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卷之三 (3)
卷之三 (3)
1. 病源
有風 有暑 有食 有痰 有虛 有邪 有瘧母
白話文:
有風:有風邪 有暑:有暑邪 有食:有食積 有痰:有痰濕 有虛:有虛弱 有邪:有邪氣 有瘧母:有疟疾病因
瘧病何為而致也?經曰:夏暑已甚,腠理空虛,風暑之邪乘虛而入,秋陽復收,兩熱相攻,此瘧之所由生也。也有因脾胃氣弱,內傷生冷油麵之物,鬱而不散,則土虧;土虧不能行濕,濕熱久留則生痰也。當分內外,各從所因以施方治。從外而入及新發者,宜發散而解之;因內傷及久發者,宜消導理脾為主。
白話文:
瘧疾是如何引起的?古醫書上說:夏季酷熱時,人體的腠理空虛,風熱之邪乘機入侵。秋季陽氣收藏,體內的兩股熱氣互相攻擊,這就是瘧疾產生的原因。
還有一種情況是,脾胃虛弱,吃了寒涼油膩的食物,無法消化,導致鬱積不散,進而損傷脾土。脾土虛弱無法運化濕氣,濕熱久留於體內就生成了痰液。
治療瘧疾時,要辨別是外邪入侵還是內傷所致,然後根據不同的病因施以不同的治療方法。
如果是外邪入侵或新發的瘧疾,宜採用發散解邪的方法治療;如果是內傷或久發的瘧疾,則宜以消導理脾為主。
大抵此疾多因暑月腠理不密,邪留經絡,與營衛偕行,並於陽則熱,並於陰則寒,邪正相交則病作,邪正相離則病安。淺則日作,深則間日而作。然類各不同,也有風瘧、癉瘧、老瘧、虛瘧、食瘧、邪瘧。臨病當稽其類,求其本,審其感,以權其方,斯可矣。
白話文:
總的來說,這種疾病大多是因夏天時毛孔沒有緊閉,邪氣留在經絡之中,和營衛之氣一起運行。如果和陽氣結合,就會發熱;和陰氣結合,就會發冷。邪氣和正氣交會時,就會發病;邪氣和正氣分離時,就沒病了。病情較輕的,每天都會發作;病情較重的,隔天發作一次。不過,不同的類型症狀各有不同,比如風瘧、癉瘧、老瘧、虛瘧、食瘧、邪瘧。看病時要了解這些類型的特徵,探究其形成原因,判斷其致病因素,再根據這些來制定治療方案,這樣才能治好病症。
2. 形證
東垣云:太陽經病發寒瘧,陽明經病發為熱瘧,少陽經病發為風瘧,三陰經病總為溫瘧。此言雖是,但三陰經分說未明。凡作於子午卯酉日者少陰瘧也,寅申巳亥日者厥陰瘧也,辰戌丑未日者少陰瘧也。發於陽分者易治,發於陰分者難治。
一日一發者受病一月;間日一發者受病半年;三日一發者受病一年;二日連發住一日者氣血俱病。
白話文:
東垣說:太陽經發病會引發寒性瘧疾,陽明經發病會引發熱性瘧疾,少陽經發病會引發風性瘧疾,三陰經發病總會引發溫性瘧疾。雖然這個說法是對的,但三陰經具體的分論還沒有說明。發作於子、午、卯、酉日的是少陰瘧疾,發作於寅、申、巳、亥日的是厥陰瘧疾,發作於辰、戌、醜、未日的是太陰瘧疾。陽分發作的比較容易治療,陰分發作的比較難治。
3. 脈法
脈訣云:瘧脈多弦,弦遲多寒,弦數多熱。
白話文:
根據脈訣所說,瘧疾的脈象多呈弦狀,如果脈象弦而緩慢,表示體內多寒;如果脈象弦而急促,表示體內多熱。
心法曰:瘧脈多弦,熱則弦而數,寒則弦而遲。亦有病久而脈虛微無力,似乎不弦,但虛數之中略有弦而不搏手耳。
白話文:
《心法》說:瘧疾的脈象大多是弦細的。如果發熱,脈象會更弦細且快速;如果發冷,脈象會更弦細且緩慢。也有久病導致脈象虛弱無力的情況,看起來不像是弦脈,但虛數之中仍然稍有弦象,卻不觸碰手指。
4. 治法
一瘧病子時至午發者邪在氣分(屬陽) 午至亥時發者邪在血分(屬陰)
一邪在陰分夜間發者宜用 夜瘧散
白話文:
一種瘧疾在子時到中午發作的是邪氣在氣分,屬於陽; 在下午到晚間發作的是邪氣在血分,屬於陰。
邪氣在血分,夜晚發作的適合使用夜瘧散。
一夏秋病瘧初因外感內傷陰陽未分寒熱交作惡心頭疼先宜發散用 藿香正氣散 二香散 人參養胃湯
一夏暑汗不出者發為風瘧宜發散以解之用 二香散
白話文:
夏天或秋天發生的瘧疾,初期是由於外感邪氣入侵後,內臟受損,導致陰陽不平衡,寒熱交錯。患者會出現噁心、頭痛的症狀。治療時,應先使用發散藥物,如「藿香正氣散」、「二香散」。如果患者有脾胃虛弱,則可配合使用「人參養胃湯」。
