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六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十二 (1)

1. 逡巡散

治風牙疼腫,不拘新久,一服立效。

全蠍(一枚,瓦上焙乾),高良薑(一塊,約二寸)

上為細末,以手指蘸藥,如齒藥用,須擦令熱徹,須吐出少涎,以鹽湯漱口,大妙。亦治腮頰腫痛。

治風熱上攻齒痛。

余頃任淮西幕府,己酉冬被檄來和州,至含山縣,齒痛大作,忽於一刀鑷人處,得草藥一捻許,以湯泡少時,冷暖隨意,以手指蘸藥水浥痛處,即定。明日若人去歸,余因得傳其方於後,以治人,多效。

上用皺面地蔥子,即本草豨薟,又名地松者,霜後收之。每用少許湯泡,或云即是鶴蝨,但本草別有鶴蝨,差為不同。沈存中筆談,專辨地松云:其子名鶴蝨,余之所用,正是此物也。錢季誠方用鶴蝨一枝,折置齒中。高監云:以米醋煎鶴蝨漱口,其痛立定,尤妙。

又方,治風腫氣腫牙疼,及風蛀牙疼。有苦牙痛者,百藥不效,用此。馬敏叔說:一村媼苦牙痛,百藥不效,用此即愈。

上用生絲瓜一個小者,擦鹽火燒成灰,存性為末,擦於痛處腫處,涎出盡即愈。上乃嚴月軒家傳屢效之方,自患此證,一試而可睡,後以水調藥灰掩上腮腫處,尤妙。前有此方治蛀牙,據月軒,此物大能去風,若蛀牙則不效。

治風齒疼頰腫。

上用獨活酒煮熱含之。一方銼碎,以水二大碗,煎至一碗,去滓,熱含冷即吐。亦治齒風宣露。

白話文:

[逡巡散]

治療風邪引起的牙痛腫脹,不論是新發或舊疾,一服藥就能見效。

藥材:

  • 全蠍(一隻,在瓦片上烘乾)
  • 高良薑(一塊,約二寸長)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手指沾取藥粉,像使用牙粉一樣塗抹在患處,必須搓揉到發熱,然後吐出少量口水,再用鹽水漱口,效果極佳。此藥方也能治療腮頰腫痛。

治療風熱上攻引起的牙痛。

我以前在淮西幕府任職時,己酉年冬天奉命來到和州,在含山縣的時候,牙痛突然發作。偶然在一個修指甲的人那裡,得到一小撮草藥,用熱水浸泡一會兒,溫度冷熱都可以,用手指沾取藥水塗抹在疼痛的地方,疼痛馬上就止住了。第二天那個人要離開,我就因此得到了他的藥方,用來治療其他病人,效果很好。

藥材:

使用的是皺面地蔥的種子,也就是本草中記載的豨薟,又名地松,在霜降後採收。每次用少量這種種子泡水服用。有人說這就是鶴蝨,但本草中另有鶴蝨的記載,兩者稍有不同。沈存中在《筆談》中特別說明地松的種子叫做鶴蝨,而我使用的正是這種藥材。錢季誠的藥方是用鶴蝨一枝,折斷後放在牙齒中。高監說:用米醋煎煮鶴蝨漱口,牙痛馬上就能止住,效果更好。

另一個藥方,治療風腫、氣腫引起的牙痛,以及風蛀牙痛。對於患有嚴重牙痛,各種藥物都無效的人,可以使用這個藥方。馬敏叔說:一個村莊的老婦人患有嚴重牙痛,各種藥物都無效,用了這個藥方後就痊癒了。

藥材:

使用一個較小的生絲瓜,擦上鹽後用火燒成灰,保留藥性研磨成末,塗抹在疼痛或腫脹的地方,直到口水流盡就會痊癒。這是嚴月軒家傳屢試屢驗的藥方,我自己患上這種病症時,試用後就能夠安然入睡,後來用水調和藥灰敷在腫脹的腮部,效果更好。之前有一個藥方是治療蛀牙的,據嚴月軒說,這個藥方主要能去除風邪,如果是蛀牙就沒有效果。

治療風邪引起的牙痛和臉頰腫脹。

藥材:

使用獨活用酒煮熱後含在口中。另一種方法是將獨活搗碎,加入兩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趁熱含在口中,冷卻後就吐掉。也能治療風邪引起的牙齒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