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8)

1. 小陷胸湯

治小結胸

黃連、半夏、栝蔞實、生薑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黃連:一種苦味中藥,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半夏:一種中藥材,具有化痰止咳、消脹的功效 栝蔞實: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利尿、消腫排膿的功效 生薑:一種辛辣味中藥材,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吐的功效

2. 大陷胸湯

治大結胸

大黃、芒硝、甘遂

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大黃:味苦寒,性寒涼,歸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芒硝 :味鹹苦,性寒涼,歸肺經、胃經。具有瀉火清熱、通便潤腸、利水消腫的功效。

甘遂 :味苦辛,性寒,歸大腸經。具有瀉下攻積、逐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3. 黃連瀉心湯

黃連、半夏、甘草、黃芩、生薑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黃連:一種具有清熱、燥濕、殺菌作用的中藥,常被用於治療上火、發炎、腹瀉等症狀。

半夏:具有化痰、降逆、止嘔的主藥,常被用於治療痰多、嘔吐等症狀。

甘草:一種具有補氣、調和藥性、緩解藥性的中藥,常被用於治療乏力、氣虛、脾胃虛弱等症狀。

黃芩:具有清熱、瀉火、止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發熱、炎症、出血等症狀。

生薑:一種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感冒、腹痛、噁心等症狀。

4. 橘皮半夏茯苓湯

治陰症嘔吐,身冷不渴,自利

白話文:

治療陰虛症狀的嘔吐,身體發冷且不口渴,自行腹瀉。

橘皮、半夏、茯苓、乾薑、白朮、甘草、丁香

姜三片煎服

白話文:

橘子皮、半夏、茯苓、生薑、白扁豆、甘草、丁香

5. 茵陳湯

治陽明病發熱頭汗出,名熱越欲發黃

茵陳、梔子、大黃

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治療陽明經的病症,症見發熱、頭部出汗,這可能是熱氣外泄導致的黃疸。

使用茵陳、梔子、大黃。

用水兩盅煎煮至剩八分,不受時間限制地服用。

6. 犀角地黃湯

治陽明漱水不欲咽熱在經者

白話文:

治療陽明經的症狀,病人含水不想吞下,這是因為熱邪在經絡中。

芍藥、生地黃、牡丹皮、犀角、升麻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 **芍藥:**治療疼痛、抽搐的藥物
  • **生地黃:**滋陰補血的藥物
  • **牡丹皮:**涼血、消炎的藥物
  • **犀角:**退熱、解毒的藥物
  • **升麻:**祛邪、升提陽氣的藥物

7. 三黃瀉心湯

治陽症身熱吐血

大黃、黃連、黃芩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大黃

大黃是味苦、辛、寒的藥材。它能清熱瀉火、通腸潤便、解毒消腫。

黃連

黃連是味苦、寒的藥材。它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消炎。

黃芩

黃芩是味苦、微寒的藥材。它能清熱瀉火、解毒消炎、止咳平喘。

8. 柏皮生地黃湯

治鼻衄先服此止血然後調理

白話文:

治療鼻出血,先服用這個來止血,然後再進行調理。

生柏皮、生地黃、當歸、黃連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 生柏皮:取自柏樹的樹皮,用於清熱利尿。
  • 生地黃:取自地黃根莖,用於滋陰涼血。
  • 當歸:取自當歸根,用於補血活血。
  • 黃連:取自黃連根,用於清熱燥濕。

9. 麥門冬飲

治同上

麥門冬、甘草、人參、紫菀、升麻、貝母

水二鍾,煎六分服。

白話文:

  • **麥門冬:**滋陰潤肺,清心安神
  • **甘草:**補中益氣,調和藥性,緩解苦味
  • **人參:**補氣生津,強健脾胃
  • **紫菀:**散寒止咳,化痰平喘
  • **升麻:**昇陽舉陷,祛邪開鬱
  • **貝母:**清熱解毒,化痰止咳

10. 溫膽湯

治痰症類傷寒

枳實、橘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

姜三片煎服

白話文:

枳實:一種中藥,來源於枳樹的果實,具有理氣消積的作用。

橘皮:柑橘類果實的外皮,具有理氣醒脾、化痰止咳的作用。

半夏: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塊莖,具有化痰止嘔、燥濕健脾的作用。

茯苓:一種多年生大型真菌的菌核,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胃的作用。

甘草:一種豆科植物的根部,具有補益中氣、調和諸藥的作用。

竹茹:竹子莖內的一層白色薄膜,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11. 桂枝加大黃湯

治食積類傷寒

桂枝、大黃、芍藥、甘草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治療飲食積滯類似傷寒的症狀,使用桂枝、大黃、芍藥、甘草,不需要煎煮服用。

12. 桔梗半夏湯

治痰症胸滿發熱

枳殼、桔梗、半夏、陳皮、茯苓、黃芩、前胡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用兩碗水,加三片薑,煎到剩下八分,飯後服用。

13. 枳殼梔子湯

治傷寒後勞役復發熱

枳殼、大梔子(二十個)、豆豉(一錢)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治療傷寒後因勞累導致的復發性發熱,使用枳殼、大梔子二十個、豆豉一錢,無需煎煮直接服用。

14. 枳殼梔子大黃湯

治瘥後食傷復熱胸滿

枳殼(二錢) 梔子(十五個) 大黃(棋子大三五枚)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枳殼(12 克) 梔子(15 顆) 大黃(與棋子大小相等的 35 塊)

15. 羌活沖和湯

治表症惡寒發熱頭疼節痛便清

白話文:

治療表症怕冷發燒頭痛肌肉痠痛腹瀉

羌活、防風、川芎、白芷、蒼朮、黃芩、生地黃、甘草、細辛。

感寒無汗去生地加藿香、紫蘇。

白話文:

羌活、防風、川芎、白芷、蒼朮、黃芩、生地黃、甘草、細辛。

16. 洗心散

治陽症咽痛熱渴面赤痰盛發癍下赤黃

白話文:

治療陽性症候的咽喉疼痛、發熱口渴、面色潮紅、痰多、出疹、下利赤黃。

白朮、麻黃、當歸、荊芥、芍藥、甘草、大黃

水煎不拘時服;又治熱邪入里煩渴便結

白話文:

白朮:一種補虛止瀉的中藥 麻黃:一種發汗解表的中藥,常用於治療感冒 當歸:一種補血活血的中藥,常用於治療血虛證 荊芥:一種驅風解表的'中藥,常用於治療感冒 芍藥:一種活血止痛的中藥,常用於治療疼痛 甘草:一種補氣和中的中藥,常用於調和藥性 大黃:一種瀉熱通便的中藥,常用於治療熱證和便祕

17. 甘草湯

治少陰病二三日咽痛

甘草、桔梗、杏仁(去皮尖)、貝母、栝蔞仁

白話文:

甘草、桔梗、去皮去尖的杏仁、貝母、栝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