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凡例八款 (2)
凡例八款 (2)
1. 形證
丹溪云:有熱痰、有寒痰、有食積痰、有風痰、有酒痰、有老痰。
熱痰者,其狀煩渴,涕黏,色黃。
寒痰者,其狀心頭冷痛,如停冰雪,遇寒則嗽。
食積痰者,其狀食後則喉中有物如絮,或清晨唾痰如核而滑。
風痰者,其狀咽中有聲,吐出如丸沫。
酒痰者,其狀嘔吐酸涎、綠水、醋心、眩暈。
老痰者,其狀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形如桃膠、蜆肉。
王隱君云:痰症為患,非止一端。或夢奇怪、鬼魅之物,或足腕痠軟,肢節煩痛,手麻背疼,口眼蠕動,狀若悶挫;或脊中每有一掌,如冰凍之寒痛者;或身習習如蟲行者;或項有結核,喉閉怔忡,如人將捕之;或癲狂失志,皆痰之所致也。
痰飲者,有五:一曰懸飲,二曰溢飲,三曰支飲,四曰痰飲,五曰留飲。
懸飲者:謂飲水流於脅下,咳唾則痛。
溢飲者:謂飲水流於四肢,當汗不汗,身重疼痛。
支飲者:謂飯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
痰飲者:謂其人素虛,腸間瀝瀝有聲。
留飲者:謂背惡寒,或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疼痛,脅下痛引缺盆,咳嗽轉甚。丹溪云:
白話文:
朱丹溪說:痰有熱痰、寒痰、食積痰、風痰、酒痰、老痰這幾種。
熱痰的症狀是煩躁口渴,鼻涕黏稠,顏色黃。
寒痰的症狀是心口發冷疼痛,像結了冰雪一樣,遇到寒冷就會咳嗽。
食積痰的症狀是吃完飯後喉嚨裡有像棉絮一樣的東西,或早上吐的痰像果核一樣光滑。
風痰的症狀是喉嚨裡有聲音,吐出來像泡沫丸。
酒痰的症狀是嘔吐酸水、綠色液體,胃裡像醋一樣酸,感到頭暈。
老痰的症狀是喉嚨不舒服,想咳咳不出來,想吞也吞不下去,形狀像桃膠或蛤蜊肉。
王隱君說:痰的病症,不只一種。有的會做奇怪的夢,夢見鬼怪,有的腳踝痠軟,四肢關節煩躁疼痛,手麻背痛,嘴巴和眼皮會跳動,感覺像受到驚嚇一樣;有的背部中間好像有一隻手掌貼著,像冰凍一樣寒冷疼痛;有的感覺身體像有蟲子在爬;有的脖子有腫塊,喉嚨閉塞,心悸不安,好像要被人抓走一樣;有的會癲狂、精神錯亂,這些都是痰引起的。
痰飲有五種:第一種叫懸飲,第二種叫溢飲,第三種叫支飲,第四種叫痰飲,第五種叫留飲。
懸飲是指喝的水流到肋骨下方,咳嗽或吐口水時會感到疼痛。
溢飲是指喝的水流到四肢,應該發汗卻沒有發汗,身體沉重疼痛。
支飲是指吃完飯後呼吸困難,氣短無法躺下,看起來像腫了一樣。
痰飲是指體質虛弱的人,腸子裡會發出瀝瀝的聲音。
留飲是指背部怕冷,或氣短口渴,四肢關節疼痛,肋骨下方疼痛牽引到鎖骨上方,咳嗽會加重。朱丹溪說:
2. 脈法
脈訣云痰脈多弦滑,熱則多浮,寒則多沉。
陳無擇云痰飲之脈弦微沉滑。
丹溪云久得澀脈,痰飲膠固脈道阻塞也。
白話文:
脈象的口訣說,痰濕的脈象大多呈現弦脈和滑脈,有熱象時則脈象多浮起,有寒象時則脈象多沉伏。
陳無擇說,痰飲的脈象是弦脈、微脈、沉脈和滑脈。
朱丹溪說,如果脈象長期出現澀脈,代表痰飲已經膠著固結,阻塞了脈道。
3. 治法
一二陳湯 總治一身之痰,隨症加減用。
一、熱痰宜用 黃芩利膈丸 滾痰丸
二、寒痰宜用 半夏湯 丁香半夏丸 星香散
三、食積痰宜用 曲術茯苓湯 化痰丸
四、風痰宜用 千緡湯 導痰湯
五、酒痰宜用 葛根解酲湯 逐水枳實湯
六、老痰宜用 化痰湯 活痰湯
七、痰飲有五宜用 海藏五飲湯
白話文:
使用二陳湯這個基礎方劑,可以治療全身的痰,再依照不同的症狀來調整藥物。
一、如果是熱痰,應該使用黃芩利膈丸或滾痰丸。
二、如果是寒痰,應該使用半夏湯、丁香半夏丸或星香散。
三、如果是因為食物積滯引起的痰,應該使用曲術茯苓湯或化痰丸。
四、如果是風痰,應該使用千緡湯或導痰湯。
五、如果是因為飲酒引起的痰,應該使用葛根解酲湯或逐水枳實湯。
六、如果是久積的頑痰,應該使用化痰湯或活痰湯。
七、如果是屬於痰飲的五種情況,應該使用海藏五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