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卷之七 (7)
卷之七 (7)
1. 固真丸
治氣血虛赤白帶下
黃柏、芍藥(各五錢)、柴胡、白石脂(各一錢)、龍骨、當歸(各二錢)、乾薑(燒四錢)
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湯送下。
白話文:
治療氣血虛弱引起的赤白帶下(女性分泌物異常)。
藥材包含:黃柏、芍藥(各五錢)、柴胡、白石脂(各一錢)、龍骨、當歸(各二錢)、乾薑(燒過,四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
2. 熟乾地黃丸
治婦人帶下
香附(四兩用艾醋煮焙) 當歸 川芎 芍藥 熟地黃(酒浸) 陳皮 白朮 黃柏(炒) 赤茯苓(各一兩)
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醋湯送下。
白話文:
這個藥丸是治療婦女白帶過多的。
藥材包含:香附(四兩,要用艾草醋煮過再烘乾)、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要用酒浸泡過)、陳皮、白朮、黃柏(要炒過)、赤茯苓(各一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搓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空腹時用醋水送服。
3. 加味四七湯
半夏(薑製) 茯苓 紫蘇 厚朴 炙甘草 遠志 石菖蒲 茯神
白話文:
把薑製過的半夏、茯苓、紫蘇、厚朴、炙甘草、遠志、石菖蒲、茯神這幾味藥材加在一起。
4. 胎前
5. 胎元
夫男女之合,二精交暢,陰血先至,陽精後沖,血開裹精,陰包陽也,而男胎成;陽精先至,陰血後參,精開裹血,陽包陰也,而女胎成。故一月之孕,有珠露之稱;二月之胎,有桃花之譬;三月之胎,陰包陽者,男也在母腹中,背陰面陽,左東而右西;男子屬陽,陽根於陰,男子得陰而生,故先生右腎,為之命門也;陽包陰者,女也在母腹中,背陽面陰,左西右東;女子屬陰,陰根於陽,女子得陽而生,故先生左腎,為之命門也;背看之者,左即右面之證,也是以男子皆以右腎為命門,右手尺部為命門之脈也。叔和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脈第三,同斷病者是也。
且兒之在腹,先生右腎,腎生脾,脾生肝,肝生肺,肺生心,以腎屬水,蓋天一生水,故五臟由是為陰;其次,心生小腸,小腸生大腸,大腸生膽,膽生胃,胃生膀胱,膀胱生三焦,三焦生八脈,八脈生十二經,經生十二絡,絡生一百八十絲絡,絲絡生一百八十纏絡,纏絡生三萬四千絲絡,絲絡生三百六十骨節,骨節生三百六十五大穴,大穴生八萬四千毛孔,則耳目口鼻,四體百骸之身備。
所謂四月形象具,五月筋骨成,六月毛髮生,七月遊其魂而能動左手,八月遊其魄而能動右手,九月轉身,十月滿足而降生也。夫至精才化,一氣方凝,始受胞胎,漸成形質。子在腹中,隨母聽聞。自成胎之後,則須行坐端嚴,情性和悅,常處靜室,多聽美言,聆講詩書,陳述禮義,如此則生男女福壽敦厚,忠孝賢明;不然則多鄙賤而不壽,此固內象而外感也。然則妊娠有兩胎者,考今古方書並無的論,惟巢氏論雲:陽施陰受,精氣有餘,故生二胎。
且謂成一胎之理,其精有幾耶?今觀婦人有兩胎者,其精神氣宇略無小異。考書云:人有求子法,婦人月信初至之後,一日三日五日,值男女旺相日,陽日陽時交合,有子多男;若遇二四六日,或男女怯弱交合,多女。以此推之,理可見焉。又肘後方云:男從父氣,女從母氣。
易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此男女之別也。既成胎之後,凡有疾病,投以湯藥,有傷胎破血者,忌之。蓋妊娠有疾,不可妄投湯藥,必醫者審度疾勢輕重,酌量藥性,不必多品,視疾勢用藥,疾愈即便止。如此則病去母安,子亦無損,復何懼其攻治乎哉?
