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卷之三 (2)
卷之三 (2)
1. 啟脾丸
治同上
人參、白朮、茯苓、山藥、蓮肉(各一兩)、陳皮、澤瀉、甘草、山楂(各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
白話文:
這個藥方和上面的藥方一樣,都是用來治療脾胃虛弱的。
藥材有:人參、白朮、茯苓、山藥、蓮子(各一兩),陳皮、澤瀉、甘草、山楂(各五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再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
2. 參朮白朮散
方見脾胃門,治同上。
白話文:
這個藥方在脾胃門那一篇有記載,治療的病症和上一篇所說的相同。
3. 五味子散
治脾腎泄
五味子(二兩) 吳茱萸(五錢)
二味炒香為細末,每服二錢,陳米飲調下。
白話文:
五味子散
這個藥方是治療脾腎虛弱導致的腹瀉。
藥材是五味子(二兩)和吳茱萸(五錢)。
將這兩種藥材炒香後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陳米煮的米湯調和後服用。
4. 二神丸
治同上。
破故紙(四兩,炒);肉豆蔻(二兩,生)。
上為細末,用大棗四十個,同生姜四兩,煮爛,去核與姜不用,將棗肉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送下。
白話文:
二神丸
這個藥方和前面的藥方治療的疾病相同。
藥材使用:
補骨脂(四兩,炒過);肉豆蔻(二兩,生的)。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取紅棗四十顆,與生薑四兩一同煮到爛熟,撈出紅棗,去除棗核,生薑不用,只取棗肉,將棗肉和藥粉混合,揉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顆,用鹽水送服。
5. 固腸丸
治泄久腸滑不固
訶子、人參、赤石脂、白朮、龍骨、枯礬、木香
白話文:
治療久瀉不止、腸道滑脫無法固澀的情況。
藥材包含:訶子、人參、赤石脂、白朮、龍骨、枯礬、木香。
6. 豆蔻散
治同前
豆蔻、附子、陳皮、乾薑、白朮、麥芽、茯苓、甘草、訶子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此方劑的治療功效與前述藥方相同。
藥材包含:豆蔻、炮製過的附子、陳皮、乾薑、白朮、麥芽、茯苓、甘草、訶子。
使用方法:將兩碗水加入藥材,放入三片生薑和一顆紅棗,煎煮至剩餘八分(約八成滿),不限時間服用。
7. 升陽除濕湯
治脾胃虛弱,風濕下陷,飲食不思,腸鳴腹痛,四肢困軟
升麻、柴胡、防風、神麯、澤瀉、豬苓、蒼朮、陳皮、甘草
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白話文:
此方劑主要治療脾胃虛弱,導致風濕下陷的病症,症狀有食慾不振、腸鳴腹痛、四肢困倦無力。
使用的藥材包含升麻、柴胡、防風、神麴、澤瀉、豬苓、蒼朮、陳皮、甘草。
煎服時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顆。
8. 白朮芍藥湯
治痛泄
白朮(土炒) 芍藥(酒炒) 陳皮 防風 甘草
不用引煎服 久泄者加升麻
白話文:
白朮(用土炒過)、芍藥(用酒炒過)、陳皮、防風、甘草,這幾味藥不用另外加藥引,直接煎煮服用。如果是長久腹瀉的人,可以再加入升麻一起煎煮。
9. 肉豆蔻丸
治腎泄久不愈,脈沉細無力
破故纸(炒香) 肉豆蔻(用麵裹煨去油,為末,各等分)
上為細末,空心米飲送下
白話文:
治療因為腎虛導致的長期腹瀉不止,症狀是脈象沉細無力。
使用炒過的補骨脂,以及用麵包裹後煨烤去除油脂的肉豆蔻(磨成粉末),兩者等量混合。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