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五十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四 (4)

1. 救生丹

治諸腫疔瘡,眼內火光出,昏迷不醒。

上於三月辰日,採桑葉荊葉,用竹針穿成孔,用紙裹風內陰乾,至端午日研為細末,用蟾酥和為丸,如小豆大,用時再以雄黃同藥一丸研細,放舌中,汗出效。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各種腫瘡疔瘡,以及眼睛裡出現火光、昏迷不醒的狀況。

在三月辰日這天,採集桑葉和荊葉,用竹針在葉子上穿出孔,然後用紙包裹起來,放在通風陰涼處陰乾。等到端午節這天,把陰乾的葉子研磨成細粉,再用蟾酥調和成藥丸,大小像小豆子一樣。使用的時候,再取一丸藥,和雄黃一起研磨成細粉,放在舌頭下面,發汗就會見效。

2. 胭脂散

治反花瘡。

胭脂,貝母,胡粉(各一分),硼砂,沒藥(各半分)

上研細,先以溫漿水洗拭,後敷藥。

白話文:

治療反花瘡。

將胭脂、貝母、胡粉各取一份,硼砂、沒藥各取半分,一起研磨成細末。先用溫米湯水清洗患處,再將藥粉敷在上面。

3. 甘草塗敷方

治反花瘡。

甘草(半生半炒),礬石灰,人中白,密陀僧(各半兩)

上為細末,以童子小便半盞,以無灰火熬,用竹篦攪成膏,取塗瘡上,日五次。

白話文:

治療反花瘡的藥方。

使用甘草(一半生用、一半炒過),礬石灰,人中白,密陀僧(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半盞童子小便,用無煙的火熬煮,用竹篦攪拌成膏狀,塗抹在瘡上,一天塗五次。

4. 惡實根塗敷方

治反花瘡,並諸瘡積年不瘥者。

惡實根(研末,四兩),豬脂(二兩)

上調和如糊,塗瘡上,日三四次。

白話文:

用來治療反花瘡,以及各種多年不癒的瘡。

將牛蒡根磨成粉末,取四兩,與二兩豬油混合均勻成糊狀,塗在瘡上,一天塗三到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