瑜珈論: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各出一滴濃厚精血,合和住母胎中,猶如熟乳凝結。寶臟經云:是諸眾生托胎在母腹中,三十八個七日,有一十九種業風所吹,次第成就。第一七日狀如酪漿,二七日如凝酪,三七日如藥杵,四七日如鞋禐,五七日分頭背䏶,六七日肘相現,七七日手足掌現,八七日二十指現,九七日九孔方現,十個七日聲音具足,十一七日九孔開通,十二七日腸;十三七日生飢渴想,十四七日生九萬筋,十五
白話文:
男女結合,是陰陽兩種精氣互相交流,陰血先到,陽精後到,血將精包住,呈現陰包陽的狀態,這樣就會形成男胎;反過來,陽精先到,陰血後到,精將血包住,呈現陽包陰的狀態,就會形成女胎。所以,懷孕一個月時,胎兒像露珠一樣;懷孕兩個月時,胎兒像桃花一樣;懷孕三個月時,如果是陰包陽的,就是男胎,在母親的肚子裡,背部朝陰面,腹部朝陽面,呈現左邊朝東,右邊朝西的狀態。男子屬陽,陽氣根源於陰,男子是得到陰氣而生的,所以先生成右腎,右腎就是所謂的命門;如果是陽包陰的,就是女胎,在母親的肚子裡,背部朝陽面,腹部朝陰面,呈現左邊朝西,右邊朝東的狀態。女子屬陰,陰氣根源於陽,女子是得到陽氣而生的,所以先生成左腎,左腎就是所謂的命門。從背後看,左邊就是右邊的證明,所以男子都以右腎為命門,右手的尺部是命門的脈象。叔和說:女子的情況相反,從背後看,尺脈第三條是診斷病情的依據。
胎兒在腹中,首先生成右腎,腎產生脾,脾產生肝,肝產生肺,肺產生心。由於腎屬水,而天一生水,所以五臟都屬陰。接著,心產生小腸,小腸產生大腸,大腸產生膽,膽產生胃,胃產生膀胱,膀胱產生三焦,三焦產生八脈,八脈產生十二經,經產生十二絡,絡產生一百八十條絲絡,絲絡產生一百八十條纏絡,纏絡產生三萬四千條絲絡,絲絡產生三百六十個骨節,骨節產生三百六十五個大穴,大穴產生八萬四千個毛孔,耳朵、眼睛、口、鼻子,四肢和全身骨骼就都具備了。
所謂懷孕四個月時,胎兒的形狀都具備了;五個月時,筋骨形成;六個月時,毛髮長出;七個月時,胎兒的神魂開始活動,能夠動左手;八個月時,胎兒的魄力開始活動,能夠動右手;九個月時,胎兒會轉身;十個月時,胎兒發育成熟,降生到世上。精氣剛開始產生,一股氣凝結在一起,開始接受胞胎,慢慢形成形體。胎兒在腹中,會隨著母親聽到聲音。自從形成胎兒之後,就要端莊地坐立行走,保持心情平和喜悅,經常待在安靜的房間裡,多聽好話,聽人講述詩書,闡述禮儀,這樣生出的子女就會福壽雙全,忠誠孝順,賢明有德;反之,就會多出卑賤短命的人,這是因為內在氣象與外在感受相互影響。至於懷孕有雙胞胎的情況,查考古代和現代的醫書,都沒有確切的論述,只有巢氏的論述說:陽氣施與陰氣接受,精氣有餘,所以會生雙胞胎。
並且,形成一個胎兒的道理,它的精氣有多少呢?現在觀察有懷雙胞胎的婦人,她們的精神氣宇與一般孕婦沒有什麼差異。根據書上說:人們有求子的方法,婦女月經剛來之後,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恰好是男女生殖能力旺盛的日子,在陽日陽時交合,生男孩的機率比較高;如果在第二天、第四天、第六天,或男女生殖能力比較弱時交合,生女孩的機率比較高。由此推論,這個道理是可以理解的。另外,《肘後方》說:男孩的氣息來自父親,女孩的氣息來自母親。
《易經》說:乾道形成男孩,坤道形成女孩,這就是男女的區別。胎兒形成之後,如果有疾病,服用湯藥,會傷害胎兒,破壞血液,應該避免。孕婦生病,不能隨意服用湯藥,醫生必須仔細判斷病情輕重,斟酌藥性,不必使用太多藥物,根據病情用藥,病好了就立即停止用藥。這樣,就可以去除母親的疾病,母親平安,胎兒也不會受到損害,又何必擔心藥物的攻伐呢?
