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一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7)

1. 小續命湯

治因風作痛加減用

麻黃(去節) 人參 黃芩 芍藥 防己 川芎 杏仁 甘草 肉桂 附子 防風 姜三片煎服

白話文:

麻黃(去除枝節) 人參 黃芩 芍藥 防己 川芎 杏仁 甘草 肉桂 附子 防風 薑三片一起煎服

2. 當歸拈痛湯

治因濕作痛

當歸、知母、茯苓、澤瀉、豬苓、白朮、苦參、人參、葛根、升麻、茵陳、黃芩、羌活、甘草、防風、蒼朮

白話文: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知母: 清熱降火,滋陰潤燥。 茯苓: 健脾利水,寧心安神。 澤瀉: 利水消腫,清熱除濕。 豬苓: 利水消腫,清熱通淋。 白朮: 健脾止瀉,燥濕健胃。 苦參: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人參: 補氣固元,強壯身體。 葛根: 清熱解毒,升陽止瀉。 升麻: 升陽舉陷,解毒消腫。 茵陳: 清熱利濕,退黃疸。 黃芩: 清熱瀉火,燥濕止血。 羌活: 祛風散寒,止痛消腫。 甘草: 補脾益氣,調和諸藥。 防風: 祛風解表,止痛散寒。 蒼朮: 燥濕健脾,祛風散寒。

3. 二陳湯

治因痰作痛加減用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

白話文:

陳皮:乾燥的橘子皮,具有理氣化痰、健脾胃的功效。

半夏 :一種中藥材,具有化痰止咳、散結消痞的功效。

茯苓 :一種真菌類中藥材,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甘草 :一種中草藥,具有補益脾胃、調和諸藥的功效。

4. 羌活勝濕湯

治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

白話文:

治療脊椎疼痛、脖子僵硬、腰部像折了一樣、脖子像被拉扯的感覺。

羌活、獨活、藁本、防風、蔓荊子、川芎、甘草;濕重加蒼朮。

白話文:

羌活、獨活、藁本、防風、蔓荊子、川芎、甘草;若濕氣嚴重,再加入蒼朮。

5. 四物湯

方見中風門;治血虛作痛加減用

白話文:

如果见到中风的症状;治疗因血虚引起的疼痛时可以根据情况加减用药。

6. 當歸活血湯

方見濕門 治同上

7. 蒼朮復煎湯

治濕作痛

蒼朮(二兩) 羌活 升麻 澤瀉 柴胡 藁本 白朮 黃柏 紅花 先將蒼朮用水煎熟去渣方入各藥再煎一二沸服

白話文:

蒼朮(120 公克) 羌活 升麻 澤瀉 柴胡 藁本 白朮 黃柏 紅花 先將蒼朮用水煎煮熟透,濾渣後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一到兩次,即可服用。

8. 防風通聖散

治脊肩痛不能回顧

羌活、獨活、藁本、防風、甘草、川芎、蔓荊子,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羌活、獨活、藁本、防風、甘草、川芎、蔓荊子,用水兩碗煎藥,煎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9. 龍虎丹

治走注疼或麻木不遂或半身痛

白話文:

治療行走時的疼痛或是麻木無力,或是半身不適。

草烏、蒼朮、白芷、乳香、沒藥(各三錢另研)

當歸、牛膝,上為末,酒糊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化下。

白話文:

草烏、蒼朮、白芷、乳香、沒藥(各 9 克,研成粉末)

10. 趁痛丸

治走注歷節諸風

草烏(去皮二兩) 熟地黃(或生者) 南星 半夏曲 殭蠶 烏藥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白話文:

草烏(去除外皮,取二兩) 熟地黃(可用新鮮或曬乾的) 南星 半夏曲 殭蠶 烏藥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來糊成丸子,丸子的大小如桐子果。每次服用5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11. 秦艽羌活湯

治痛風肢節疼痛作腫發熱

白話文:

治療痛風引起的肢體關節疼痛、腫脹和發熱。

秦艽、羌活、陳皮、威靈仙、黃芩(酒炒)、當歸、茯苓、半夏、防風、防己、牛膝、木瓜、薄桂,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秦艽、羌活、陳皮、威靈仙、黃芩(炒過酒)、當歸、茯苓、半夏、防風、防己、牛膝、木瓜、薄桂,加兩碗水,三片薑,煎到剩八分,不限時間服用。

12. 病源

有風、有寒、有濕、有痰、有死血

痹凡有五:皮痹、脈痹、骨痹、筋痹、肌痹

白話文:

有風、有寒、有濕、有痰、有瘀血。

風濕病共有五種:皮膚風濕、脈絡風濕、骨骼風濕、筋腱風濕、肌肉風濕。

痹之為病,蓋由體虛之人,腠理空疏,為風寒濕三氣浸入皮膚、筋脈、骨肉之間,不能驅散,留滯於內而為痛也。寒多則掣痛,風多則引注,濕多則重著,是也。

白話文:

痹病主要是由於體質虛弱的人,身體的腠理比較疏鬆,導致風寒濕這三類邪氣侵入皮膚、筋脈、骨肉之間,而無法排出體外,滯留在體內產生疼痛的感覺。寒氣過多會出現刺痛,風氣過多會出現遊走性疼痛,濕氣過多則會有沉重感。

13. 脈法

浮澀而緊痹之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