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卷之九 (6)
卷之九 (6)
1. 觀形色
痘謂之痘,象形命名,得其形為順,失其形為逆。其色血而成圓者,氣為之形象乎天,痘出而血從,則圓必周淨。附氣而成暈者,血為之影象乎地,痘出而氣從,則暈必光明。夫色之紅者,痘始出也;白者,毒未解也;黃者,毒將解也;干黃者,毒盡解也;灰白者,血衰而氣滯也;黑者,毒滯而血乾也;焦褐者,氣血枯也。如紅變白,白變黃者生;紅變紫,紫變黑者死之兆也。
痘之稀者,毒火不勝其氣血自解,間有氣血弱而風寒侵,泄瀉所陷;毒藥所傷者,亦難保痊。稠如綴粟者,氣血不勝其毒火動生風,表裡不順,營衛不調,七竅壅塞,可易療乎?間有氣血勝者,其形圓淨不連,其色紅活不滯,雖稠密可治。
白話文:
觀形色
天花(痘)的名稱,來自其形狀,形狀正常為順利,形狀異常為逆。痘疹顏色紅潤而圓者,是氣血充盈,如同天象,痘疹出現後,血液隨之而來,則痘疹必然圓滿潔淨。痘疹周圍出現紅暈者,是血液不足,如同地象,痘疹出現後,氣隨之而來,則紅暈必然明亮。痘疹顏色的變化:紅色是痘疹初起;白色是毒素未解;黃色是毒素將解;乾燥的黃色是毒素已解;灰白色是血液衰弱氣血阻滯;黑色是毒素阻滯血液乾燥;焦褐色是氣血枯竭。如果紅色轉為白色,白色轉為黃色,則預示病情好轉;如果紅色轉為紫色,紫色轉為黑色,則預示死亡徵兆。
痘疹稀疏者,毒性不強,氣血自行痊癒;但也有氣血虛弱,受風寒侵襲或泄瀉導致病情加重的;因服用藥物中毒者,也很難痊癒。痘疹密集如粟米般者,氣血不足以抵禦毒性,容易引起風邪,導致表裡不順,營衛失調,七竅阻塞,難以治療。但也有氣血旺盛者,痘疹圓潤潔淨不互相連接,顏色紅潤不滯澀,即使密集也能治療。
2. 防斑疹
(疹即麻疹,斑即斑毒。疹小於痘而成片,斑大於痘而紅紫。)
痘毒出於臟而深,疹斑出於腑而淺。疹痘受於運化之間,是以經而易解。有難解者,為內實而外中風寒也。夫痘從外解,疹從內解,此不易常法。若痘出之際,毒趨百竅,被風寒封固腠理,兼氣血壯盛,濕蒸火熾,系動腑毒,因而痘疹並出,是皆不順之候。如痘出稀疏,可以升麻湯解之,疹散痘出,其勢自利。
若痘太盛,其疹雖解而氣血已先受虧,誠恐內虛不能收斂,是尚難議。有生其有夾斑者,乃血太盛而衛氣疏缺,不能密護脈絡,至太過之血夾痘上浮,陳氏所謂三番痘疹是也。如痘出起齊,內必虛矣。內虛則斑從內解,不解以升麻湯加歸芍主之。又有結痂後而發餘毒者,熱盛煎熬內分,其斑必爛。
此以解毒湯加歸芍防風,甚則大連翹飲、傅生肌散,無不瘳矣。若夾毒初出,色赤如火,乃毒滯不能宣發之故。當服四順清涼飲,利下一二次而退,則血附氣位,急進四君子湯加黃耆薑棗。如瀉不止,加肉果藥,須預煎,伺斑退即服,防其損陷期。謂用藥之機,如用兵也。
白話文:
防斑疹
麻疹(疹)和斑疹(斑)都是由毒素引起的皮膚疾病,疹子比痘痘小,成片出現;斑疹則比痘痘大,顏色紅紫。
痘痘的毒素來自臟腑深處,而疹子和斑疹的毒素則來自腑臟較淺的部位。疹痘的消退取決於人體的運化功能,通常容易痊癒。如果難以痊癒,是因為體內積聚過多的邪氣,又同時受了風寒。痘痘從外向內消退,疹子則從內向外消退,這是它們不同的規律。如果痘痘出現時,毒素侵入全身各處,風寒阻塞皮膚毛孔,加上氣血旺盛,濕熱內盛,導致腑臟毒素外洩,出現痘疹同時發作的情況,這都是病情不順利的徵兆。如果痘痘稀疏,可以用升麻湯治療;疹子消退,痘痘也隨之好轉,病情自然會好轉。