《瑜伽論》說:當時父母情慾達到極致,最後各自輸出一滴濃厚的精血,在母親的子宮內結合,就像熟透的乳汁凝結在一起一樣。《寶藏經》說:這些眾生在母親腹中,經歷三十八個七天,被十九種業風吹動,依次發育完成。第一個七天像乳漿,第二個七天像凝乳,第三個七天像藥杵,第四個七天像鞋底,第五個七天頭背分開,第六個七天手肘出現,第七個七天手掌腳掌出現,第八個七天二十個手指出現,第九個七天九個孔洞出現,第十個七天聲音具備,第十一個七天九個孔洞開通,第十二個七天腸形成;第十三個七天產生飢渴的感覺,第十四個七天產生九萬條筋,第十五個。
6. 形證
妊娠惡阻產寶謂之子病,由婦稟受怯弱或有氣逆痰飲,既成胎後便有是病,其狀顏色如故,脈息和順,但覺肢體沉重,頭目昏眩,惡聞飲食,氣好食酸鹽,甚者或作寒熱,心中憒悶,嘔吐痰水,胸膈煩悶,恍惚不寧,不能支持。但疾有輕重,輕者不藥不妨,重者須以藥療。
妊娠子煩產寶雲子煩者,是肺臟虛而熱乘子心則令子煩,也有停痰在於胸膈之間,或衝於心亦令煩也。若熱而煩者,但熱而已,若有痰飲,則見食嘔吐,煩躁而不安也。
妊娠子懸產寶雲子懸者,是胎氣不和,湊上心腹脹滿,疼痛氣急作喘,謂之子懸。
妊娠子癇者,是體虛受風而傷於太陽之經,發則口噤背強,即風癇亦名。
妊娠胎動產寶云胎動者,是妊娠氣虛不足,日用有所損動而不安也。或有喜怒不常,氣宇不舒,傷於肝心觸而不安也。
妊娠胎漏者,數月而經水時下也。此因衝任脈虛不能約制。蓋衝任之脈為經絡之海,起於胞內,手太陽小腸,手太陰心脈,此二經為表裡,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有娠之人,所以經脈斷者壅之,養胎蓄之,以為乳汁也。衝任氣虛則胞內泄,不能制其經血,故月水時下,血盡則胎損矣。
妊娠心腹痛者,是宿有冷氣或新觸風寒,由臟氣內虛,邪正相搏,交攻於內,隨氣上下,衝於心則心痛,攻於腹則腹痛,以致心腹兩漏也。若不速瘥,必胎動而不安矣。
妊娠腰痛者,是腎氣虛。蓋婦人腎以系胞,因勞傷損動其經,令人腰痛,其痛不止者,則胎必墮矣。
妊娠胎墮者,是榮衛虛弱,不能養胎,或登高閃挫,數墮其胎。若腹痛見紅,尚可安住,若腰痛作脹,則必墮矣。
妊娠子淋者,由膀胱有熱,腎虛不能制水,故小便數也。膀胱有熱,則小便澀而不數,不得宣利而成淋矣。
妊娠胎水者,謂成胎三月之後,兩腿自足腳而漸腫,腿膝以上,行步艱難,以致喘悶,飲食不美,似水腫之狀。至於腳指間,有黃水出者,又名子氣,直至分娩方消。蓋因脾胃虛弱,土不能制水,致水氣流溢,故令身腫也。
妊娠大便不通,由臟腑氣實,懷胎內本有熱,因熱結於大腸,故大便不通也。
妊娠小便不通,由小腸有熱,熱入於脬內,經澀而不通,令人心脅小腹脹,氣喘急也。或有胎漏逼脬多,致小水不利,或頻數而遺,或胞系墜壓,小便不通,名曰轉胞。
妊娠不語,惟八九個月孕婦有之,不須服藥,產後便語。由胞絡脈絕。胞絡者,繫於腎少陰之脈,貫腎系舌本,不能言也。然古無治法,當以十個月復自能言矣。
妊娠兒在腹中哭,蓋胎成形之後,其子口含臍帶吮血,血聚成疙瘩,在兒口中,母因登高取物,或閃動,其疙瘩脫出兒口,不得吮血,故令哭也。須令妊母曲地拾物,使兒復得含入口中,即止
白話文:
形證
懷孕初期孕吐(妊娠惡阻)古時被稱為「子病」,是因為婦女體質虛弱,或有氣逆、痰飲等問題。懷孕後,這些問題會引發孕吐,外觀看起來跟平常沒兩樣,脈搏也正常,但會感到身體沉重、頭暈目眩、厭惡食物、喜歡酸味或鹹味的食物,嚴重者可能出現忽冷忽熱、心中煩悶、嘔吐痰水、胸口煩躁、精神恍惚、坐立不安等症狀。孕吐有輕重之分,輕微者不需吃藥也會好,嚴重者則需要藥物治療。
