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卷之六十四 (4)
卷之六十四 (4)
1. 肥兒丸
治小兒疳病者,多因闕乳,吃食太早所致。或因久患臟腑胃虛,蟲動,日漸羸瘦,腹大不能行,發豎無精神。
黃連,神麯(炒,各半兩),大麥櫱(炒),肉豆蔻(麵裹煨),使君子(去殼,各二錢半),木香(一錢),檳榔(一個,不見火)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蘿蔔子大,白熟水下三五十丸,看大小增減,空心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肥兒丸」是用來治療小孩子因為營養不良引起的疾病,多半是因為缺乏母乳,或是太早開始吃副食品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因為長期臟腑虛弱、腸胃不好,導致有寄生蟲在體內活動,使得孩子一天天消瘦、肚子腫大、沒力氣走路、頭髮豎立而且精神不濟。
藥方組成為:黃連、炒過的麵粉發酵物(神麯),各用半兩;炒過的大麥芽、用麵粉包裹後煨過的肉豆蔻、去掉外殼的使君子,各用二錢半;木香一錢;檳榔一個(不要經過火烤)。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藥丸,像蘿蔔種子那麼大。用溫開水送服三、五十顆,劑量可以根據孩子的大小增減,最好在空腹的時候服用。
2. 五蟾丸
治小兒五種疳疾。
五靈脂(不夾沙石者),黃連(各等分)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以五色為丸,一分膩粉為衣,一分密陀僧為衣,一分百草霜為衣,一分硃砂為衣,一分青黛為衣,曬乾和作一處,每服三四十粒,不拘時,米飲湯下,日三服。
白話文:
治療小兒五種疳積病症。
藥材使用五靈脂(沒有夾雜沙石的)和黃連,兩者份量相同。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湯汁浸泡後,以蒸熟的麵餅製作成藥丸,藥丸大小如黍米一般。將藥丸分成五等分,分別用不同的外衣包覆:一份用膩粉,一份用密陀僧,一份用百草霜,一份用硃砂,最後一份用青黛。將所有藥丸曬乾後混合在一起。每次服用三、四十粒,不拘時間,用米湯送服,每日服用三次。
3. 龍膽丸
治小兒食後多發熱,或夜則涼,此血熱證,疳熱皆可治。
宣黃連(去毛),赤芍藥(各半兩),草龍膽(去苗),青皮(去穰,各二錢半),檳榔(一個,大者),麝香(少許)
上為末,豬膽汁少入麵糊為丸,蘿蔔子大,每服三二十丸,米飲空心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做龍膽丸,是用來治療小孩子吃完東西後容易發燒,或是晚上比較涼,這種情況屬於血熱的症狀,像是疳熱也都可以治療。
藥材有:處理過的黃連(去除絨毛),赤芍藥(各半兩),處理過的草龍膽(去除莖葉),青皮(去除白色內膜,各二錢半),檳榔(一個,選大的),麝香(少許)。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少許豬膽汁和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像蘿蔔籽一樣。每次服用三到二十顆,用米湯在空腹的時候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