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凡例八款 (3)

回本書目錄

凡例八款 (3)

1. 形證

戴雲中寒為身受肅殺之氣,或口傷生冷之物,因胃大虛,膚腠空疏,猝中而即病也。其症手足逆冷,身倦息微,心腹疼痛,六脈沉細,或雖熱亦不渴,倦於言動者是也。宜急溫之,遲則不救矣。此與傷寒熱病若似而實不同,如水火然,不可得而同治,誤則殺人。

寒之傷人有感有中,感者微而中者甚。中者中也。寒入五臟,令人臍腹絞痛,四肢逆冷,六脈沉遲,身如被杖,吐利冷汗,此中寒之陰症也。甲青舌卷卵縮者難治。有如頭疼腹痛,洒洒惡寒,翕翕發熱,吐逆冷汗,此感寒症也。

白話文:

身體受寒,可能是遭受寒冷之氣,或是吃了生冷的食物,導致胃部功能嚴重衰弱,皮膚和肌肉的間隙變得鬆弛,突然受寒就會立即發病。症狀包括手腳冰冷、身體疲倦、呼吸微弱、心窩和腹部疼痛、六脈沉細,或者即使發熱也不覺得口渴,懶得說話和活動。這種情況應該緊急用溫熱的方法治療,延遲救治可能會有生命危險。這與傷寒發熱的病症看似相似,實際上卻完全不同,就像水和火一樣,不能用相同的方法治療,錯誤的治療會導致死亡。

寒邪傷人有「感寒」和「中寒」之分,感寒較輕微,中寒較嚴重。「中」就是直中的意思。寒邪侵入五臟,會使人肚臍和腹部絞痛、四肢冰冷、六脈沉遲、身體像被棍棒打過一樣疼痛、嘔吐、腹瀉、出冷汗,這是中寒的陰性症狀。如果指甲發青、舌頭捲曲、睪丸收縮,則難以治療。如果出現頭痛、腹痛、發冷發抖、發熱、嘔吐、出冷汗,這是感寒的症狀。

2. 脈法

脈經曰沉遲為寒,沉者重按至骨,脈來三至為遲,此寒冷所中之脈也。又曰沉緊,心中逆冷痛,沉而有力者易治,無力者難痊。

白話文:

脈法說,脈象沉而遲緩是體內有寒的表現。沉的意思是需要用力按到骨頭才能感覺到脈搏,遲的意思是脈搏一息之間跳動三次,這是被寒邪侵襲所出現的脈象。脈法又說,脈象沉而緊,代表心中有寒導致的逆冷疼痛。脈象沉而有力,表示容易治療;脈象沉而無力,則比較難以痊癒。

3. 治法

一寒症惡寒發熱,腹痛,惡心,肢冷,自汗,宜用 五積散 正氣散

一寒氣結於腸胃之間,令人四肢逆冷,嘔吐,腹痛,或瀉,脈沉,宜用 理中湯 四逆湯

一寒氣客於胃脘,氣逆作嘔,脹吐,肢冷,宜用 治中湯 姜附湯

一虛寒無陽,胃弱嘔吐,宜用 沉附湯

一中寒脈沉緊,胃中作痛,胸膈飽脹,手足逆冷,身體拘急,宜用 溫中湯 理中湯 或理中丸

白話文:

治療方法

一、如果是寒症,出現怕冷發抖、發燒、肚子痛、噁心、四肢冰冷、自己會流汗的症狀,適合使用五積散或正氣散。

二、如果寒氣凝結在腸胃之間,導致四肢冰冷、嘔吐、肚子痛,或者拉肚子、脈搏沉弱,適合使用理中湯或四逆湯。

三、如果寒氣侵犯胃部,導致氣向上逆而嘔吐、肚子脹氣想吐、四肢冰冷,適合使用治中湯或姜附湯。

四、如果是虛寒導致陽氣不足,胃功能虛弱而嘔吐,適合使用沉附湯。

五、如果是中寒,脈搏沉而緊繃,胃部疼痛,胸口和膈膜感到飽脹,手腳冰冷,身體僵硬,適合使用溫中湯、理中湯,或者理中丸。

4. 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