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回本書目錄

1. 中濕門

2. 病源 有外受 有內生

濕乃地之體,風雨蒸氣流行於四時,而於秋則為正令。經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蓋濕本屬土,脾主肌肉故也。或為風雨所襲,或臥卑濕之地,或感山嵐蒸氣,皆令人一身盡痛,身目俱黃,肢體沉重,不能轉側,聲如甕中出。此皆外氣而受之也。外氣鬱久變而為熱,濕熱傷血,不能養筋,故大筋耎短而為拘攣,小筋弛長而為痿弱矣。

又有內傷生冷濕面,醪酪灸爆厚味,傷於脾土,脾受怫鬱濕熱之氣,不能發越而為腫滿。經曰:「因於濕首如裛。」此由內傷而致也。大抵濕病有熱有寒,又當以脈證辨之。若脈數,小便赤,引飲身熱者為濕熱,宜清利之。脈沉濡而小便清,大便泄,身痛不熱者,宜溫補之。

按氣察色,切脈酌方,則疾可以瘳矣。

白話文:

疾病的來源,有外在感受的,也有內在產生的。

濕氣是大地本身的屬性,風、雨、水蒸氣在四季中運行,而秋季正是濕氣當令的時節。《黃帝內經》說:「大地的濕氣侵襲人體,就會傷害皮膚、肌肉和筋脈。」因為濕氣本屬於土,而脾主掌肌肉,所以會這樣。有的是因為遭受風雨侵襲,有的是因為睡臥在潮濕低窪的地方,有的是因為感受山間霧氣,這些都會讓人全身疼痛,眼睛發黃,肢體沉重,無法轉動身體,說話的聲音像從甕裡發出來一樣。這些都是因為感受外在濕氣而導致的。外在濕氣鬱積久了會轉變成熱,濕熱會損傷血液,使筋脈失去濡養,所以大筋會變得軟弱而短縮,造成抽筋;小筋會變得鬆弛而伸長,造成痿軟無力。

另外,還有因為內在的損傷,例如吃太多生冷食物、潮濕的麵食,或是飲用酒類、乳酪,吃烤炸油膩厚味的食物,這些都會傷害脾胃。脾胃受損,會鬱積濕熱之氣,無法疏散而造成腫脹。就像《黃帝內經》說的:「因為濕邪侵襲,頭部會像被濕布包裹一樣。」這些都是由於內傷所導致的。總的來說,濕病有熱性和寒性兩種,應該根據脈象和症狀來辨別。如果脈象數快、小便赤黃、口渴想喝水、身體發熱,屬於濕熱,應該用清熱利濕的方法來治療。如果脈象沉濡、小便清澈、大便稀溏、身體疼痛卻不發熱,屬於濕寒,應該用溫陽補氣的方法來治療。

仔細觀察氣色、診斷脈象,然後選擇適當的藥方,疾病就可以痊癒了。

3. 形證

經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或臥卑濕之地,或感山嵐蒸氣,令人一身盡痛,身目俱黃,肢體沉重,此外氣之所傷也。又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土,其症胕腫,體重,腹脹,浮腫,肉如泥,按之不起,小便不利,此因內傷而受之也。從外而受者宜汗,從內而致者宜疏通滲泄。又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所謂開鬼門潔淨府,此治濕之大略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地面的濕氣侵襲人體,會損害皮膚、肌肉、筋骨和經絡。可能是因為睡在低窪潮濕的地方,或是感受到山林間蒸騰的濕熱之氣,使人全身疼痛、眼睛和身體都發黃、四肢沉重,這些都是因為外來的濕氣所造成的傷害。

經書又說:各種因為濕氣引起的腫脹、脹滿,都屬於脾土功能失調所致。症狀表現為:肢體浮腫、身體沉重、腹部脹滿、全身浮腫、肌肉鬆軟如泥,按壓下去不容易彈起、小便不暢,這些是因為身體內部受損而引起的。如果是從外部感受濕氣所造成的,應該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如果是從內部原因所導致的,應該用疏通和利水滲濕的方式來治療。

經書還說:治療濕氣,如果不讓小便順暢,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所謂開啟汗孔讓濕氣從皮膚排出,並讓小便順暢,這是治療濕氣的大原則。

4. 脈法

經曰:中濕之脈沉濡而弱,浮而緩者,濕在表也;沉而緩者,濕在裡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感受濕邪的脈象,如果是沉、濡、而且比較虛弱的,這表示濕邪在體內;如果是浮、而且比較和緩的,這表示濕邪在體表。如果是沉、而且比較和緩的,這表示濕邪在體內較深的地方。

