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六十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十三 (2)

1. 薑黃散

治血臟久冷,腹脹疼痛,小便濃白如泔。

片薑黃(二兩),大附子(炮,一兩),柳桂,赤芍藥,紅藍子,三稜(各半兩),木香,牡丹皮,蕪花(醋浸,炒),郁李仁(去皮),沒藥(各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酒煎服。如腹痛用當歸沒藥為末,以水七分,酒三分,同煎七分,熱服。

白話文:

治療血臟長期虛寒,導致腹脹疼痛,小便濃稠白色如米漿。

使用薑黃(二兩)、炮製過的大附子(一兩)、柳桂、赤芍藥、紅藍子、三稜(各半兩)、木香、牡丹皮、用醋浸泡後炒過的蕪花、去皮的郁李仁、沒藥(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酒煎煮後服用。如果腹痛,則改用當歸和沒藥磨成粉末,加水七分、酒三分一起煎煮至七分,趁熱服用。

2. 內金鹿茸丸

治婦人勞傷血脈,胞絡受寒,小便白濁,日夜無度,臍腹疼痛,腰膝無力。

雞內金,鹿茸,黃耆,肉蓯蓉,五味子,遠志,牡蠣,桑螵蛸,龍骨,附子(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溫酒或米飲送下。

治婦人久積虛寒,小便白濁,滑數不禁

上用鹿茸屑炒黃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下。

又方,用雞䏶胵炙為末,空心酒調二錢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內金鹿茸丸」是用來治療婦女因為勞累損傷氣血,子宮受寒,導致小便混濁,頻繁無度,臍腹疼痛,腰膝無力的狀況。

藥方組成包含:雞內金、鹿茸、黃耆、肉蓯蓉、五味子、遠志、牡蠣、桑螵蛸、龍骨、附子(每種藥材的份量都相同)。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五十丸,在飯前用溫酒或米湯送服。

另外,這個藥方也可用於治療婦女長期虛寒,導致小便混濁,頻繁且無法控制的狀況。

將鹿茸屑炒黃後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溫酒調服。

還有一個藥方,將雞胗(雞內金)烤過後磨成粉末,空腹時用酒調服二錢。

3. 抑氣散

治婦人氣盛於血,所以無子,尋常頭眩暈,膈滿體疼怔忡,皆可服。

香附子(炒淨,四兩),陳皮(焙,二兩),茯神,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不拘時白湯調下。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婦女因為氣太旺盛而導致血虛,所以沒有辦法懷孕,以及常見的頭暈目眩、胸悶腹脹、身體疼痛、心悸等症狀,都可以服用。

藥材包含:香附子(炒過使其乾淨,四兩)、陳皮(烘乾,二兩)、茯神、甘草(烤過,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到三錢,不拘時間,用溫開水調服。

4. 土牛膝散

治婦人室女血閉不通,五心煩熱。

土牛膝,當歸尾(各一兩),桃仁(去皮麩炒另研),紅花(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用溫酒調下。

白話文:

這個藥方「土牛膝散」是用來治療婦女或未婚女子因為經血閉塞不通,導致手心、腳心、胸口煩熱的狀況。

藥材包含:土牛膝、當歸尾(各一兩)、桃仁(去除外皮和麩皮後炒過,另外研磨成粉)、紅花(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在空腹時用溫熱的酒調和後服用。

5. 溫經湯

治血海虛寒,月水不利。

當歸,川芎,芍藥,牡丹皮,莪朮,桂(各一錢半),人參,牛膝(各三錢),甘草(一錢)

上分作二貼,每貼水二盅,煎至七分,不拘時溫服。

白話文:

溫經湯

治療女性血海(指子宮及相關部位)虛寒,導致月經不順。

藥材:當歸、川芎、芍藥、牡丹皮、莪朮、桂枝(各一錢半),人參、牛膝(各三錢),甘草(一錢)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分成兩帖,每一帖加入兩盅水,煎煮至剩七分,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6. 通經丸

治婦人室女月水不通,肚腹疼痛,或成血瘕。

桂心,青皮,大黃(煨),川椒(去目炒),乾薑(炮),莪朮(煨),川烏(炮),乾漆(炒煙盡),當歸(制),桃仁(炒)

上等分為末,用上藥十分為率,四分同米醋熬成膏,和末六分,搜成劑,臼中杵一二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醋湯下。一方不用川烏,用紅花。

白話文:

治療婦女或未婚女子月經不來,導致肚子疼痛,或者形成血塊腫塊的病症。

藥材包含:桂心、青皮、大黃(煨製過)、川椒(去除籽粒後炒過)、乾薑(炮製過)、莪朮(煨製過)、川烏(炮製過)、乾漆(炒到沒有煙)、當歸(炮製過)、桃仁(炒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按照上述藥材總量十分的比例,取其中四分與米醋一起熬煮成膏狀,再將剩下的六分藥粉與膏狀物混合均勻,揉搓成團塊狀,在臼中搗杵一兩百下,製成如同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顆,在空腹時用醋湯送服。另一個藥方不使用川烏,改用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