如果痘痘太多太盛,即使疹子消退了,氣血也會先受到損耗,擔心身體虛弱而無法收斂毒氣,這就比較難處理了。有些患者既有痘痘又有斑疹,這是因為血氣過盛,衛氣不足,無法保護血管,導致過多的血液和痘痘一起浮出體表,這也是陳氏所說的「三番痘疹」。如果痘痘長得又多又齊,內部一定虛弱。內虛則斑疹從內部消退,如果不能自行消退,可以用升麻湯加歸芍藥來治療。有些患者結痂後又出現新的毒素,這是因為熱盛傷陰,導致斑疹潰爛。
這時可以用解毒湯加歸芍藥和防風治療,嚴重的話可以用大連翹飲、傅生肌散,都能治癒。如果夾雜毒素剛出現,顏色紅得像火一樣,這是因為毒素停滯不能宣洩。應該服用四順清涼飲,通利大便一兩次,毒素就會消退;然後再服用四君子湯加黃耆、生薑、大棗,以補益氣血。如果腹瀉不止,要加入肉果類藥物,需預先煎煮好,待斑疹消退後再服用,以防止損傷腸胃。用藥的技巧,就像打仗一樣,需要精準把握時機。
3. 驗唇口
唇口與五臟相通,氣血盛衰,受毒深淺,觀此可知吉凶也。未出宜紅活如常,不宜燥裂乾紅。如見黃白紫赤而不潤澤,或氣粗熱盛,舌白,至唇口濕處而為胃爛者,皆不可治。如唇上痘出相連,諸痘未漿而此痘已先黃熟,則其毒內攻已成,使毒難成漿,尤為不治之證。間有氣血下陷,毒攻唇口糜爛成疳。
疳雖成,若得黃白膿水出者,尚可治也。又有黃色如干醬,其肉臭爛,一日爛一分,則二日爛一寸,名走馬疳者,世無可治之方也。若痘未褪謝,連唇口結乾紅渣滓,頰紅唇紫,此乃欲成肺癰之候。治宜解毒清肺,以解毒湯加陳皮、歸芍、桔梗、黃連,甚則大連翹飲,隨症加減。
白話文:
嘴唇和口腔與五臟的氣血循環息息相關,觀察它們的顏色、濕潤程度,就能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況和預後。正常情況下,嘴唇應該紅潤有光澤,不應該乾燥龜裂。如果嘴唇顏色發黃、發白、發紫或發紅,卻沒有光澤,或者伴隨呼吸粗重、體溫高、舌苔發白,甚至出現嘴唇濕潤處潰爛的情況,那就很難治癒。如果嘴唇上長出相連的痘疹,其中某些痘疹還沒化膿,卻已經先變成黃色成熟,表示毒素已經內攻,無法正常化膿,這也是難以治癒的徵兆。有些情況是氣血下陷,毒素侵犯嘴唇和口腔,造成潰爛,形成疳瘡。
即使形成了疳瘡,如果能排出黃白色膿水,還是有治療的希望。但如果顏色像醬油一樣發黃,而且腐爛發臭,一天爛一寸,稱為「走馬疳」,這種病症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如果痘疹還沒消退,嘴唇和口腔卻結有乾燥的紅褐色痂皮,臉頰發紅,嘴唇發紫,這是將要形成肺癰的徵兆。治療應以解毒清肺為主,可以服用解毒湯,再加入陳皮、當歸、芍藥、桔梗、黃連,情況嚴重的話,就用大連翹湯,並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藥方。
4. 發渴
津液不能制火,宜大補元氣。保元氣,加麥門冬、五味子,甚則加參苓白朮散。陰虛火動,渴難治。
白話文:
