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卷之十 (2)
卷之十 (2)
1. 治瘡瘍法
一瘡瘍未破,毒攻臟腑,熱藥不可多用,宜清濕內托,解毒為主。
一瘡瘍初起,可用箍藥圍住,庶不腫開,潰大宜用 烏龍膏 箍藥。
一瘡瘍發熱,煩躁作渴者,宜用 黃耆竹葉湯。
一瘡瘍久不潰而膿不出者,宜內託大補,其膿自潰,宜用 蠟礬丸。
一潰瘍發熱作嘔吐者,宜用 解毒護心散。
一瘡瘍初起,紅腫身倦作熱者,宜微微表汗以疏毒氣,用 防風通聖散 或荊防敗毒散。
一癰疽膿熱,宜速用針破之,更宜托補,不然恐膿侵餂,難治。
白話文:
治瘡瘍法
-
瘡瘍尚未破裂,毒素入侵臟腑,切勿使用過多溫熱藥物,應以清利濕邪、托毒外出為主。
-
瘡瘍初期,可用外敷藥物圍住患處,以免腫脹擴散;若已潰爛且範圍較大,宜使用烏龍膏外敷。
-
瘡瘍發熱、煩躁口渴者,宜服用黃耆竹葉湯。
-
瘡瘍久久不潰爛,膿液無法排出者,宜內服大補之藥,促使膿液自行排出,可用蠟礬丸。
-
潰瘍伴隨發熱、嘔吐者,宜服用解毒護心散。
-
瘡瘍初期,出現紅腫、全身倦怠、發熱等症狀者,宜微微發汗以疏散毒氣,可用防風通聖散或荊防敗毒散。
-
癰疽伴有膿液和發熱,宜立即用針刺破,並配合托補藥物,否則膿液恐蔓延侵蝕,難以治療。
2. 潰瘍法
凡潰瘍膿熟已破,切不可用涼藥,須宜健脾養胃,托裡溫中,使氣血壯實,膿自湧出而易於收斂矣。
一、瘡瘍腫起堅硬,膿稠者,實也,宜用排膿托裡散之劑。
二、瘡瘍腫潰而清,瘡口不合,聚腫色白,肌寒肉冷,自汗色脫,皆是氣血之大虛也,宜用 大補湯加附子。
三、潰瘍腫下軟慢,膿稀者,虛也,宜用 十全大補湯。
四、潰瘍發熱,飲食不思,身倦懶語,少寐自汗者,宜用補中益氣湯 內補黃耆湯。
五、瘡瘍潰後,切忌攻伐之劑,使氣血俱傷而難於收斂,常見氣血充實之人,瘡瘍皆膿高而色赤,易潰而膿且稠,又易於收斂,若怯弱之人,則難潰而難斂矣。
六、瘡瘍膿出之後,作痛而脈浮弱,補之宜用 托裡定痛散 內補黃耆湯。
七、瘡瘍潰後,脈數實,作痛而大便難者,瀉之宜用托裡消毒散。
八、潰瘍發熱,脈浮弱者,宜補之,午前熱多,補氣,午後熱多,補血,宜用 補中益氣湯加減 十全大補湯加減。
九、潰後發無少食,倦怠不臥,宜用 黃耆人參湯加酸棗仁。
十、癰疽已潰,可用豬蹄湯洗後貼膏藥。
十一、癰疽潰後,發熱煩渴飲冷,宜用 門冬黃耆湯。
十二、瘡疽膿血去多,瘡口雖合,宜當補益,使氣血平復,否則更患他症,必難療治。
白話文:
潰瘍法
凡是潰瘍的膿已經成熟並破裂,絕對不能使用涼藥,必須要健脾養胃,溫補脾胃,使氣血充盈強盛,膿液才能自然排出,傷口也容易癒合。
一、瘡瘍腫起堅硬,膿液黏稠的,屬於實證,應該使用能排出膿液、溫補裡氣的藥方。
二、瘡瘍腫脹潰爛,但膿液稀薄,瘡口無法癒合,腫脹部位顏色發白,肌肉寒冷,容易自汗、面色蒼白,這些都是氣血嚴重不足的表現,應該服用大補湯並加入附子。
三、潰瘍腫脹部位柔軟下陷,膿液稀薄的,屬於虛證,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
四、潰瘍伴隨發熱、食慾不振、身體倦怠、說話懶散、睡眠不足、容易自汗的,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或內服黃耆湯。
五、瘡瘍潰爛後,絕對不能使用攻邪的藥物,以免損傷氣血,導致難以癒合。通常氣血充盈的人,瘡瘍膿液都比較多,顏色鮮紅,容易潰爛,膿液也黏稠,而且容易癒合;而體質虛弱的人,則潰爛和癒合都很困難。
六、瘡瘍膿液排出後,疼痛且脈搏浮弱的,需要溫補,可以使用托裡定痛散並內服黃耆湯。
七、瘡瘍潰爛後,脈搏數而有力,疼痛且大便困難的,需要瀉熱,可以使用托裡消毒散。
八、潰瘍發熱,脈搏浮弱的,應該溫補,上午發熱較多,就補氣;下午發熱較多,就補血,可以服用加減後的補中益氣湯或十全大補湯。
九、潰爛後發熱、少吃東西、倦怠乏力、不想睡覺的,應該服用黃耆人參湯並加入酸棗仁。