一太陽經病瘧寒多不熱者名寒瘧宜用 桂枝芍藥湯 養胃湯加桂枝
白話文:
當太陽經出現濕熱導致的瘧疾時,患者經常會感到寒意,但很少發熱。此時應使用桂枝芍藥湯,並在養胃湯中加入桂枝來治療。
一陽明經病單熱不寒者名癉瘧作渴宜用 白虎湯加 柴胡 不渴用 黃芩葛根湯
白話文:
如果陽明經出現單獨發熱而無寒證的病症,稱為「癉瘧」(一種瘧疾),病人會感到口渴,宜用「白虎湯」並加入柴胡。若不口渴,則可用「黃芩葛根湯」治療。
一少陽經病寒熱交作者宜用 小柴胡湯 柴苓湯
白話文:
針對寒熱交錯的一少陽經病症,建議使用「小柴胡湯」或「柴苓湯」。
一三陽合病寒熱甚者宜用 桂枝黃芩湯
一三陰經病寒多熱少者名溫瘧宜用 柴胡桂枝湯
一感時氣先熱後寒亦名溫瘧宜用 小柴胡湯加減用
一瘧病寒熱交作通宜 清脾湯加減用
白話文:
如果陽氣盛的病症,寒熱交加,以桂枝黃芩湯治療。
如果陰氣盛的病症,以寒多熱少為特徵,稱為溫瘧,以柴胡桂枝湯治療。
如果感染時氣,先發熱後發冷,也稱為溫瘧,可以加減小柴胡湯治療。
如果瘧疾發作,寒熱交替,則可以加減清脾湯治療。
一瘧病日久不愈者名為老瘧宜用 老瘧飲 四獸飲 四聖散 阿魏丸
白話文:
長期不癒的瘧疾稱為「老瘧」,適合使用以下方劑:
- 老瘧飲
- 四獸飲
- 四聖散
- 阿魏丸
一瘧發作日久不止元氣虛弱脾胃虧損食少自汗先服祛瘧飲後用補中益氣湯
一瘧病熱多煩渴者宜用 柴胡栝蔞根湯
白話文:
瘧疾反覆發作,病程較長,元氣虛弱,脾胃受損,食慾不振,自發多汗。患者先服用祛瘧藥,後服用補中益氣湯。
一元氣盛發五七次不止者宜用截法 常山飲 七寶飲 露星散
白話文:
如果體力強盛旺盛,脈搏超過「五七次」以上,適合使用「截脈」方法,可使用「常山飲」、「七寶飲」、「露星散」等藥方。
一瘧病煩熱頭疼者宜用 柴胡石膏湯
一元氣虛發不止者宜用 四聖散 截住後用補中益氣湯
一瘧病發熱作瀉者宜用 柴苓湯
一有元氣素虛為邪祟所侵寒熱如瘧狀謂之邪瘧邪退則止
一治瘧病脅下有痰塊名曰瘧母宜用 鱉甲飲
一瘧病煩熱作渴大便不通者宜用 大柴胡湯
一痰瘧為病胸滿噁心有痰寒熱者宜用 鬼哭丹
白話文:
患瘧疾,發熱、頭疼,適合用柴胡石膏湯。
元氣虛弱,發作不止,適合用四聖散,止住後用補中益氣湯。
患瘧疾,發熱並伴有腹瀉,適合用柴苓湯。
若元氣本就虛弱,被邪祟侵襲,出現寒熱交替如同瘧疾,稱為邪瘧,邪氣退去則停止。
治療瘧疾,脅肋下有痰塊,稱為瘧母,適合用鱉甲飲。
患瘧疾,發熱、口渴、大便不通,適合用大柴胡湯。
痰瘧,胸悶噁心,有痰,寒熱交替,適合用鬼哭丹。
一食瘧惡食胸悶或有積塊者宜用 阿魏丸 紅丸子
一鄉野無藥處有發瘧者用 生薑四兩連皮搗汁露過夜和童便溫服隨效
白話文:
如果每次發作瘧疾後胸口悶痛或有積塊,建議使用阿魏丸和紅丸子治療。
5. 藿香正氣散
方見胃寒門 治瘧初因外感內傷
白話文:
現在看到的是治療胃寒的方法,以及處理瘧疾最初是因為外感和內傷引起的。
6. 人參養胃湯
方見傷寒門;治同上。
7. 二香散
方見暑門,治同上;一治風瘧暑不汗。
白話文:
看到有暑熱的症狀,治療方法和上面的一樣;如果是一種風瘧伴有暑熱但不出汗的,也有相應的治療方法。
8. 桂枝芍藥湯
治寒瘧寒多不熱,方見傷寒門。
白話文:
治療寒疟病發冷多而不發熱的情況,方法請見傷寒科。
9. 清脾湯
治瘧寒熱交作;加減用
青皮、厚朴、白朮、半夏、黃芩、柴胡、草果、甘草
姜煎食遠服
白話文:
- 青皮:柑橘類水果的果皮
- 厚朴:厚朴樹的樹皮
- 白朮:中藥材,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莖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的塊莖
- 黃芩:黃芩植物的根
- 柴胡:柴胡植物的根
- 草果:荳蔻科植物的種子
- 甘草:甘草屬植物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