發渴是因為體內津液不足以抑制內火,應該大補元氣。為了保護元氣,可以加入麥門冬、五味子,如果病情嚴重,則可以再加入參苓白朮散。如果屬於陰虛火旺的情況,口渴就難以治療。
5. 癢塌
氣虛而血上行,鹽醃皮肉抓破倒塌,宜保元湯倍耆助表,加芍制血,或加何首烏。有食毒而發中氣者,宜解之。
白話文:
癢塌是因為氣虛導致血液上湧,皮膚抓破潰爛,應該服用保元湯,加倍黃耆以扶助肌表,再加白芍藥以收斂止血,也可加何首烏。如果是因為吃了有毒的東西而導致氣血運行失調,則應先解毒。
6. 別寒熱
痘氣非熱不發,其出非熱不損。未出之前宜大熱以發其毒,卻乃頭溫足冷,不能發其毒,反致攻內,此當熱而不熱也。毒既出,宜表裡和平,長養氣血,助毒成漿,乃反熱,煎熬氣血往來不寧,不能拘收其毒,毒無出路,甚則氣滯血失之患作矣。是皆逆候也。但觀氣粗麵赤,耳尻反熱,耳骫之間,平時冷處,今皆熱,可見熱盛也。
治法在前宜無比散、升麻湯、解毒湯。在後以保元湯加桂助氣血以逐毒也。初發寒熱為實,因血氣與毒火相攻,氣血旺而不受邪觸故也。已出而發則為虛矣。七日前後獨熱者,痘蒸氣血與毒俱盛之過也。七日前後獨寒者,為氣血虛損而毒氣內郁太盛,難治矣。十四日獨熱者,為餘毒易治。
白話文:
痘瘡的發病需要熱邪的推動,疹子才能順利長出,疹子長出也需要熱邪來消解。痘瘡未發之前,應該用溫熱的方法促進毒素排出,如果頭溫腳冷,反而無法發疹,毒素會攻向內臟,這是應該用熱卻不用熱。疹子長出後,應該讓表裡平和,滋養氣血,幫助毒素轉化成膿液,如果此時再用熱法,反而會煎熬氣血,造成氣血運行不暢,毒素無處排出,嚴重時會導致氣滯血瘀等問題。這些都是違背病情發展規律的現象。但如果觀察到病人呼吸粗重,臉色發紅,耳垂和耳後都發熱,甚至平時冰冷的耳廓間也發熱,就可以看出體內熱盛。
治療方法:痘瘡初起宜用無比散、升麻湯、解毒湯等方劑。痘瘡已出則用保元湯加桂枝,以溫補氣血,促使毒素排出。痘瘡初期寒熱交加屬實證,這是因為氣血和毒火互相搏鬥,氣血旺盛,邪氣不易入侵。痘瘡已出則屬虛證。發病七天前後,單獨發熱,是毒邪與氣血都盛的表現;發病七天前後,單獨發冷,則是氣血虛損,毒邪內郁,難以治療;發病十四天單獨發熱,則餘毒較易清除。
7. 寒戰鬥牙 鬥即咬
七日前見寒戰者表虛,鬥牙者內虛也。七日後見寒戰者氣虛極也,鬥牙者血虛極也。氣虛以保元湯加桂以助陽分,血虛以保元湯加芎歸益陰分。有不省人事,閉目無魂,譫語狂煩,撏衣摸縫,鬥牙不已者,此氣血將盡,覆水難收矣。七日前早用保元湯,猶為可治。
白話文:
七天前出現寒戰的人是表虛,牙齒打顫(咬緊牙關)則是內虛。七天後出現寒戰的人是氣虛到了極點,牙齒打顫(咬緊牙關)則是血虛到了極點。氣虛可用保元湯加桂枝來溫補陽氣,血虛可用保元湯加川芎、當歸來滋養陰血。如果病人已經神志不清、閉目無神、胡言亂語、煩躁不安、抓衣摸被、牙齒持續打顫,這表示氣血將盡,已經回天乏術了。七天前及時服用保元湯,或許還有治療的機會。
8. 面目預腫
痘發五六日,面目先腫光亮者,因血有餘,虛陽動作,其氣妄行肉分。七日後氣退毒陷,不可為矣。
白話文:
長痘五六天,臉部先腫且發亮的人,是因為血氣過盛,虛弱的陽氣活動,導致氣血妄行於皮肉之間。七天之後,痘毒之氣消退,毒邪內陷,就無法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