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四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二 (2)

1. 奔豚湯

治腎積發於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狀,上下無時,久不愈,病喘逆骨痿少氣,其脈沉而滑。

甘李根皮(焙乾),乾葛(各一兩二錢半),當歸,川芎,白芍藥,甘草(炙),黃芩(各二兩),半夏(湯泡七次,二兩半)

上銼碎,每服五錢,水一盅,生薑三片,煎至六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腎臟積聚引起的疾病,病發時從小腹往上衝到心口,感覺像小豬奔跑一樣,發作時間不固定,久病不癒的話,會出現喘氣、骨骼痿軟無力、氣短等症狀,把脈會發現脈象沉而滑。

藥方組成:甘李根皮(焙乾)、乾葛,各一兩二錢半;當歸、川芎、白芍藥、炙甘草、黃芩,各二兩;半夏(用湯浸泡七次),二兩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加水一盅,放入三片生薑,煎煮至剩六分時,不拘時間服用。

2. 大七氣湯

治五積六聚,狀如癥瘕,隨氣上下,發作有時,心腹㽲痛,上氣窒塞,小腹脹滿,大小便不利。

益智仁,陳皮(去白),京三稜,莪朮,青皮(去白),桔梗(去蘆),肉桂(不見火),藿香葉(各一兩半),甘草(炙,七錢半),香附子(炒,去毛,一兩半)

上銼碎,每服五錢,水一盅,煎至五分,食前服。

白話文:

治療五積六聚,這些病症的樣子像腫塊,會隨著氣在身體上下移動,發作時間不定。患者會有心腹絞痛、氣往上衝導致呼吸困難、小腹脹滿、大小便不順暢等症狀。

藥方組成:益智仁、陳皮(去除白色部分)、京三稜、莪朮、青皮(去除白色部分)、桔梗(去除蘆頭)、肉桂(不經過火烤)、藿香葉,各用一兩半;甘草(炙烤過),用七錢半;香附子(炒過、去除毛),用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加水一杯,煎煮至剩下一半,在飯前服用。

3. 香稜丸

治五積,破痰癖,消症塊,及冷熱積聚。

木香(不見火),丁香(各半兩),京三稜(酒浸一宿),枳殼(去穰,麩炒),青皮(去白),川楝子(銼炒),茴香(炒,各一兩),莪朮(一兩,細銼去殼,巴豆三十粒同炒黃色,去巴豆不用)

上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麻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二十丸,炒生薑鹽湯下,溫酒亦可,不拘時服。

白話文:

香稜丸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五種積聚的病症,像是痰形成的腫塊,身體內的腫塊,以及冷熱性質的積聚。

藥材包含:木香(不用火烤),丁香(各半兩),京三稜(用酒浸泡一個晚上),枳殼(去除內層白色部分,用麩皮炒過),青皮(去除內層白色部分),川楝子(切碎炒過),茴香(炒過,各一兩),莪朮(一兩,切細去除外殼,和巴豆三十粒一起炒至黃色,然後去除巴豆不用)。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醋煮的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如麻子,再用硃砂裹上外層。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炒過的生薑鹽湯送服,也可以用溫酒送服,服藥時間不拘。

4. 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