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五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 (1)

1. 涼血地黃湯

治飲食不節,起居不時,陰受之則入五臟,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癖,水穀與血,作一泒唧出。

熟地黃,青皮,槐花(炒),當歸(各一錢),黃柏(去皮,炒),知母(各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導致陰邪侵入五臟,造成肚子脹滿、排便不順暢,往下則會拉出像食物殘渣的稀便,時間久了會變成腸道疾病,水穀精微和血液混雜在一起,像一股水柱一樣拉出來。

藥方組成:熟地黃、青皮、炒槐花、當歸(各一錢),炒黃柏(去皮)、知母(各二錢)。

以上藥材合為一劑,用水兩盅煎煮至一盅,等吃飯時間過後服用。

2. 雞蘇丸

治虛熱,昏冒倦怠,下虛上壅,嗽血衄血。

雞蘇葉(八兩),黃耆,防風(去蘆),荊芥(各一兩),菊花(四錢),片腦(半錢),川芎,生地黃,桔梗,甘草(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麥門冬去心煎湯下,不拘時服。又治肺損吐血,日漸乏力,行步不得,喘嗽痰涎,飲食不美,或發寒熱,小便赤澀,加車前子三錢,用桑枝銼炒香,煎湯嚼下。

白話文:

雞蘇丸

這個藥方是治療因為虛弱引起的發熱,伴隨頭昏眼花、精神疲倦、下半身虛弱而導致氣往上衝的症狀,以及咳嗽帶血、流鼻血等情況。

藥方組成:雞蘇葉(八兩)、黃耆、防風(去除蘆頭)、荊芥(各一兩)、菊花(四錢)、冰片(半錢)、川芎、生地黃、桔梗、甘草(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劑,每顆丸子像彈珠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一顆,仔細咀嚼後,用去除內心的麥門冬煎湯送服,服用的時間不拘。

這個藥方也可以治療因肺部損傷而導致的吐血,病患會逐漸感到身體虛弱無力,無法行走,出現喘咳、多痰,食慾不佳,或者發冷發熱,小便呈現紅色且排尿困難等情況。此時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入車前子三錢。服用時,將桑枝切碎炒香後煎湯,用來送服藥丸並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