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卷之六十二 (1)
卷之六十二 (1)
1. 消毒飲
治大小人兒唇口並齒齦有瘡,腫痛臭氣,及一切惡瘡,並皆治之。
晚蠶蛾,五倍子,密陀僧(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摻貼。一方干敷瘡上,有津吐去。
白話文:
治療小孩嘴唇、口腔和牙齦長瘡,腫脹疼痛有臭味,以及各種惡瘡,都可用此方治療。
晚蠶蛾、五倍子、密陀僧(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少量敷貼在患處。另一種方法是直接將藥粉乾敷在瘡上,如果有分泌物滲出就擦掉。
2. 皂角散
昔有人食蟹多,齒間肉壅出,昔汪承相好食動風物性及嗜蟹而患此,有道人教服此藥而愈。
上以生地黃汁一碗,用豬牙皂角數錠,於火上炙令極熱,蘸地黃汁再炙再蘸,令汁盡為細末,敷壅肉上即消縮。又用朴硝為末,敷壅肉上,即消尤快。
白話文:
以前有人因為吃太多螃蟹,導致牙縫間的肉腫脹突出。以前汪丞相喜歡吃會引起風邪的食物,加上特別愛吃螃蟹,也因此得了這種病。有個道人教他服用這個藥就痊癒了。
這個藥的做法是:取生地黃汁一碗,用豬牙皂角幾塊,放在火上烤到非常熱,然後沾上生地黃汁再烤再沾,直到把生地黃汁都用完,再將皂角磨成細末,敷在腫脹的肉上,腫肉就會消退縮小。另外,也可以用朴硝磨成粉末,敷在腫脹的肉上,消腫的效果會更快。
3. 五倍丹
治牙腫連喉,立效。
上用五倍子研細,以冷水調敷頰外,屢效。
治齒熱痛齦腫方。
上用川升麻煎湯,漱咽解毒。
治風熱毒攻頭面齒齦腫痛不可忍。
上用牛蒡根一斤,熟搗絞取汁,入鹽花一錢,於銀器中熬成膏,每用塗齒根下,重者不過三五度。
白話文:
五倍丹
治療牙齦腫脹連帶喉嚨疼痛,效果迅速。
將五倍子磨成細粉,用冷水調和後敷在臉頰外部,多次使用都有效。
治療牙齒發熱疼痛、牙齦腫脹的藥方。
使用川升麻煎煮成湯,用來漱口和吞咽,可以解毒。
治療風熱毒邪侵襲頭面部,導致牙齦腫痛到難以忍受的症狀。
使用牛蒡根一斤,搗爛後擠出汁液,加入鹽花一錢,在銀製器皿中熬煮成膏狀,每次取用塗抹在牙齒根部下方,嚴重者使用不超過三到五次即可。
4. 清上防風散
治上焦不利,風熱攻衝,氣血鬱滯,牙關悶痛,肉虛腫,鼻塞聲重,頭昏目眩,並皆治之。
防風,細辛(去苗),薄荷(各一兩),片腦(一錢,別研),川芎(七錢),白檀香,白芷,獨活,天麻,荊芥,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研勻,每用二錢,不拘時淡茶清調,稍熱漱,冷即吐出。如頭昏目痛,牙齒悶腫,用熱茶清食後調服三錢。
白話文:
治療上焦(指胸部以上部位)功能失調,風熱侵襲向上衝擊,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鬱積,出現牙關緊閉悶痛、肌肉虛弱腫脹、鼻塞聲音變重、頭暈眼花等症狀,此方皆可治療。
藥方組成:防風、細辛(去除根苗)、薄荷(各一兩),冰片(一錢,另外研磨),川芎(七錢),白檀香、白芷、獨活、天麻、荊芥、甘草(炙烤過,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每次使用二錢,不拘時間用淡茶水調和,稍微加熱後漱口,冷卻後吐掉。如果出現頭暈眼痛、牙齒悶痛腫脹的情況,則用熱茶水在飯後調服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