十、癰疽潰爛後,可以用豬蹄湯清洗後再貼膏藥。
十一、癰疽潰爛後,發熱、煩躁口渴、想喝冷飲的,應該服用麥門冬黃耆湯。
十二、瘡疽膿血排出很多,雖然瘡口已經癒合,也應該繼續補益,使氣血恢復平衡,否則容易患上其他疾病,治療起來就更加困難。
3. 治疔瘡法
凡疔瘡初見,急宜針刺出血,將蟾酥丸或回生錠子從針孔中拰入,上以膏藥貼之,用水沉膏。
一、疔瘡初起,痛癢異常,速宜用藥發汗,使毒氣表出,無攻心之患。宜用 蟾酥丸 飛龍奪命丹 地丁散。
一、諸癰腫皆忌發汗,惟疔瘡可以發汗,不可不知。
一、疔瘡初起,有似寒症,憎寒壯熱,身體拘倦,頭目昏眩,宜用 追疔奪命丹。
一、疔瘡有紅絲,急將絲盡處用針刺截斷,不然毒氣攻至心腹,難治,仍以藥點之。
一、疔瘡初起作癢,急須隔蒜灸之,以拔毒氣,此良法也。宜用 神仙救苦丹 五聖散。
一、疔瘡煩躁發狂者,宜用 護心散。
一、疔瘡發熱煩躁者,宜下之,用 救苦丹。
一、疔癀走徹不止者,宜用 破棺丹。
一、疔見形或未見症,若腋下有核,名為孩核子,宜用穿住。若疔生於內,腹痛而嘔吐,不治。
一、疔瘡不痛,眼黑如見火光者,此毒氣入內,不治。
一、一人汗入肉人,若食之生疔,不可不慎。
白話文:
治疔瘡法
一開始發現疔瘡,要立刻針刺放血,然後把蟾酥丸或回生錠從針孔塞進去,再貼上膏藥,用沉香膏。
疔瘡剛開始,又痛又癢得很厲害,要趕快用藥發汗,讓毒氣排出體表,避免傷到心臟。可以使用蟾酥丸、飛龍奪命丹、地丁散。
所有癰腫都忌諱發汗,只有疔瘡可以發汗,這點一定要記住。
疔瘡剛開始,症狀像寒症,畏寒發熱,身體疲倦,頭昏眼花,可以使用追疔奪命丹。
疔瘡出現紅絲,要趕快在紅絲末端用針刺斷,否則毒氣攻到心臟和腹部就難治了,還要在針刺處點藥。
疔瘡一開始很癢,要趕快用蒜頭隔著灸,把毒氣拔出來,這是好方法。可以使用神仙救苦丹、五聖散。
疔瘡患者煩躁發狂,可以使用護心散。
疔瘡患者發熱煩躁,要瀉下,可以使用救苦丹。
疔瘡蔓延不止,可以使用破棺丹。
疔瘡還沒長出來或還沒出現症狀,如果腋下摸到腫塊,叫做孩核子,可以使用穿住療法(指穿刺)。如果疔瘡長在裡面,肚子痛又嘔吐,那就沒辦法治療了。
疔瘡不痛,眼睛發黑好像看到火光,這是毒氣已經入侵內部了,沒辦法治療。
有人把汗水弄到肉裡面,如果吃了這種肉而長了疔瘡,一定要小心謹慎。
4. 治腸癰法
一腸癰:小腹硬痛,脈沉實而有瘀血者,宜下之,用大黃湯。
一小腹隱隱而痛,大便秘者,宜用梅仁湯。
一小腹軟痛,脈洪數者,膿成也,宜托之,用蠟礬丸、排膿散、薏苡仁湯、四聖散。
一腸癰症:腹濡而痛,時時利膿者,宜用牡丹散。
治乳癰法(附乳癌並吹乳):
一因暴怒或兒口氣吹,腫痛作寒熱者,宜疏肝行氣,用流氣飲、復元通氣散。
一乳癰腫痛,身發寒熱者,宜用蒲公英散、熏乳法、神效栝蔞散、連翹飲,外用敷乳藥。
一婦人乳間出黑頭瘡,頂陷者,用內托乳香散。
一乳癌初起,內有結核,不甚痛者,先宜服內托消毒散。
一乳癌日久,用加味八珍湯。
一乳潰後膿不幹,不斂口者,宜用大補湯加減。
白話文:
治腸癰法:
-
腸癰初期:下腹部硬痛,脈象沉實且有瘀血,應服用大黃湯瀉下。
-
下腹部隱隱作痛,大便秘結,應服用梅仁湯。
-
下腹部軟痛,脈象洪數,表示膿已形成,應服用蠟礬丸、排膿散、薏苡仁湯、四聖散等藥物以促使膿液排出。
-
腸癰症狀:腹部脹滿疼痛,時常排出膿液,應服用牡丹散。
治乳癰法(附乳癌並吹乳):
-
因暴怒或嬰兒口氣吹拂乳房,導致腫痛並伴隨寒熱,應疏肝理氣,服用流氣飲、復元通氣散。
-
乳癰腫痛,伴隨寒熱,應服用蒲公英散、並配合熏乳法,以及服用神效栝蔞散、連翹飲,同時外敷藥物。
-
婦女乳房出現黑色瘡頭,頂端凹陷,應服用內托乳香散。
-
乳癌初期,乳房內有腫塊,疼痛不劇烈,應先服用內托消毒散。
-
乳癌久病,應服用加味八珍湯。
-
乳房潰爛後膿液不乾涸,瘡口不易癒合,應服用大補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