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宿

《奇效良方》~ 卷之四十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七 (2)

1. 橘核丸

治四種㿗病,卵核腫脹,偏有大小,或堅硬如石,或引臍腹絞痛,甚則腎囊腫脹,或成瘡毒,輕則時出黃水,甚則成癰潰爛。

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桃仁(去皮尖,炒),川楝肉(炒),海帶(洗,以上各一兩),厚朴(姜炙),延胡索(炒),枳實(麩炒),桂心(不見火),木香(不見火),木通(以上各半兩)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虛寒者加川烏一兩,腎腫久不消,加硇砂二錢,醋煮旋入,有熱氣滯者,加黑牽牛大黃各半兩。

療超越舉重,卒得陰㿗

地膚子(十分),白朮(五分),桂心

上為細末,以飲服一刀圭,日三。忌生蔥桃李雀肉物。一方用溫酒調下。

白話文:

此方劑 [橘核丸] 用於治療四種疝氣疾病,症狀包括:陰囊腫大,兩側大小不一,有的堅硬如石頭,有的牽引至肚臍腹部絞痛,嚴重時陰囊腫脹,甚至形成瘡毒。輕微的會時常滲出黃水,嚴重的則會形成癰瘡潰爛。

藥材組成:橘核(炒過)、海藻(洗淨)、昆布(洗淨)、桃仁(去皮尖,炒過)、川楝肉(炒過)、海帶(洗淨),以上各一兩;厚朴(用薑製過)、延胡索(炒過)、枳實(用麩皮炒過)、桂心(不見火)、木香(不見火)、木通,以上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糊製成丸劑,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六十丸,空腹時用溫酒或淡鹽水送服。體質虛寒者,可加入川烏一兩;若腎臟腫大久不消退,可加入硇砂二錢,用醋煮過後再加入。若有熱氣鬱滯,則加入黑牽牛、大黃各半兩。

此方劑也可治療因過度用力舉重,突然造成的陰囊疝氣。

藥材組成:地膚子(十分)、白朮(五分)、桂心。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開水送服一刀圭(古代量詞,約一匙),每日三次。服用期間忌食生蔥、桃子、李子、麻雀肉等食物。另一種服法是用溫酒調服。

2. 蜘蛛散

治陰孤㿗氣,偏有大小,時時上下脹人。

蜘蛛(十四個,熬焦),桂心(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用米飲送下,為散取八分,飲和服亦可。

白話文:

治療陰囊腫大,一邊大一邊小,時常感到脹痛,時而上時而下。

用蜘蛛(十四個,烤焦),桂心(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也可以把藥末取八分,用水調和後服用。