5. 治法

一濕症脈沉數而小便赤少作渴而為濕熱宜清利之,佐以柏皮、酒芩之類。

一濕症脈沉濡,小便清,大便泄,身疼不熱,宜溫暖之,佐以附子、薑、桂之類。

一濕病身目俱黃,內熱,小便赤少,宜用五苓散加茵陳。

一腎氣虛弱之人,當風取涼,久臥濕地,腰背拘急,筋攣骨痛,腳膝冷痹,行步艱難,宜用獨活寄生湯、當歸活血湯。

一內傷脾氣浮腫者,宜用五苓散、五皮湯、橘皮湯。

一濕症身重痛,胸不快,噁心,大便溏,宜用除濕湯。

一因風雨卑濕感受,渾身重痛,腰冷如坐水中,此為腎著,宜用腎著湯、滲濕湯。

一受寒濕腰痛者,宜用生附湯。

一六七月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濕熱相合而刑庚金,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行,兩足欹側,宜用清燥湯。

一項似拔,腰似折,頭疼脊強,宜用羌活勝濕湯。

白話文:

治療方法:

一種濕症,脈象沉而快,小便量少顏色赤紅,感到口渴,這是濕熱的表現,應該用清熱利濕的方法治療,可以搭配使用黃柏皮、酒黃芩之類的藥材。

一種濕症,脈象沉而濡軟,小便清澈,大便稀溏,身體疼痛但不發熱,應該用溫暖身體的方法治療,可以搭配使用附子、生薑、桂枝之類的藥材。

一種濕病,身體和眼睛都發黃,有內熱,小便量少顏色赤紅,應該使用五苓散並加入茵陳。

一種是腎氣虛弱的人,因為吹風受涼,或長期躺臥在潮濕的地方,導致腰背僵硬,筋脈攣縮,骨頭疼痛,腳和膝蓋冰冷麻木,行走困難,應該使用獨活寄生湯、當歸活血湯。

一種是因內傷導致脾氣虛弱而引起水腫的人,應該使用五苓散、五皮湯、橘皮湯。

一種濕症,身體沉重疼痛,胸悶不舒服,想噁心,大便稀溏,應該使用除濕湯。

一種是因為風雨潮濕而受感染,全身沉重疼痛,腰部冰冷像坐在水中一樣,這是腎著病,應該使用腎著湯、滲濕湯。

一種是受寒濕引起的腰痛,應該使用生附湯。

六、七月間濕氣旺盛,濕氣會助長熱,濕熱結合會損傷肺金,肺金受濕熱侵襲,就會阻斷寒水生化的源頭。源頭斷絕就會導致腎虛痿厥等疾病爆發,腰部以下痿軟癱瘓,不能行走,雙腳歪斜,應該使用清燥湯。

脖子像被拔出來一樣,腰像斷了一樣,頭痛,脊椎僵硬,應該使用羌活勝濕湯。

6. 治方

7. 獨活寄生湯

治感氣濕腰背疼痛,腳膝冷麻,無力拘急筋攣

獨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熟地黃、茯苓、桂心、防風、川芎、人參、甘草、當歸、芍藥,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治療因為感受濕氣引起的腰背疼痛,以及腳和膝蓋冰冷麻木、沒有力氣、抽筋拘攣等症狀。

藥方組成:獨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熟地黃、茯苓、桂心、防風、川芎、人參、甘草、當歸、芍藥。

煎煮方法: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剩下八分,在飯後服用。

8. 當歸活血湯

治人年老腰胯冷痛,不能舉動,夜痛尤甚,左脈微弱,此血衰之故。

當歸、芍藥、川芎、牛膝、玄胡索、乳香、沒藥、肉桂、甘草、熟地黃,水二鍾,姜三片,不拘時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老年人腰部和髖部冰冷疼痛,導致無法活動,晚上疼痛更為嚴重,左邊脈象微弱,這是因為血氣衰弱的緣故。

使用當歸、芍藥、川芎、牛膝、玄胡索、乳香、沒藥、肉桂、甘草、熟地黃這些藥材,加兩碗水和三片薑一起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9. 五苓散

治濕病足腫泄瀉小便不利

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官桂,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治療濕氣引起的疾病,像是腳腫、腹瀉、小便不順暢等症狀。

藥方組成:白朮、茯苓、豬苓、澤瀉、桂枝(或肉桂),加兩碗水,三片生薑,一顆紅棗,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10. 五皮散

治受濕浮腫腹脹

大腹皮、五加皮、地骨皮、伏苓皮、生薑皮,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五皮散,可以用來治療因為濕氣引起的全身浮腫、腹部脹大。

藥材包含:大腹皮、五加皮、地骨皮、茯苓皮、生薑皮,將這些藥材加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不限時間服用。

11. 橘皮湯

治內傷脾氣浮腫

檳榔、茯苓、官桂、白朮、澤瀉、橘皮、甘草、木香、滑石、豬苓,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治療因內傷導致脾氣虛弱引起的浮腫。

藥方組成有:檳榔、茯苓、肉桂、白朮、澤瀉、橘皮、甘草、木香、滑石、豬苓,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