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

1. 紅丸子

治食瘧惡食胸悶或有積塊

青皮(炒三兩) 阿魏(醋化二錢五分) 蓬朮(醋煮) 三稜(醋煮各二兩) 胡椒(一兩)

上為細末用陳倉米阿魏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送下。

白話文:

治療因飲食不調引起的瘧疾,症狀為厭食、胸悶,或腹部有腫塊。

藥方組成:

炒過的青皮(三兩)、用醋處理過的阿魏(二錢五分)、醋煮過的蓬朮(二兩)、醋煮過的三稜(二兩)、胡椒(一兩)。

製藥方法: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陳年米飯熬成的糊加上阿魏,將藥粉混合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五十顆藥丸,用薑湯送服。

2. 勝金丸

治一切寒熱瘧疾胸膈停痰發散不愈

檳榔、常山

上為末,用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當發前一日,臨睡時,用冷酒一口吞下。

白話文:

治療各種寒熱瘧疾,胸部和膈部有痰停滯,以及病邪發散不出去的情況。

藥材使用檳榔和常山,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顆,在瘧疾發作的前一天,睡覺前用一口冷酒吞服。

3. 露星散截藥

治元氣盛發五七次不止者

甘草(五分) 檳榔 茯苓 常山(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一鍾,浸露一宿,臨發日五更空心,溫熱去渣服。

白話文:

治療體內元氣過盛,導致瘧疾反覆發作五到七次以上不止的情況。

使用甘草(五分)、檳榔、茯苓、常山(各一錢)這幾味藥。

將以上藥材合為一帖,加入一碗水浸泡於露水下一整晚。在瘧疾發作當天的清晨五更時,空腹將藥溫熱,濾去藥渣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