清熱、潤肺、生津的中藥。
- 知母:一種滋陰、清熱、降火的中藥。
- 黃柏:一種清熱、燥濕、固澀的中藥。
3. 小柴胡湯
方見傷寒門 治少陽經病寒熱交作一、治溫瘧感時氣先熱後寒加減用
白話文:
方見於傷寒門,用於治療少陽經病寒熱交作。治療溫瘧感受時氣,先熱後寒,需加減使用。
從踝骨上八寸處,交出太陰經後方,向上沿膕內側。
從中封穴開始向上過踝骨,經過三陰交,經過蠡溝、中都穴,再向上一寸,交出太陰經之後,向上沿膕內側,到達膝關、曲泉穴。
沿着大腿進入陰部,環繞生殖器,抵達小腹,挾着胃屬肝絡膽。
這路支脈,從目系下行到頰裏,環於脣內。
在此之前連接目繫上出額頭,這路支脈從目系下行在任脈之外,本經的裏面,下至頰裏,交環繞於脣口之內。
這路支脈,再從肝臟別出貫穿膈肌,向上注入肺。
4. 柴苓湯
即小柴胡湯合五苓散 治寒熱交作,一治瘧發熱作
白話文:
使用小柴胡湯配合五苓散,用來治療寒熱交替出現的症狀,以及治療瘧疾引起的發熱。
5. 桂枝黃芩湯
治三陽合病寒熱盛
人參、甘草、黃芩、柴胡、半夏、石膏、知母、桂枝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 人參:補氣健脾,安神益智
- 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除煩
- 柴胡:疏肝解鬱,升提陽氣
- 半夏:化痰止咳,降逆平喘
- 石膏:清熱涼血,退燒止渴
-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 桂枝:溫經散寒,調和營衛
6. 老瘧飲
治瘧日久不愈
蒼朮、草果、桔梗、青皮、陳皮、良薑、白芷、茯苓、半夏、枳殼、甘草、桂心、乾薑、紫蘇、川芎
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
白話文:
蒼朮(一種藥用真菌) 草果(一種植物果實) 桔梗(一種植物根) 青皮(柑橘的果皮) 陳皮(曬乾的柑橘皮) 良薑(一種薑科植物) 白芷(一種植物根) 茯苓(一種真菌) 半夏(一種植物塊莖) 枳殼(一種植物果皮) 甘草(一種植物根) 桂心(桂樹的樹皮) 乾薑(曬乾的生薑) 紫蘇(一種植物葉) 川芎(一種中草藥)
7. 四獸飲
治同上
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草果、烏梅、甘草
水二鍾,姜三片,紅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人參:滋補強身,增強元氣 白朮:健脾益氣,祛濕止瀉 茯苓:健脾利水,安神益智 陳皮:理氣健脾,化痰止咳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草果:芳香化濕,溫胃止嘔 烏梅:收斂止瀉,生津止渴 甘草:和中緩急,益氣補脾
8. 四聖散
治同上
常山、檳榔、知母、貝母
水一鍾,酒一鍾,煎一鍾,露一宿,清晨空心溫服。
白話文:
常山:
- 具有宣肺化痰、利尿通淋的功效
- 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 屬涼性藥材
檳榔:
- 具有驅蟲殺蟲、行氣導滯的功效
- 常用於治療蛔蟲病、食積不化、腹脹腹痛等病症
- 屬溫性藥材
知母:
- 具有滋陰清熱、瀉火生津的功效
- 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口乾舌燥、陰虛火旺等病症
- 屬寒性藥材
貝母:
- 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
- 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色黃、咯痰不爽等病症
- 屬寒性藥材
9. 補中益氣湯
方見內傷門 治瘧久元氣虛弱,先服祛瘧飲後用此。
白話文:
在治療因長期瘧疾導致的元氣虛弱時,應先服用祛瘧飲,之後再使用這個方法。
10. 柴胡栝蔞湯
治瘧熱多煩渴
柴胡、黃芩、天花粉、人參、甘草
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白話文:
**柴胡:**驅散肝膽鬱熱、疏肝解鬱
黃芩: 清熱瀉火、抗炎
天花粉: 清熱涼血、生津止渴
人參: 補氣健脾、增強體力
甘草: 調和藥性、緩解苦寒
11. 柴胡石膏湯
治瘧煩熱頭疼
柴胡、石膏、知母、黃芩、甘草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柴胡:**具有疏肝理氣、升陽解鬱的作用。 石膏: 具有清熱降火、除煩利咽的作用。 知母: 具有滋陰降火、清熱生津的作用。 黃芩: 具有清熱燥濕、瀉火除煩的作用。 甘草: 具有補氣和中、調和藥性的作用。
12. 常山飲
截藥治元氣盛發五七次不止者
白話文:
使用藥物治療因元氣過旺而連續五到七次都無法止住的情況。
常山、知母、草果、甘草、良薑、烏梅
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白話文:
- **常山:**一種中藥,作用為清熱解毒、化痰止咳
- **知母:**一種中藥,作用為滋陰降火、清熱潤肺
- **草果:**一種中藥,作用為祛風散寒、化濕止嘔
- **甘草:**一種中藥,作用為補中益氣、清熱解毒
- **良薑:**一種中藥,作用為溫中散寒、止嘔化痰
- **烏梅:**一種中藥,作用為生津止渴、斂肺止咳
13. 七寶飲
治同上
常山、厚朴、青皮、陳皮、甘草、檳榔、草果
水一鍾、酒一鍾,煎一鍾,露一宿,隔日清晨溫飲。
白話文:
- 常山:一種具有止痛和消炎作用的中藥材
- 厚朴:一種具有溫中散寒和利尿作用的中藥材
- 青皮:一種具有疏肝解鬱和健脾利濕作用的中藥材
- 陳皮:一種具有理氣健脾和化痰作用的中藥材
- 甘草:一種具有補脾益氣和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藥材
- 檳榔:一種具有驅蟲和殺菌作用的中藥材
- 草果:一種具有理氣化濕和溫中止痛作用的中藥材
14. 鱉甲飲
治久瘧有塊,名曰瘧母
草果、鱉甲、黃耆、白朮、芍藥、厚朴、檳榔、陳皮、川芎、甘草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草果:**一種香料,具有暖胃止嘔的功效。
鱉甲: 鱉的殼,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
黃耆: 一種中藥材,具有補氣升陽的功效。
白朮: 一種中藥材,具有健脾除濕的功效。
芍藥: 一種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緩解疼痛的功效。
厚朴: 一種中藥材,具有行氣化痰、燥濕消積的功效。
檳榔: 一種棕櫚科植物的果實,具有驅蟲化積、止瀉的功效。
陳皮: 柑橘類果實的果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川芎: 一種中藥材,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
甘草: 一種中藥材,具有補氣益中、緩急止痛的功效。
15. 鬼哭丹
治痰瘧
常山(用醋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 檳榔(各四兩) 半夏 貝母(各一兩)
上為細末,用雞子清熬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臨睡冷酒一口吞下。
白話文:
常山(春5夏3秋7冬10,用醋浸泡) 檳榔(各4兩) 半夏 貝母(各1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