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六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十四 (1)

1. 鉤藤膏

治小兒稟受虛怯,邪干心痛,及內吊夜啼,面唇青冷。

乳香(用粉心研末),五靈脂,沒藥,當歸(各一兩),麝香(一字)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碗豆大,百日內兒一丸,煎鉤藤湯化下,一歲二丸,三歲三丸,或乳香湯化,不拘時服。

白話文:

此藥膏用來治療小孩體質虛弱、容易受邪氣侵擾而引起的心痛,以及因內在不適而導致的夜間啼哭、臉色嘴唇發青冰冷的症狀。

藥材包含:乳香(取其粉末中心部分磨成粉)、五靈脂、沒藥、當歸(各一兩),以及麝香(少許,約一字)。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碗豆一般。未滿一百天的嬰兒,每次服用一丸,用鉤藤湯化開後服用。一歲的孩童服用兩丸,三歲的孩童服用三丸。也可以用乳香湯化開服用,服用的時間不拘。

2. 乳附丸

治小兒胃冷腸寒,心腹疼痛,便清泄瀉,啼叫有汗。

附子(炮,去皮臍),乳香,當歸,訶子(炮,去核),桂心,乾薑(炮),吳茱萸(各等分)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十丸,鉤藤湯或米湯食前送下,量兒大小加減與服。

白話文:

治療小兒因為胃部寒冷、腸道虛寒引起的腹部疼痛,大便清稀且腹瀉,哭鬧時會流汗。

使用炮製過的附子(去除外皮和中心),乳香,當歸,炮製過的訶子(去除果核),桂心,炮製過的乾薑,吳茱萸(以上藥材各取等量)。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調製的糊狀物做成藥丸,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三十顆,用鉤藤湯或米湯在飯前送服,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藥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