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五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二 (1)

1. 文蛤散

治大腸虛寒,肛門脫出不收,或用力太過,及小兒叫呼久痢後,皆脫肛。

文蛤(即五倍子,不拘多少)

上為細末,水煎汁浸洗,更入白礬蛇床尤佳,洗後用赤石脂為末少許摻在芭蕉葉上,頻用托入,或脫出有長尺許者,以兩橙相併,中空一尺,以瓷瓶盛藥水滿,與橙相平,令病人仰臥,所脫浸在瓶中,逐日換藥水,如此浸縮為度。

白話文:

治療因大腸虛寒引起的脫肛,導致肛門脫出無法收回,或是因為用力過度,以及小孩長期腹瀉後所造成的脫肛,都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使用文蛤(也就是五倍子,用量不拘)

將文蛤磨成細末,用水煎煮取汁,用藥汁浸洗脫出的肛門,如果加入白礬和蛇床子效果更好。洗完後,將赤石脂磨成粉末,少量撒在芭蕉葉上,頻繁地用芭蕉葉將脫出的肛門托回。如果脫出的肛門很長,甚至長達一尺,可以將兩個橘子合併,中間挖空一尺,然後用瓷瓶裝滿藥水,讓藥水高度與橘子合併後的開口處齊平,讓病人仰躺,將脫出的肛門浸泡在瓶中的藥水中,每天更換藥水,直到脫出的肛門縮回為止。

2. 槐花散

治脫肛。

槐花,槐角(各等分,炒香黃)

上為細末,用羊血蘸藥,炙熱食之,以酒送下。

白話文:

治療脫肛的藥方。

取槐花和槐角,份量相等,都炒到呈現香黃色。

將它們磨成細末,用羊血沾裹藥粉,加熱後食用,再用酒送服。

3. 縮砂湯

治大腸虛而挾熱,脫肛紅腫。

縮砂,黃連,木賊(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用米飲調下。

白話文:

此方劑用來治療因大腸虛弱又兼有熱氣,導致脫肛紅腫的症狀。

藥材使用縮砂、黃連、木賊(三種藥材的份量相同)。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在空腹時用米湯調服。

4. 乳香丸

治脫肛腸出。

乳香(另研),白丁香(各二錢半),枳殼(去穰,麩炒),芫青(去頭足,糯米炒),大黃(蒸焙),鶴蝨草(炒),蓽澄茄,牡蠣(煅各半兩)

上為細末,粟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腸風臘茶清送下,諸痔煎薤白湯送,諸漏鐵屑煎湯下,空心服。

白話文:

乳香丸

用來治療脫肛,也就是直腸脫垂的狀況。

藥材包含:乳香(另外研磨成粉)、白丁香(各二錢半)、枳殼(去除裡面的白色部分,用麥麩炒過)、芫青(去除頭部和腳,用糯米炒過)、大黃(蒸過後烘乾)、鶴蝨草(炒過)、蓽澄茄、牡蠣(煅燒過,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小米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腸風便血可以用臘茶清送服;各種痔瘡可以用薤白湯送服;各種瘻管可以用鐵屑煎湯送服,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