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卷之六十 (1)
卷之六十 (1)
1. 加味龍石散
治口舌生瘡,時時血出,咽嗌腫塞,疼痛妨悶。
寒水石(煅,四兩),硃砂(飛,研,二錢),馬牙硝(風化,一錢),龍腦(二錢半),鉛白霜,硼砂(各半錢),甘草(研末,二錢)
上研為細,少許摻患處,吐津,誤咽不妨。
白話文:
治療口舌生瘡,常常出血,咽喉腫脹堵塞,疼痛難受。
使用煅燒過的寒水石(四兩)、研磨過的飛硃砂(二錢)、風化過的馬牙硝(一錢)、龍腦(二錢半)、鉛白霜、硼砂(各半錢),以及磨成粉的甘草(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取少量塗抹在患處,讓口水自然分泌,不小心吞下也沒關係。
2. 吹喉散
治三焦大熱,口舌生瘡,咽喉腫塞,神思昏悶。
蒲黃(一兩),盆硝(八兩),青黛(一兩半),薄荷汁(一升)
上入瓷罐內,以慢火熬令乾,研細,每用一字或半錢,摻於口內,良久出涎,吐之。或喉中腫病,以葦筒吹入藥半錢,無不效。一方無蒲黃。
白話文:
治療三焦火熱引起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堵塞、精神昏沉。
使用蒲黃一兩、盆硝八兩、青黛一兩半,再加上薄荷汁一升。
將這些藥材放入瓷罐中,用小火慢慢熬煮至乾燥,然後磨成細末。每次使用一字或半錢,塗抹在口中,含著讓它慢慢產生口水,再將口水吐出。如果喉嚨腫痛,可用葦管吹入藥粉半錢,效果很好。另一個配方沒有蒲黃。
3. 升麻飲
治口內生瘡,齒齦肉爛。
升麻,玄參,黃連,羚羊角(鎊),黃芩,葛根,大黃,麥門冬(去心),羌活,防風,甘菊花(各半兩),人參,知母,甘草(炙,各一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一方無人參,有牛蒡子。
白話文:
治療口內生瘡,牙齦潰爛。
使用升麻、玄參、黃連、磨成粉的羚羊角、黃芩、葛根、大黃、去除中心的麥門冬、羌活、防風、甘菊花各半兩,加上人參、知母、炙甘草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每次取三錢,加水一杯,煎煮至剩七分,去除藥渣後,在飯後溫服。另外一個配方沒有人參,但有牛蒡子。
4. 蓬砂散
治口瘡。
硼砂,青黛,龍腦,石膏(煅,各等分)
上研極細,每用少許,臨臥敷口中。
白話文:
治療口瘡的藥方。
將硼砂、青黛、龍腦、煅燒過的石膏,各取等量,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使用時,取少量在睡前敷在口瘡處。
5. 紫金霜
治大小兒積熱,口內生瘡。
黃柏(二指大一片,以蜜塗,慢火炙令紫色為度),訶子(一枚,火燒過,盒兒內蓋少時),膩粉,麝香(各少許)
上為細末,研勻,每用少許,摻舌上。
白話文:
治療嬰幼兒因體內積熱引起的口瘡。
取黃柏(約兩指寬的一片),塗上蜂蜜,用小火慢慢烤至呈現紫色,取出;再取訶子一枚,用火燒過後,放入盒子內蓋好稍等片刻,取出;接著取少許膩粉和麝香。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每次取少量,撒在舌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