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

1. 除濕湯

治濕症身重痛胸不快大便溏

半夏、厚朴、蒼朮、藿香、陳皮、茯苓、白朮、甘草,水二鍾,姜七片,紅棗一枚,煎八分,前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濕氣引起的身體沉重疼痛、胸悶不舒服、大便稀溏的。

藥材包含:半夏、厚朴、蒼朮、藿香、陳皮、茯苓、白朮、甘草。用水兩碗,加生薑七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剩八分,飯前服用。

2. 腎著湯

治腎虛腰重如坐水中

乾薑、甘草、茯苓、白朮

白話文:

治療腎虛導致的腰部沉重,感覺像坐在水裡一樣的病症。

藥方組成有:乾薑、甘草、茯苓、白朮。

3. 滲濕湯

治坐臥卑濕或風雨蒸襲身重腳弱關節疼痛小便澀大便滑

白朮、乾薑、芍藥、附子、茯苓、人參、桂枝、甘草、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白話文:

治療因為久坐或處在潮濕環境,或是風雨侵襲導致身體沉重、腿腳無力、關節疼痛、小便不順暢、大便稀溏的症狀。

藥方組成:白朮、乾薑、芍藥、附子、茯苓、人參、桂枝、甘草,加上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用水煎煮後服用。

4. 生附湯

治受濕腰胯疼痛

附子、牛膝、厚朴、乾薑、白朮、茯苓、甘草、蒼朮、杜仲,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因為受到濕氣侵襲而引起的腰部和髖部疼痛。

藥材包含:附子、牛膝、厚朴、乾薑、白朮、茯苓、甘草、蒼朮、杜仲。

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後服用。

5. 清燥湯

治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行,兩足欹側

蒼朮、黃耆、五味子、白朮、陳皮、當歸、黃連、麥門冬、神麯、甘草、人參、黃柏、生地黃、豬苓、澤瀉、柴胡、升麻、白茯苓,不用引食,遠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腰部以下痿軟、癱瘓、無法行走,兩腳歪斜的症狀。

藥材包含:蒼朮、黃耆、五味子、白朮、陳皮、當歸、黃連、麥門冬、神麯、甘草、人參、黃柏、生地黃、豬苓、澤瀉、柴胡、升麻、白茯苓。服用時不用考慮飯前飯後,可以空腹遠離飯時服用。

6. 羌活勝濕湯

治項似拔腰似折頭疼脊強

羌活、獨活、藁本、防風、蔓荊子、川芎、甘草;濕重加蒼朮;不用引食遠服。

白話文:

治療脖子像被拉扯、腰部像要折斷、頭痛、背部僵硬等症狀。

藥材包含:羌活、獨活、藁本、防風、蔓荊子、川芎、甘草;如果濕氣重的,可以加蒼朮;不用考慮飯前飯後服用,遠離飯食時間服用即可。

7. 秦艽羌活湯

治患濕熱歷節作痛,痛處紅腫,身微發熱

秦艽、羌活、當歸、防風、茯苓、黃芩(酒炒)、薄桂、防己、獨活、甘草、柴胡,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治療因濕熱引起的關節疼痛,疼痛部位紅腫,身體微微發熱的病症。

藥方組成:秦艽、羌活、當歸、防風、茯苓、黃芩(用酒炒過)、薄桂、防己、獨活、甘草、柴胡。

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8. 蒼朮半夏湯

治形肥人患右胯疼痛,惡心不食,此濕痰為病。

蒼朮、半夏、南星、陳皮、牛膝、白芥子、當歸、羌活、茯苓、甘草,水二鍾,姜五片,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體型肥胖的人,右邊髖部疼痛,噁心不想吃東西的症狀,這種情況是因為體內濕氣和痰積聚造成的疾病。

使用的藥材有:蒼朮、半夏、南星、陳皮、牛膝、白芥子、當歸、羌活、茯苓、甘草,加兩碗水,五片生薑,煎煮到剩八分,在飯後服用。

9. 中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