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十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11)

1. 疳瘡

荊防敗毒散

治血疳久不愈或成疳瘻名串皮疳

防風通聖散

方俱見癰疽腫瘍 治同上

應效散

治疳蝕瘡或多年不愈

地骨皮 不拘多少冬月自取者佳去心陰乾

白話文:

荊防敗毒散主治血疳久治不愈或形成疳瘻,又稱為串皮疳。防風通聖散也適用於癰疽腫瘍,治療方法同上。應效散用於治療疳蝕瘡或多年不愈的傷口。地骨皮,不限多少,以冬季採收的最佳,去心陰乾。

上為末用紙捻蘸拰瘡口內頻用自然生肉更用清米飲調下每服二錢日進三服又名托裡散

麝香輕粉散

治血疳陰蝕耳疳一切惡瘡皆治

白話文:

將上藥磨成細末,用紙捻蘸取,點塗在傷口內,頻繁使用,可以使傷口自行長出新肉。另外,用清米湯送服此藥,每次兩錢,一天三次。此方又稱「託裡散」。

麝香 輕粉(各五分) 乳香 沒藥 白礬(煅各一兩)

上為末乾擦瘡上

胡麻散

治風疳漸生遍體

白話文:

麝香:5 分 輕粉:5 分 乳香:1 兩(煅燒過) 沒藥:1 兩(煅燒過) 白礬:1 兩(煅燒過)

胡麻 荊芥穗 苦參(各八錢) 何首烏 威靈仙 炙甘草(各六錢)

白話文:

黑芝麻 8 錢 荊芥穗 8 錢 苦參 8 錢 何首烏 6 錢 威靈仙 6 錢 炙甘草 6 錢

共為末每服一錢或薄荷湯或茶或酒及蜜湯俱可調服

苦參湯

治風疳瘡並承山側生瘡如疥破有黃水浸淫成瘡

白話文:

將以下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可以用薄荷湯、茶、酒或是蜜湯來送服。

苦參湯

用於治療風疳瘡以及在承山穴旁邊生出的瘡,像疥瘡一樣破皮後會流出黃水,並且蔓延形成瘡疹。

荊芥 防風 金銀花 木瓜 苦參 檳榔 白芷 白蘚皮白水煎服

清胃消風散

治牙疳

白話文:

  • 荊芥
  • 防風
  • 金銀花
  • 木瓜
  • 苦參
  • 檳榔
  • 白芷
  • 白蘚皮

用清水煎煮以上藥材服用。

防風 生地黃 黃芩 黃連 當歸 白芷 大黃 荊芥 升麻 軟石膏 地骨皮 白水煎服

搽藥 即三凡散

白話文:

防風、生地黃、黃芩、黃連、當歸、白芷、大黃、荊芥、升麻、軟石膏、地骨皮,用清水煎煮服用。

枯白礬(三錢) 白梅(燒瓦碗蓋存性三錢) 人中白(瓦上焙乾五錢)

白話文:

  • 乾燥的明礬(3 錢)
  • 乾燥的梅子(燒烤瓦片碗蓋後保存,3 錢)
  • 人中白(在瓦片上烤乾,5 錢)

共為末先用韭菜根老茶濃煎雞毛洗刷去腐爛惡肉洗見鮮血仍用藥敷之三次爛入喉中者用小竹筒吹入雖遍牙齒爛落口唇穿破者敷藥皆愈惟山根發紅點者不治

龍膽瀉肝湯

治下疳瘡並玉莖腫痛

白話文:

首先,用韭菜根和陳年濃茶煎煮,然後用雞毛蘸取洗刷掉腐爛的惡肉。洗刷出鮮血後,繼續敷藥三次。如果腐爛已經進入喉嚨,則用小竹筒吹入藥物,即使牙齒全部脫落,嘴脣穿破,敷藥後也能治癒。但如果山根(鼻樑)發紅起點,則無法治癒。

龍膽草 黃芩 歸尾 甘草 車前子 芍藥 生地黃 木通 防風 大黃 澤瀉 荊芥 山梔子白水煎食前服

白話文:

使用龍膽草、黃芩、歸尾、甘草、車前子、芍藥、生地黃、木通、防風、大黃、澤瀉和荊芥,加入山梔子。白水煎煮後於飯前服用。

搽藥

治下疳初起

青黛 定粉(等分) 冰片

共為細末干搽瘡上

兒茶散

治久疳

白話文:

搽藥

用於治療初期下疳

青黛和定粉(份量相同)以及冰片

一起研磨成細粉,乾搽於患處

兒茶散

用於治療久治不愈的疳疾

孩兒茶 細茶(各二錢) 輕粉(一錢) 定粉(一錢)冰片(一分) 血竭(五分)

上為細末先用清米泔水洗後搽

珍珠散

治下疳久不愈

白話文:

孩兒茶、細茶(各兩錢) 輕粉(一錢) 定粉(一錢) 冰片(一分) 血竭(五分)

孩兒茶 白龍骨(煅各一錢) 硃砂(一錢) 珍珠(煅三分) 冰片(一分) 細末搽

白話文:

藥方:

  • 孩兒茶
  • 白龍骨(煅燒過,一錢重)
  • 硃砂(一錢重)
  • 珍珠(煅燒過,三分重)
  • 冰片(一分重)

使用方法:

將所有藥物研磨成細末,直接搽在患處。

2. 疥瘡

升麻和氣飲

治疥瘡初起作寒熱

白話文:

治療疥瘡剛開始時出現的發冷發熱。

升麻 桔梗 蒼朮 乾葛 甘草 大黃 陳皮 當歸 半夏 茯苓 白芷 乾薑 枳殼 芍藥 生薑

白水煎服

當歸飲子

治疥瘡風癬濕毒燥癢

白話文:

