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卷之二 (7)
卷之二 (7)
1. 陽毒升麻湯
治傷寒發狂咽痛
升麻、犀角、射干、黃芩、人參、甘草
不用引
白話文:
升麻:升發陽氣,疏散風熱 犀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射干:清熱利尿,消炎解毒 黃芩:清熱燥濕,止血瀉火 人參:補氣健脾,益氣養血 甘草:補氣和中,緩解藥性
2. 桂枝厚朴杏子湯
治太陽頭痛發熱喘汗
甘草、桂枝、芍藥、生薑、大棗、杏仁、厚朴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 甘草:具有補益中氣、緩解疼痛、調和諸藥的作用。
- 桂枝:具有溫通經脈、驅寒發汗的作用。
- 芍藥:具有緩解疼痛、平抑肝氣的作用。
- 生薑:具有溫中散寒、止嘔解表的功效。
- 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
- 杏仁:具有平喘止咳、潤肺化痰的功效。
- 厚朴:具有溫中燥濕、除滿通氣的作用。
3. 五味子湯
治陰症發厥,脈沉而喘
五味子、人參、麥門冬、杏仁、陳皮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五味子:**酸、甜、甘、苦、鹹五味俱全,滋腎生津,固澀止瀉。
人參: 補氣強身,益智安神,促進血液循環。
麥門冬: 清熱潤肺,滋陰生津,適合肺燥咳嗽。
杏仁: 止咳化痰,潤腸通便,緩解咳嗽和便祕。
陳皮: 理氣健脾,化痰止咳,改善消化不良和咳嗽。
4. 竹葉石膏湯
治汗下後表裡俱虛津液枯結心煩發熱亦治陽明汗多而渴
白話文:
治療出汗或下利後身體內外都虛弱,津液乾涸凝結,心中煩躁並發熱,也治療陽明經出汗多且口渴的情況。
麥門冬、人參、甘草、石膏、半夏
姜三片、棗一枚、竹葉十片,煎八分,隨時服。
白話文:
麥門冬:滋陰潤燥,清熱生津 人參:補氣強身,益氣固脫 甘草:補氣和中,調和諸藥 石膏:清熱涼潤,解熱退燒 半夏:燥濕化痰,止嘔降逆
5. 桃仁承氣湯
治瘀血內結,譫語煩躁,便硬: 桃仁、桂枝、芒硝、甘草、大黃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治療瘀血內阻,神志不清、心煩意亂,大便乾結:
桃仁、桂枝、芒硝、甘草、大黃
6. 葛根半夏湯
治太陽與陽明合病下利而嘔
白話文:
治療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出現腹瀉並且噁心嘔吐的情況。
葛根、半夏、麻黃、甘草、桂枝、芍藥、姜五片煎服。
白話文:
將葛根、半夏、麻黃、甘草、桂枝、芍藥和五片生薑煎煮後服用。
7. 桃花湯
治少陰病下利膿血,協寒腹痛,脈沉微
白話文:
治療少陰病導致的下痢伴有膿血,以及因為寒邪引起的腹痛,脈象沉細。
赤石脂、糯米、乾薑
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赤石脂:一種紅色的礦物,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 糯米:一種富含澱粉的穀物,具有補脾益氣的作用。 乾薑:乾燥的生薑,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作用。
8. 茵陳五苓散
治陽明病熱結小便不利,渴而發黃
白話文:
治療陽明病熱結,小便不順,口渴並且出現黃疸。
白朮、官桂、茵陳、豬苓、澤瀉、茯苓,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白話文:
使用白朮、桂皮、茵陳、豬苓、澤瀉、茯苓等中藥材,再加入三片薑和一顆紅棗,煎煮後服用。
9. 梔子柏皮湯
治同上。梔子、黃柏、甘草。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治療方法同前。用梔子、黃柏、甘草。不需引子,煎服即可。
10. 紫雪化癍湯
治發癍
升麻、黃金、寒水石、石膏、犀角、羚羊角、玄參、沉香、木香、丁香、甘草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升麻、黃金、寒水石、石膏、犀牛角、羚羊角、玄參、沉香、木香、丁香、甘草
11. 黃連化癍湯
治發癍有驗
黃連、玄參、橘皮、黃芩、甘草、知母
不用引
白話文:
黃連:一種龍膽科的苦味草藥,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玄參:一種玄參科的草藥,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功效。 橘皮:柑橘類植物的果皮,有理氣健脾、疏肝理氣的功效。 黃芩:一種脣形科的草藥,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甘草:一種豆科的草藥,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作用。 知母:一種百合科的草藥,有清熱滋陰、斂陰降火的功效。
12. 黑膏方
治溫毒發癍
生地黃、好豉。
白話文:
治療溫熱毒素引起的皮疹,使用生地黃和優質的豆豉。
13. 黃連橘皮湯
治發癍作嘔
黃連、橘皮、葛根、枳殼、甘草、黃芩、玄參、知母、桔梗
不用引煎服
白話文:
黃連:一種苦味中草藥,具有清熱燥濕、降火解毒的作用。
橘皮:乾燥的橘子皮,具有健脾理氣、化痰止咳的作用。
葛根:豆科植物葛的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作用。
枳殼:枳樹的果皮,具有行氣導滯、消食健胃的作用。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的作用。
黃芩:一種苦味中草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玄參:玄參科植物玄參的根,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作用。
知母: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具有清熱降火、滋陰潤肺的作用。
桔梗: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作用。
14. 桔梗枳殼湯
治病人心下痞悶而不痛
桔梗、枳殼;有熱加黃芩;有痰加半夏、甘草;姜三片煎服。
白話文:
使用桔梗和枳殼。如果發熱,加入黃芩。如果有痰,加入半夏和甘草。煎服時加入三片薑。
15. 半夏瀉心湯
治痞悶而嘔發熱
半夏、黃芩、甘草、人參、黃連、乾薑
姜三片,大棗二枚,煎服。
白話文:
半夏、黃芩、甘草、人蔘、黃連、乾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