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六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8)

1. 桑葉煎

治出淚作癢

用經霜桑葉不拘多少,煎湯洗眼。

2. 槐皮煎

治風淚出

槐皮不拘多少,煎湯去渣,澄清入黃連浸洗眼。

白話文:

取適量的槐皮,煎煮成湯,過濾掉渣子,讓湯汁澄清,然後用黃連浸泡,用來滴入眼睛。

3. 春雪膏

治睛突外,方見前。

4. 黃連膏

方見前。

5. 瀉肺湯

治蟹眼睛疼

白話文:

  • 防風:一種中草藥,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
  • 羚羊角:羚羊角粉,具有滋陰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
  • 遠志:一種中草藥,具有益智安神、補腎健腦的功效。
  • 桔梗:一種中草藥,具有祛痰止咳、宣肺利咽的功效。
  • 甘草:一種中草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清熱解毒的功效。
  • 細辛:一種中草藥,具有溫中散寒、解表發汗的功效。
  • 人參:一種名貴中草藥,具有大補元氣、益智健腦、強心益肺的功效。
  • 赤芍藥:一種中草藥,具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 黃芩: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燥濕、涼血解毒的功效。

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6. 點眼膏

治眼赤腫作疼或蟹眼突出

羊膽一個,入蜜一錢,以線縛定,砂鍋內入水煮熟,冷水內浸,取出候水乾,傾在瓷器內,每用少許點眼角。

7. 五味子湯

治腎虛水耗,瞳子散大,視物不明

白話文:

  • 五味子:增強免疫力、補腎益精。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知母:清熱滋陰、降火生津。
  • 黃柏:清熱燥濕、止血止痢。
  • 芍藥:養血柔肝、調經止痛。
  • 生地黃:滋陰涼血、清熱瀉火。
  • 甘草:健脾益氣、調和諸藥。
  • 遠志:益智健腦、安神補心。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8. 熟乾地黃丸

治瞳子散大

人參(二錢) 甘草(一錢) 天門冬(三錢) 地骨皮(三錢) 枳殼(三錢) 黃連(三錢) 柴胡(八錢) 生地黃(一兩) 五味子(三錢) 黃芩(五錢) 當歸(五錢) 枸杞子(五錢) 熟地黃(一兩)

白話文:

人參(12 克) 甘草(6 克) 天門冬(18 克) 地骨皮(18 克) 枳殼(18 克) 黃連(18 克) 柴胡(48 克) 生地黃(60 克) 五味子(18 克) 黃芩(30 克) 當歸(30 克) 枸杞子(30 克) 熟地黃(60 克)

上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茶清送下,每日二服。

9. 明目益腎丸

補益腎水 治瞳仁散大

枸杞子 當歸(各一兩) 生苄(一兩) 五味子(五錢) 知母(炒七錢) 黃柏(炒七錢) 山藥(五錢) 白茯苓(一兩) 巴戟天(去仁五錢) 菟絲子(酒煮焙一兩) 人參(五錢) 菊花 天門冬(去心各五錢)

白話文:

枸杞子 60 克 當歸 60 克 生薑 30 克 五味子 15 克 炒知母 21 克 炒黃柏 21 克 山藥 15 克 白茯苓 30 克 去核巴戟天 15 克 酒煮烘乾菟絲子 30 克 人參 15 克 菊花 15 克 去心天門冬 15 克

上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10. 蓯蓉丸

治同上。

11. 枸苓丸

方俱見前,治同上。

12. 補陽活血湯

助陽和血補氣治不能近視

白話文:

黃耆: 黃耆是一種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的藥材。

甘草: 甘草是一種具有甘甜味道的藥材,有助於緩解咽喉不適和咳嗽。

蔓荊子: 蔓荊子是一種有益於肝臟健康的藥材,有助於清除體內的毒素。

防風: 防風是一種有助於祛除風寒的藥材,適用於治療感冒和流感。

白芷: 白芷是一種芳香的藥材,有助於緩解頭痛和鼻塞。

升麻: 升麻是一種有助於提升陽氣的藥材,適用於治療陽虛導致的各種疾病。

當歸: 當歸是一種補血活血的藥材,適用於治療血虛引起的各種疾病,如貧血、月經不調等。

柴胡: 柴胡是一種有助於疏肝解鬱的藥材,適用於治療肝氣鬱結導致的各種疾病,如情緒不佳、胸悶等。

白水煎服

13. 定志丸

治遠視不能近視

人參、白茯苓(各三兩)、遠志(去心)、石菖蒲(各二兩)

白話文:

人參:3 兩 白茯苓:3 兩 遠志(去除種子):2 兩 石菖蒲:2 兩

上為末,蜜丸如彈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滾白湯化下。

14. 地芝丸

治近視不能遠視

生地黃(四兩) 天門冬(去心) 枳殼(二兩) 甘菊花(未開者二兩)

白話文:

生地黃(160 克) 天門冬(去心) 枳殼(80 克) 甘菊花(未開者 80 克)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茶清或溫酒任下。

15. 六味地黃丸

治不能遠視

山藥山茱萸(去核各四兩)、澤瀉牡丹皮、白茯苓(各二兩)、熟地黃(八錢)

白話文:

山藥:4兩 山茱萸(去核):4兩 澤瀉:2兩 牡丹皮:2兩 白茯苓:2兩 熟地黃:8錢

上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滾白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