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卷之五十五 (2)
卷之五十五 (2)
1. 針灸門(附論)
《靈樞》云: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刺;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之以針石;形苦志苦,病生於咽膈,治之以甘藥;形數驚恐,經脈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是謂形志為病。又有人之五勞,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此五久勞所病也,治當隨經而取之。且如前人甄權刺肩井曲池,臂痛而復射。
華佗刺懸鐘環跳,躄足而立行。秋夫刺腰俞而鬼免沉淪。王纂針交俞而妖精立出。徐文伯瀉死胎,補手陽明合谷,瀉足三陰交,應針而殞。因前人仁術之妙,載清名而不朽,今已去聖逾遠,此道罕明。後之學者,當究古人之心,施以惠生之術,明經絡,識虛實,行子午之術。
且如左有病,右畔取,非交經繆刺,用進氣之法,使針之氣,安能到於病所?若不明經絡,妄以誤針,其禍豈小小哉!今將前人立法,各經治病之穴,並用針之法,《針經》備載其詳,所有缺略者,開列於後。
白話文:
針灸門(附論)
《靈樞》說:身體舒適心情苦悶,疾病產生於經脈,用灸法和針法治療;身體疲勞心情舒暢,疾病產生於筋,用熨法和牽引法治療;身體舒適心情舒暢,疾病產生於肌肉,用針刺和藥物治療;身體疲勞心情苦悶,疾病產生於咽喉,用甘甜的藥物治療;身體經常驚恐,經脈不通,疾病產生於感覺麻木不仁,用按摩和藥酒治療,這就是形體和精神狀態導致疾病的道理。此外,還有五種勞損:長時間看東西傷血,長時間臥床傷氣,長時間坐著傷肉,長時間站立傷骨,長時間行走傷筋,這五種久勞導致的疾病,治療時應該根據經脈循行取穴。
例如以前甄權醫生針刺肩井穴和曲池穴,治療手臂疼痛並使疼痛不再放射。華佗醫生針刺懸鐘穴和環跳穴,治療足部癱瘓使病人能站立行走。秋夫醫生針刺腰俞穴,治療鬼神作祟導致的疾病。王纂醫生針刺交俞穴,治療妖精附體。徐文伯醫生治療死胎,用補法針刺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用瀉法針刺足三陰交穴,病人立即痊癒。因為這些前輩醫生仁術精湛,所以名聲流傳不朽,如今距他們時代已久遠,這門技藝已不盛行。後來的學習者,應該深入研究前輩醫生的思想,運用他們的濟世之術,明瞭經絡,辨識虛實,運用子午流注的理論。
例如,左側有病,卻在右側取穴治療,如果不是因為經脈相互連通而進行的特殊針刺,只用進氣的針法,針的氣血又怎能到達病灶呢?如果不了解經絡,胡亂針刺,其後果將不堪設想!現在將前輩制定的各種經絡治療疾病的穴位,以及針刺的方法,都詳細記載在《針經》中,如有遺漏,則在後面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