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卷之一 (2)
卷之一 (2)
1. 牛黃清心丸
治小兒躁悶,項背強直,腰背反張,時發時醒。
牛黃(一兩二錢,研),麝香(研),龍腦(另研),羚羊角末(鎊),當歸(去蘆),防風(去蘆),黃芩,麥門冬(去心),白芍藥,白朮(各一兩半),柴胡(去苗),杏仁(去皮尖,麩炒),桔梗,白茯苓(去皮),川芎(各一兩二錢半),阿膠(銼碎,蛤粉炒),肉桂(去粗皮),大豆卷(碎,炒,各一兩七錢半),蒲黃(炒),人參(去蘆),神麯(炒,各二兩半),甘草(炒,五錢),雄黃(八錢,另研,飛),白蘞,乾薑(各七錢半),金箔(一千二百片,內四百片為衣,余入藥內,另研,犀角末二兩),大棗(一百枚,蒸熟去皮核,爛研成膏,入藥),乾山藥(十兩)
上除棗杏仁及牛黃麝香雄黃龍腦四味,另為細末,入前藥和勻,煉蜜與棗膏為丸,每兩作十丸,用金箔為衣,生服一丸,溫白湯化,食後服,小兒驚癇,即酌度多少,以竹葉煎湯,溫溫化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兒童躁動不安、頸背僵硬、腰背反弓、時而清醒時而昏迷的症狀。
藥材包含:牛黃(磨成粉)、麝香(磨成粉)、龍腦(另外磨成粉)、羚羊角粉(磨成粉)、當歸(去除蘆頭)、防風(去除蘆頭)、黃芩、麥門冬(去除心)、白芍藥、白朮、柴胡(去除苗)、杏仁(去除皮尖,用麩皮炒過)、桔梗、白茯苓(去除皮)、川芎、阿膠(切碎,用蛤粉炒過)、肉桂(去除粗皮)、大豆卷(搗碎,炒過)、蒲黃(炒過)、人參(去除蘆頭)、神麯(炒過)、甘草(炒過)、雄黃(另外磨成粉,飛過)、白蘞、乾薑、金箔(其中四百片用作藥丸外衣,剩餘的加入藥中,另外磨成粉)、犀角粉、大棗(蒸熟,去皮去核,搗成膏狀,加入藥中)、乾山藥。
除了大棗、杏仁、牛黃、麝香、雄黃、龍腦這幾樣,其餘藥材都磨成細粉,然後與之前的藥粉混合均勻,再用煉製過的蜂蜜和大棗膏做成藥丸,每兩藥材做成十丸,用金箔包覆藥丸外層。成人每次服用一丸,用溫開水化開,飯後服用。如果兒童有驚厥抽搐的症狀,可以酌情減少用量,用竹葉煎湯化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