懷孕時感到煩躁不安(妊娠子煩),是因為肺臟虛弱,熱氣侵入心臟導致。也可能是因為胸膈之間有痰液堆積,或是痰液衝擊心臟所引起。若是因為熱氣引起的煩躁,只會感到發熱;若是因為痰液引起的煩躁,則會出現吃東西就吐、煩躁不安等情況。
懷孕時感到腹部脹痛(妊娠子懸),是因為胎氣不順,向上衝擊心腹,導致腹部脹滿、疼痛、呼吸急促、喘息。
懷孕時出現抽搐(妊娠子癇),是因為體質虛弱又受到風邪侵襲,傷到太陽經脈,發作時會口噤、背部僵硬,這和風癇(癲癇)類似。
懷孕時感到胎動不安(妊娠胎動),是因為懷孕後氣血虛弱不足,日常活動稍有損傷就會感到胎動不安。也可能是因為情緒波動大、心情不舒暢,傷到肝臟或心臟,而感到胎動不安。
懷孕期間陰道出血(妊娠胎漏),是指懷孕數月後,月經不定期來潮。這是因為衝脈和任脈虛弱,無法約束經血。衝脈和任脈是經絡之海,起於子宮內部,與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太陰心經相連。這兩條經脈互為表裡,往上是乳汁,往下是月經。懷孕時,經脈會因為要蓄積養胎而暫停。如果衝脈和任脈氣虛,子宮內部就會洩漏,無法約束經血,導致月經不定期來潮。如果血流失過多,就會導致胎兒損傷。
懷孕期間感到心腹疼痛(妊娠心腹痛),是因為體內有舊的寒氣,或是新受風寒,臟腑氣虛,正邪交戰,互相衝擊。氣往上衝擊心臟就會心痛,往下衝擊腹部就會腹痛,導致心腹都疼痛。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胎動不安。
懷孕期間感到腰痛(妊娠腰痛),是因為腎氣虛弱。婦女的腎臟與子宮相連,如果因為勞累而損傷經脈,就會導致腰痛,如果腰痛持續不止,則可能會導致流產。
懷孕期間流產(妊娠胎墮),是因為氣血虛弱,無法滋養胎兒,或是因為登高、摔倒等意外而導致流產。如果出現腹痛、出血,則還可安胎;如果出現腰痛、腹脹,則必然會流產。
懷孕期間小便淋漓不盡(妊娠子淋),是因為膀胱有熱,腎虛無法控制水分,導致小便次數增多。若是膀胱有熱,則小便會澀滯,次數不多,難以暢通,這會形成淋症。
懷孕期間出現水腫(妊娠胎水),是指懷孕三個月後,雙腿從腳開始逐漸腫脹,甚至腫到膝蓋以上,導致行走困難、呼吸急促、食慾不佳,看起來像水腫。嚴重者腳趾間會流出黃水,又稱為「子氣」,要等到分娩後才會消退。這是因為脾胃虛弱,無法控制水分,導致水分外溢,造成身體水腫。
懷孕期間大便不通(妊娠大便不通),是因為臟腑氣實,懷孕時體內本來就有熱,熱氣積聚在大腸,導致大便不通。
懷孕期間小便不通(妊娠小便不通),是因為小腸有熱,熱氣進入膀胱,導致小便阻塞不通,使人感到心口和腹部脹痛、呼吸急促。也可能是因為胎漏壓迫膀胱,導致小便不利、頻尿、漏尿,或是子宮下垂壓迫膀胱,導致小便不通,這種情況稱為「轉胞」。
懷孕後期孕婦失語(妊娠不語),通常發生在懷孕八九個月時,不需吃藥治療,生產後就會恢復說話能力。這是因為子宮的絡脈斷絕,子宮絡脈連接著腎臟的少陰經脈,貫通腎臟和舌根,所以無法說話。古籍沒有相關治療方法,通常懷孕十個月後就會自然恢復說話能力。
懷孕期間胎兒在腹中哭泣(妊娠兒在腹中哭),是因為胎兒成形後,會用嘴含著臍帶吮吸血液。血液會在胎兒口中結成疙瘩。如果孕婦因為登高取物或是不小心閃動,導致疙瘩脫落,胎兒無法吮吸血液,就會哭泣。此時應該讓孕婦彎腰撿東西,讓胎兒可以再次含住疙瘩,就能停止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