升麻:升高氣血,祛除濕氣 桔梗:宣肺化痰,利咽開音 蒼朮:燥濕健脾,化痰止咳 乾葛:清熱生津,止咳平喘 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健脾 大黃:瀉火通便,清熱解毒 陳皮:理氣健脾,化痰止咳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半夏:降逆止嘔,化痰散結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白芷:溫肺化痰,止咳平喘 乾薑:溫中散寒,緩解腹痛 枳殼:行氣消脹,化痰止咳 芍藥:養血調經,緩解疼痛 生薑:溫中散寒,發汗解表

當歸 川芎 芍藥 生地黃 防風 北蒺藜 荊芥 何首烏 黃耆 甘草

白水煎服

消風散

治疥瘡癬燥

白話文:

**當歸:**補血活血,改善面色蒼白、月經不調。

川芎: 活血止痛,消除偏頭痛、經痛。

芍藥: 緩解疼痛,改善痠痛、抽筋。

生地黃: 滋陰涼血,改善口乾舌燥、失眠盜汗。

防風: 解表散寒,緩解感冒發燒。

北蒺藜: 滋養肝腎,明目強腰。

荊芥: 辛散解表,改善鼻塞流涕。

何首烏: 補肝益腎,烏髮亮甲。

黃耆: 補氣固表,增強免疫力。

甘草: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的副作用。

黃芩 荊芥 防風 白芷 川芎 胡麻 蒺藜 歸尾 苦參 白蘚皮 甘草

白水煎服

搽疥瘡藥

白話文:

黃芩、荊芥、防風、白芷、川芎、胡麻、蒺藜、歸尾、苦參、白蘚皮、甘草等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並可用於製作疥瘡藥塗抹患處。

黃柏末(三錢) 黃連末(三錢) 大黃末(三錢) 蛇床子末(三錢) 枯礬(二錢) 黃丹(二錢)輕粉(二錢) 硫黃(一錢)

白話文:

黃柏粉(三錢) 黃連粉(三錢) 大黃粉(三錢) 蛇牀子粉(三錢) 枯礬(二錢) 黃丹(二錢) 輕粉(二錢) 硫磺(一錢)

上為細末調香油或調桕油搽瘡上立愈

烏蛇丸

治一切風疥多年不愈

白話文:

上面的藥物磨成細粉,可以用香油或者桕油調和後塗在患處,馬上就會好。

烏蛇丸

用於治療長久不愈的各種風癬和皮膚病。

烏蛇(酒浸去骨) 白附子 附子(小便浸一宿) 天麻(各一兩) 全蠍(炒) 羌活 乳香 殭蠶(炒各一兩五錢) 苦參(十兩) 槐花(半斤)

白話文:

**烏蛇(泡酒後去除骨頭):**1 兩 白附子: 1 兩 附子(泡小便浸泡一晚): 1 兩 天麻: 1 兩 全蠍(炒): 1 兩 5 錢 羌活: 1 兩 5 錢 乳香: 1 兩 5 錢 殭蠶(炒): 1 兩 5 錢 苦參: 10 兩 **槐花:**半斤

上為末用生薑汁一斤蜜一斤同熬成膏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用溫酒送下晚用荊芥湯送下

摩風膏

治一切風癬疥癩燥裂等症

白話文:

搗成細末,加入一斤生薑汁和一斤蜂蜜,一起熬煮成膏狀,搓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傍晚時用荊芥湯送服。

白芷 升麻 苦參(各三錢) 全蠍(五個) 巴豆(去殼五個) 杏仁(四十九個) 大楓子(去殼十二個)

白話文:

白芷、升麻、苦參(各 9 克) 全蠍(5 枚) 巴豆(去殼,5 顆) 杏仁(49 粒) 楓子(去殼,12 顆)

以上藥各為咀用香油半斤槐柳桃榆椿楝楮條此七樣各七寸七七四十九寸連前藥共入油內浸一宿同浸一宿同熬以白紫黃紫為度濾去渣聽用再將 花椒 枯礬(各五錢) 輕粉(一錢) 蛇床子(二錢) 樟腦(一錢) 此五味俱各為細末又用黃蠟一兩入前油內溶化以後藥末入內攪勻冷定搽瘡上

白話文:

上述藥材都切碎,用半斤香油浸泡。將槐柳、桃、榆、椿、楝、楮六種樹枝,各取七寸,共四十九寸和香油浸泡一夜。

將浸泡一夜的藥材和香油一起熬煮,以香油呈現出白、紫、黃、紫的顏色為止。濾掉藥渣,備用。

再將花椒、枯礬(各五錢)、輕粉(一錢)、蛇牀子(二錢)、樟腦(一錢)都搗碎成細末。將一兩黃蠟放入之前熬好的香油中溶化,然後加入藥末攪拌均勻,待冷凝後塗抹於患處。

防風通聖散

方見前 治同上

水銀膏(附)

治疥瘡

白話文:

防風通聖散的用法請參照先前的說明,治療方法也與之前所述相同。

水銀膏用於治療疥瘡。

水銀二錢用錫熔化杏仁三十粒大楓子三十粒輕粉五分雄黃五分黃柏末五分冰片一分先將杏仁楓子搗爛如泥入後藥同研成膏擦瘡上立愈

白話文:

使用二錢的水銀,與錫熔化混合。將三十粒杏仁、三十粒大楓子搗爛成泥。加入五分輕粉、五分雄黃、五分黃柏末、一分冰片。將所有材料混合研磨成膏狀。塗抹在傷口上,即可快速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