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卷之五十四 (1)
卷之五十四 (1)
1. 水紅花飲
治瘰癧腫核,結硬不消,及膿汁旁穿,不瘥。
上用水紅花,不以多少,一半炒,一半生用,粗搗篩,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日三,好酒調亦可。
又方,治瘰癧已破末破,或膿血淋漓,其效如神。
牡蠣(不以多少,用灰深蓋上。以三斤火煅,候炭盡,取半斤為細末),甘草(取末,一兩)
上研勻,每服二錢,食前以和茗別點,日二服。忌魚酒鮓醬油鹽海味等物。
射干連翹湯,治瘰癧寒熱。
射干,連翹,玄參,赤芍藥,木香,升麻,前胡,山梔仁,當歸,甘草(炙,各一兩),大黃(炒,二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入芒硝少許,食後溫服,日再服。
白話文:
水紅花飲
主治:頸部淋巴結腫大,硬塊不消退,以及流膿液,傷口不癒合。
用法:取適量水紅花,一半炒熟,一半生用,搗碎過篩,每次取二錢,加水一碗,煎至七分,去渣後溫服,飯後及睡前服用,每日三次,也可用好酒調服。
另一方劑,主治已破或未破的頸部淋巴結腫大,或膿血淋漓,效果非常好。
配方:牡蠣(不限數量,用灰深埋覆蓋,以三斤火煅燒,等到炭火燒盡,取半斤牡蠣研磨成細末),甘草(取末,一兩)。
用法:將上述藥材研磨均勻,每次取二錢,飯前用調和好的茶另外沖泡,每日兩次。忌食魚、酒、醃魚、醬油、鹽、海味等食物。
射干連翹湯
主治:頸部淋巴結腫大伴有發冷發熱症狀。
配方:射干、連翹、玄參、赤芍藥、木香、升麻、前胡、山梔仁、當歸、炙甘草(各一兩),炒大黃(二兩)。
用法: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取三錢,加水一碗,煎至七分,去渣,加入少許芒硝,飯後溫服,每日兩次。
2. 栝蔞子散
治瘰癧初腫,疼痛寒熱,四肢不寧。
栝蔞子(微炒),連翹,何首烏,皂莢子仁(微炒),牛蒡子(微炒),大黃(微炒),白螺殼,梔子仁,漏蘆,牽牛(微炒),甘草(生,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匕,食後溫酒調下。
白話文:
這個藥方名為「栝蔞子散」,是用來治療剛開始腫脹、疼痛、發冷發熱、四肢不適的瘰癧(淋巴結腫大)。
藥方組成包含:稍微炒過的栝蔞子、連翹、何首烏、稍微炒過的皂莢子仁、稍微炒過的牛蒡子、稍微炒過的大黃、白螺殼、梔子仁、漏蘆、稍微炒過的牽牛子、生的甘草,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匕的量,飯後用溫酒調和服用。
3. 黑靈散
治漏瘡。
牡蠣粉,虢丹,硫黃(研,各一分),露蜂房(銼,二分)
上同炒令煙盡,為細末,入發灰一分,麝香少許,和勻敷之。
白話文:
治療瘻管瘡瘍。
用牡蠣粉、虢丹、研磨成粉的硫磺各一分,銼碎的露蜂房二分,以上藥材一同拌炒到沒有煙為止,磨成細粉,再加入一分頭髮燒成的灰,少許麝香,混合均勻後敷在患處。
4. 馬齒莧膏
治一切瘻。
馬齒莧(陰乾),臘月燭燼(各等分,一作臘月鼠灰)
上為細末,以臘豬脂和,先以溫泔清洗淨,拭乾,然後以藥敷之,日三。
治漏瘡。
上以五倍子末和血竭末,塞之。
治脅下生漏瘡,如牛眼之狀,膿水不止。
上以鹽少許,安白牛耳內,然後取耳中垢,以敷瘡上,即瘥。如不用鹽,即牛耳不癢,難取垢。
白話文:
馬齒莧膏:
主治一切瘻管疾病。
將馬齒莧(陰乾)和臘月的蠟燭燃燒後的灰燼(各等分,也有人說是臘月的老鼠灰)研磨成細粉,用臘月的豬油調和,先用溫的米泔水清洗患處,擦乾,然後將藥膏敷上,每天三次。
治療瘻瘡。
用五倍子粉末和血竭粉末混合,塞入瘡口。
治療脅下生瘻瘡,形狀像牛眼,流膿不止。
放少許鹽在白牛的耳朵裡,然後取出牛耳垢,敷在瘡上,就會痊癒。如果不放鹽,牛耳朵就不會癢,很難取得耳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